51WORLD創始人李熠:60天找到AI生態位,重塑戰略、產品、組織

十年前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業創新潮流盛起,幾乎每天都會誕生一個新的APP。十年後的今天,這種感覺更為強烈,這一切都是因為AI大模型的出現。
但是,在巨大的機遇背後,以往所有的商業模式、成本結構以及產品形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諸多企業在困頓中失位,甚至有一些傳統商業帝國搖搖欲墜。
作為51WORLD的創始人兼CEO,李熠對戰略、產品、組織重新思考,直面AI時代,用僅僅60天的時間就帶領公司重新尋找到了企業在AI之中的生態位,為眾多仍在迷失中的創業者樹立了樣板。
李熠表示,每一個組織和個人,都可以在60天甚至30天內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態位”。
前不久,混沌邀請到51WORLD創始人兼CEO李熠,身體力行,為混沌同學真實講述“60天,找到你的AI生態位”。

只用60天,我們改變了戰略、產品和組織

2025春節前夕,V3/R1開源大模型橫空出世引爆全作為51WORLD公司的創始人兼CEO,我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情緒,雖然說不出原因,但是我感覺這件事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做點什麼。
於是,在春節期間,我們僅僅60的時間,創立已經十年的51WORLD的公司戰略、產品和組織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的升級:
戰略演進
過去,我們的戰略從來沒有改變過,就是實現地球克隆計劃,創造一個數字孿生地球去改善真實世界。現在,公司的戰略重新定義為“連接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橋樑”,我們做的是一個橋樑,橋樑左邊是數字世界,橋樑右邊是物理世界。
產品進化
以往的AI產品,都是人類在網際網路上進行資訊互動,以語音、文字、圖片、影片等形式我們的新產品,將基於空間智慧沉浸感的視角,給到消費者即時反饋,這與過去的產品形式有很大不同。
組織進化
51WORLD的組織架構中,AI團隊下面有三個一級組,分別叫ClonovaAperdataTWE,這是三個AI團隊,首拼合在一起正好是CAT。這個組織,公司賦予了它們獨立的團隊建制預算方向和目標,他們可以脫離商業化的短期要求,去純粹兌現敘事——搭建一個聯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橋樑DeepSeek能做到當下的高度,就是因為它足夠純粹。
我們希望在未來可以實現一種產品,大家躺在沙發上透過與電視對話,就可以帶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在家裡環遊世界,去學習知識,去了解歷史文化,去感受全世界的美。

