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A
王家衛談
《花樣年華》

Loading……

ON

王家衛

王家衛(Wong Kar-wai),1958年7月17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籍貫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
1982年,編寫個人首部電影劇本《彩雲曲》,從而正式進入了電影圈。1988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旺角卡門》獲得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1990年,執導劇情片《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2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1994年,執導劇情片《重慶森林》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1997年,執導劇情片《春光乍洩》獲得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史上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執導劇情片《花樣年華》,該片獲得第26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獎。2004年,執導劇情片《2046》,該片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2006年,擔任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首位華人評委會主席。2013年,執導劇情片《一代宗師》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編劇獎、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2019年5月15日,擔任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創投專案”評委會主席。2020年,執導電視劇《繁花》。

以下內容是王家衛導演在北京電影學院進行的訪談。
TALK
The viewpoint ▷▷▷
1
王家衛導演,你導演的很多片子,我們學院的學生都看過,很多教師的人文學科研究課題和學習電影理論的研究生都在專門研究港、臺電影,在你到來的40分鐘前,我們剛剛看完你新近拍攝完成的影片《花樣年華》,希望你能把這部電影的拍攝情況給同學和老師們做一個介紹。


王家衛

Q&A
影片(花樣年華》前前後後我拍了15個月,本來,影片的故事我想讓它在北京發生,但卻因各種原因沒有實現。於是,我們將影片的故事改了發生的背景。整個的故事背景改成了60年代,講上海人發生在香港的故事,而且是保留了老上海情調的香港。影片《花樣年華》和《2046》兩部片是一起拍攝的。




◁◁
TALK
The viewpoint ▷▷▷
2
很多人說,你在電影開拍最初設計的時候和後來拍攝、剪接完成後的變化非常大,你在影片拍攝前期準備是不是很詳細?大概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提供拍攝的是電影臺本還是隻列一個拍攝的提綱?是不是準備得十分充分?分得很細?是不是劃分場景進行編號?還是像小說一樣一段一段的,只做一個大概的把握?


王家衛

Q&A
其實,我自己當導演之前,差不多當了有近十年的編劇。當編劇的時候,我會盡量把劇本寫得很詳細。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可以看到自己當初的想法。我剛開始當導演的時候,直覺告訴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這裡改一點,那裡改一點,其結果往往是最初的劇本不能用。這麼多年來,我通常先是有一個故事梗概。一個起點,一個終點。跟影片《花樣年華》一樣,一開始我們知道這個故事是發生在60年代,大概他們倆是鄰居,是講一個上海人在香港背景下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電影。在這個情況下我知道,在這個過程裡面怎麼去講這個故事,就要靠我們在拍攝過程中一步一步地完成。


TALK
The viewpoint ▷▷▷
3
你剛才說到《花樣年華》這部片子原來想在北京拍,由於各種原因改在了香港,講述上海籍的一代在香港發生的故事。你能不能講一講這個故事整個的來龍去脈?為什麼你想拍這樣一個東西?在影片的中間用了普通話、上海話,反映了很多當時香港社會背景和社會現象。


王家衛

Q&A
實際上,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影片複製的版本是普通話配音,原來影片演員講的是廣東話和上海話。其主要原因是我在上海出生,去香港的時候五歲,那時候在香港有很多的上海人。香港的氣候、空氣對我影響特別深。所以,我想以影片的這個故事表達過去的事情,所以,寫了這個故事。


TALK
The viewpoint ▷▷▷
4
你這部影片的攝影指導有兩位,原來你拍攝的很多片子攝影指導都是杜可風,這部影片用了另外一位攝影師,當初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王家衛

Q&A
其實,你們要是留意我影片後面的字幕的話,就會發現我主要是用杜可風。在過去幾年裡,李屏賓、杜可風我們常在一起。在影片《重慶森林》、《墮落天使》裡面,李屏賓當第二攝影師。因為,杜可風這個人比較喜歡玩。有段時間拍攝著,外面有些事情,他就找李屏賓過來幫幫忙,尤其是這個電影。因為這個電影時間比較靠後,杜可風他自己已經拍了一個戲,他必須要去拍,我們就把李屏賓找來,所以基本上這個電影主要是兩個攝影師。


TALK
The viewpoint ▷▷▷
5
我們大家注意到在這部電影裡的一種處理,男女主人公的妻子和丈夫都沒有露面,你在拍攝的時候是怎麼想的?