60天,找到AI生態位”時間線

究竟我們是如何在60到這些的下面我用混沌創新理論的XY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整個組織都會使用AI工具,這是level1,是最基礎的。透過AI技術思維,打造出改變行業的產品正規化,這是level5,也是大家希望追求的目標。至於中間層,我會將一些東西給到團隊,讓他們自己評估現在所處的位置。需要明確的是,使用AI工具已成為當下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但是多少人真正理解它的底層執行原理?有多少公司的團隊具備快速開發能力?有多少企業可以構建自有的資料閉環,從而實現AI每一天都在成長?要知道,打造出一改變行業正規化的產品,需要一步步推進和迭代
51WORLD在60天內完成的事情與以往不同,過去我們也做過類似的一些事情,但更多的是提高效率,沒有形成企業的基座,也沒有形成企業的一種思維方式。但是這一次大不相同。下面,我透過時間線進行詳細梳理。
Ø1月28,公司管理層春節期間,熟悉並理解DeepSeek底層邏輯,提出與公司業務或內部運營相關的AI應用場景。
我們整個公司的治理架構是靠兩個委員會來治理的,一個叫SDC(戰略決策委員會)一個叫MDC(經營決策委員會)SDC7個人,MDC36個人,公司就靠這兩個組織去做管理。
在1月28日的上午十點,我MDC工作群發了一些資訊,提醒大家DeepSeek所帶來的機遇,鼓勵大家要不斷學習思考、實踐迭代,我們才能成長。
佈置了一個任務,要求公司所有的MDC委員會成員完成一個作業,基於開源的DeepSeek大模型,我們能開發出何種應用?這是我的第一個動作,作為領導者,首先要帶動身邊的管理層一起思考。
Ø2月4號,MDC36名成員完成與公司業務相結合AI應用場景的提交。
從大家提交的作業內容看,很多主意並不靠譜,但是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創始人和管理層千萬不要奢望透過短短幾天就可以得出一個宏大的想法,這是不切實際的。但是基於此採取針對性的行動,這才是最重要的。
Ø2月5SDC基於MDC提案庫,投票選出了第一批兩個基於開源模型的AI專案,正式啟動研發。
之前MDC的36已經36個議案,現在SDC的7個人負責透過投票最終明確了兩個議案:一個是消費者場景,給景區做AI助手;一個是公司內部的AI知識庫,可以幫助員工提效。
Ø3月1日上午公司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我的混沌學園校友吳明輝帶來了分享,從創始人角度講解了DeepSeek的底層執行邏輯和未來進化路徑。
吳明輝是學數學AI的,他在過去三年時間裡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大模型,他AI的理解非常深刻。透過吳明輝的講授,我有幾個深刻感受:一是吳明輝已經是一名已經創業20餘載的老兵了,但他的狀態就像第一天創業一樣,對事業發展充滿了鬥志,非常鼓舞人。二是吳明輝用了很多非常基礎的底層AI原理進行授課包括數學公式進化論等等,讓學習者很容易接受,對我個人思考的幫助也非常大。
這裡需要著重強調一下,企業的創始人和核心高管不能只是會用AI必須要真懂AI的底層原理,需要真正將最基礎的公式親自計算一遍,明確其底層執行邏輯,這遠比直接獲取答案更重要。
Ø3月1號下午,公司內部月度全員Top5郵件、MDC週報、各組織每日例會報告全部投餵給AI。
上午聽完課後,整個公司立即就行動起來了。我們公司內部有一個Top5週報,即將本月最重要的5件事分享給所有員工。我們將Top5、MDC週報、各組織每日例會報告全部投餵給了AI,目的是讓公司每一條重要工作都跟AI有關。
Ø3月4晚上,公司釋出五個AI專項組設立決議,全組織開發AI應用。
這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全建制化推動AI的落地。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去研發、迭代,每週我都跟團隊開會研究,將所理解的AI底層原理投放給公司所有人,並且和團隊一起去尋找碰撞的火花。
Ø3月8,釋出AI星火計劃,招聘高層次AI實習生及應屆生,儲備AI小悍將,管理團隊親自帶領其成長。
在完成團隊匹配和資源投入後,公司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套不算成熟的AI評估體系,這時就需要引進人才去貼合下一階段的發展需要。於是,公司啟動了AI星火計劃,專門招錄實習生和應屆生,因為他們可能是AI的原住民。
在招聘過程中,我們驚訝地發現,即使是大四的實習生,在AI使用領域都表現得非常突出,因為他們從大一開始就將AI作為工具使用,現在使用AI就如同上網一樣自然。我認為在當下的AI時代,知識更平權了,一個有十年工作經歷的老員工和一個剛剛工作的年輕人,兩者並沒有特別大的差別,尤其是在AI使用方面。
Ø3月17號,AI周例會,提出公司AI戰略/產品/組織初步設想。
這對於公司的發展而言又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我們透過每天的研究開會,透過各種突發奇想,透過多次的迭代,整個火花被激發出來,最後成功找到了與自身有關的一個生態位。
透過前期開展的工作,我們基本明確了公司的戰略,就AI3D的交叉點,這個交叉點是一種橋樑,就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東西。它是一個聯結器,一方面幫助人類更沉浸式地進入數字世界,一方面幫助AI更安全高效進入物理世界。我們只需要做好這兩個聯結器,敘事已經足夠宏了。在AI領域之中,這就是我們所有戰略原型的出發點。
Ø3月19號,赴美國參加GTC(英偉達GPU技術大會)瞭解全球AI最新技術進展,並設立矽谷辦公室。
在美國參會期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AI的無處不在,並且立刻下決心在矽谷設立辦公室,雖然這會極大地增加成本,但我堅信連結和感知重要。我們的矽谷辦公室作為橋樑能夠每天連結不同行業的人,接觸到很多新的想法,保持常態化接收資訊,這種連結非常關鍵。
Ø3月25AI周例會,完成公司AI戰略/產品/組織的搭建,確定Clonova.aiAperdata.ai。
我們公司的地球克隆計劃是一座橋樑,兩個AI的入口一方面可以幫助人類訪問數字世界,另一方面可以幫助AI走向物理世界,這兩個入口橋樑三個商業平臺,是我們既有的、在做的51Aes數字孿生平臺、51Sim合成數據與模擬平臺,以及面向消費者的51Earth數字地球平臺。但是,無論是入口還是平臺都是一個整體,公司即使在升級之後也不能將過去全部拋棄,更好的辦法是進行融合,只有透過這種方法,才能真正改變公司的戰略、組織和產品。
Ø3月31日,各AI專項組研發進展彙報。
51WORLD每季度都會組織召開一次評估會,這次我們組織了一次AI專場評估會,將過去兩個月開發的AI進行了一次總體評估,整體瞭解研究成果使用者反饋。可以說,我們整個公司的COO就是AI,它叫Terra,也是地球的意思。現在Terra的訓練和使用十分頻繁,每天公司團隊早上的例會內容都會上傳到Terra,它可以學習公司所有的文件和知識,知曉公司所有的內部資訊。
Ø4月1-2日,正式釋出AI戰略、產品、組織。
從除夕到3月31號,我們用60天完成了對公司AI生態位的尋找,並形成了公司內部的正式檔案。這個過程要遠比結果更有意義,它讓過去的公司使命願景,AI入口,三個商業化平臺等,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東西。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事情,讓我們能夠非常自信和從容去應對AI時代,這就是我所說的企業在AI時代生態位。這個過程要做大量的鼓勵式教育。
什麼鼓勵式教育?就是要讓員工相信他自己可以成為AI的原生專家,只要花心思沉浸式學習,就可以取得巨大的收穫。公司內部也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氛圍,讓每個員工相信自己能夠成為AI領域的專家,而不是使用AI替代完成自身本來的工作。公司一定要形成一種共識,哪怕是HR或銷售崗的人,都可以學習理解大模型,都可以成為AI領域的專家。

最後的一些感悟與分享

作為謀求生存、謀求發展的企業,想要在AI時代抓住自己的生態位,我覺得有三點必須要做到:
第一,深度理解AI底層執行邏輯。
在這個浮躁快速變化的AI時代裡面,企業一定要花時間去理解AI的底層執行邏輯,千萬不要給自己設限,認為自己以往的工作性質無法理解AI,AI本身是平權的,不是隻有從事網路技術的人才可以寫程式碼,現在可以透過很多輔助工具完成這一工作,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與AI對話。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核心高管,一定要學習AI,只有透過學習才能連結你既有業務。51WORLD之所以能夠創造出一種用語音驅動整個場景智慧化反饋的系統,一定因為我們理解了AI的底層執行原理。過去十年,我們為了完成地球克隆這一理念,想要將宏大的地球3D渲染全部變成向量化語義化的資料,但是這需要大量的渲染工作,其記憶體量沒有一個伺服器可以承載,所以導致我們的目標無法實現。在現在的AI時代,我們可以將整個數字地球縮小為5G好多技術也可以同步運用,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在2024年順利完成了。我們走了語義化生成3D世界這一技術路徑,而語義化是AI學習和理解最棒的資料。
我相信每一個組織一定會在你的X軸和Y軸上找到一個交叉點,我們之所以實現了成功,就是因為我們找到了這個交叉點。未來我們建造數字孿生的場景空間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更考慮到AI學習理解的便利性。一方面給3D做渲染,一方面給AI做理解,這就是門檻,這就是未來你所擁有而其他公司所無法擁有的東西。這一切都建立在對AI底層執行邏輯的深刻理解之上。
第二個,快速行動和嘗試找到手感。
如果只是培訓是不夠的,給團隊上手嘗試AI的平臺和資源,這個過程很重要,比結果更重要!
只靠培訓,永遠無法讓團隊成功研發出產品,必須把團隊放在一個實戰環境裡面。什麼叫實戰?這個產品是要推給某些目標客戶的,是要產生進一步的價值的,是要產生更多收入的。它不能只是一直處於試驗狀態,最後一定是要產生結果的。
第三,打造改變行業正規化的產品。
在新的AI時代,每個企業的起點都差不多,51WORLD可以在60天找到自己的生態位,其他行業和企業同樣也可以,每一種應用也同樣可以被AI深度改造。這是一次比移動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加起來都要大的科技浪潮革命,企業的目標不能單純停留在透過AI提升效率、節省人力成本這一層面,一定要真正投身進去,從L1到L5全部經歷一遍,開發一款改變行業正規化的產品,全面提升企業自身和整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當你擁有這個志向和目標後,結果一定會自然湧現。這是我們最終要找到的一個真正的價值點,XY的交叉這也是屬於你獨一無二AI生態位。
無論是公司發展,還是個人成長,我們總是會遇到侷限。
如何打破人生和事業的侷限,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認知是解開這一問題的關鍵鑰匙。
凱文·凱利、彼得·聖吉、尤瓦爾·赫拉利、張首晟、周其仁、俞敏洪、左暉……
混沌500多位大咖老師的智慧將與你為伴。
掃描下圖,和混沌一起認知世界,成就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