王家衛

Q&A
我們都知道影片是一個講述婚外情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通常很沒意思。因為,通常到故事的結尾,要麼男女主人公在一起,要麼男女主人公各自回到自己老公、老婆身邊,不是太有趣。所以,這部電影對我來說不是四個人的故事。我想,我們不應該看到對方的老公、老婆,因為,如果我們看到了人物形象後,我們就會想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我現在看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是兩個人的故事。我們的影片故事是從這兩個人開始,他們在這個關係裡面一開始就是受害者,透過影片講故事、調查和模擬這個過程,到影片最後,他們走到了這個關係的另外一邊。我們和影片中的人物都知道這樣的事情是怎樣發生的,他們知道,他們也可以做到。這就像一個銅板的兩面,今天你說他不對,明天你可能就會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我想我的故事的重點就在這裡。


TALK
The viewpoint ▷▷▷
6
你在影片最後的部分,用到了法國總統戴高樂當年訪問柬埔寨的紀錄片,同時,還把影片男主人公最後的一場戲放在柬埔寨著名的吳哥窟古蹟中,這樣的處理方式你是怎麼考慮的?這樣對完成影片的故事有什麼樣的幫助?


王家衛

Q&A
其實,影片中所講述的這個故事,不單單只是一個我們虛構的愛情故事,還是一個關於過去的和時代的故事。我希望在這部戲裡面看到一個虛構的故事的同時,還看到一個現實的問題。看到虛構與寫實進行的對比。影片拍攝的那個時候剛好是在泰國,我那時想,電影的結尾應該是對這部電影的一個總結,所以,我就想在那裡(柬埔寨)結束比較好,最後決定到柬埔寨的吳哥窟裡面拍。那天在拍攝的時候,剛好有一個寺廟的和尚,我想這剛好是一個總結,是一個對比。有一些東西是永遠不變的,有些東西會過期,這就是我的想法。


TALK
The viewpoint ▷▷▷
7
從《旺角卡門》到現在的《花樣年華》,香港演藝界許許多多非常有名的藝人都參加過你的影片拍攝。當初你啟用這些藝人是出於什麼考慮?是影片中人物的需要,還是因為大家彼此非常熟悉,在一起合作非常默契,還是說想透過這些人物表達什麼東西?


王家衛

Q&A
我應該解釋一下香港拍電影這幾十年的方法,它跟大陸電影的功能不太一樣,香港的電影基本上是以出口為主。因為,香港本身的電影市場很小,不可能養活電影。從1949年以後,大陸和海外都把香港電影作為娛樂,所以那麼多年,香港每年要拍300部電影的話,投資方法是先把電影賣掉,先賣片花。每個地方都要求片花有些演員或者一些故事,所以很多時候,有名氣的演員就變成你這個電影可以賣出的條件。對我來說,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每個演員要變成大牌,必須有自己的特點,可能每個電影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形象,但是,我們去看這個形象就很好玩。我們拍這樣的電影在香港是很困難的,比如,我們說《重慶森林》是個警匪片。但是我們可以自己搞自己的。我們可以把林青霞、梁朝偉這樣的警察、壞人,按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加以表現。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電影有很多很多大明星的緣故。還有,故事的處理都是每一次和大家的期望不太一樣。


TALK
The viewpoint ▷▷▷
8
在你的電影裡,總啟用梁朝偉,他性格當中的哪一部分比較符合你的要求?


王家衛

Q&A
第一,我喜歡用一些自己很熟悉的演員。第二,我們拍電影必須彼此信任。第三是梁朝偉本身的條件。我跟他差不多拍了五部電影,他每個電影裡面的角色都不太一樣,他可以做古代劍客,也可以做同性戀,也可以做六十年代一個三十多歲的編輯。很多香港演員很擔心自己的形象,梁朝偉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他很有勇氣。我叫他演一個同性戀,他就說好啊。演一個三十多歲的編輯,他也說沒問題。在香港很多演員現在差不多四十歲了,還在影片中飾演十多歲二十多歲的角色,這種情況不會長久。有的觀眾感覺成熟就是老。梁朝偉基本上是一塊海綿,他可以吸收很多東西,每一次他都會作一點不一樣的東西讓你驚喜一下。


TALK
The viewpoint ▷▷▷
9
在影片《春光乍洩》中涉及到同性戀的問題,你怎樣選擇拍這個題材?


王家衛

Q&A
我們看了很多香港和亞洲拍的一些同性戀題材的電影,第一,同性戀題材一部分就是從異性戀的導演角度去看的,每次都把它當作一個笑話,歪曲了他們的形象。第二就是同性戀導演拍出來的,表現他們是徹底的一些人。我自己看了這些東西以後,我就想拍一個關於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其實,我的看法是,在這個電影裡面,基本上就是一個愛情故事,是關於這兩個人的愛情故事。所以,我們不應該分什麼同性戀和異性戀,本來影片中有關淑怡的角色在裡面,有一段故事是關於梁朝偉和這個女人的故事。最後,在剪接的時候,我還是把這段剪掉了。因為,我認為,在這個戲裡面基本上沒有性別的分別,只有單性的存在。我想,我們看同性戀問題應該用這個方法去看,不應該有什麼大的分別,也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TALK
The viewpoint ▷▷▷
10
看過你拍攝的影片《東邪西毒》,感覺是非常另類的武俠片。但是,看了你監製的影片《東成西就》就覺得很搞笑。你怎樣評價這兩部片子?


王家衛

Q&A
那個時候我們開始拍影片《東邪西毒》跟《東成西就》。因為我有個很好的朋友叫劉鎮偉,他比較擅長拍搞笑的電影。我們兩個從開始做編劇最後發展到一起當導演。有一天說好,我們拍電影就一分為二,我拍一個正的,他拍一個搞笑的。那時候每次拍完電影的時候,王晶就要拍一個搞笑的笑一下。我說劉鎮偉你先拍,本來計劃是我先拍,我的電影是要在農曆春節放。那個時候電影院加片非常流行。但是我拍得太慢,結果他拍得太快,他先出來,我自己的差不多一年之後才出來。拍影片《東邪西毒》是我最想做的一個事情。我從小就喜歡看武俠小說,學生時代經常讀金庸的小說。到那段時間影片《東方不敗》出來之後,幾乎每一個導演都要拍一部武俠電影。那個時候,因為我的電影《阿飛正傳》不賣錢,所以,電影投資方都不敢碰我。我跟他們說好我要拍武俠片,他們就給我投資。我就開始研究金庸的小說。我就想影片中的兩個人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還有,大部分人都喜歡東邪,感覺他是個很飄逸的高手,但是,對我來說他其實非常保守。我不太喜歡他。我比較喜歡西毒,因為我認為西毒基本上是非常典型的悲劇人物。所以,我就開始想拍一個前傳,我來講這兩個人前半生的故事。以前的電影故事和劇本都是我自己編的。但是,這個影片從一開始,我就不知道他們最後是怎麼樣發展的。所以,這個故事一路拍一路找尋他們的方向。這個電影好像有點宿命,就是說你明知道他們將來是怎麼樣的,你只不過把他們的前面演出來,所以,那個對我來講太不過癮。


TALK
The viewpoint ▷▷▷
11
你所有的影片個人風格都比較強烈。你拍戲是否完全不考慮觀眾,還是兼顧個人的藝術風格,或者,什麼都不管,只想表現個人的感覺和個人的狀態?


王家衛

Q&A
因為我是導演,別人就願意投資我的電影,所以,我自己監製我自己的電影。但是,我在拍戲的過程裡面,開始我會考慮很多很多的事情,但到真正要拍時,我就什麼都不管,先拍完了再說。你現在問我這個電影是為觀眾還是為了我自己,我會這樣說,電影要給觀眾看,但是不單只是為了觀眾看,還應該有其他的意義。


TALK
The viewpoint ▷▷▷
12
這部影片的故事梗概出來以後,你的操作步驟是怎樣的?是專門請一個編劇幫助完成?還是找許多的人在一起談?在一起討論?把這個故事不斷豐富?不斷完善?


王家衛

Q&A
每次我拍電影的時候就會發現我的朋友越來越少。因為,有了故事的雛形以後我都去找他們談。我總想不斷地找人去談,但到最後的結果是很多人都走開了,而且,他們說你不要再找我們了。每一次都是一年半載的這樣做,拖很長的時間,到最後還是不會用。所以,基本上劇本的完成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做。我很幸運,我現在的班底是從我第一部電影到現在的一個基本班底,是一個整體。好像很多idea(主意)都是來自我,其實不一定。我感覺我們像一群搞音樂的人,在一起做音樂,有時候我想不清楚了我就問張叔平,我說我今天沒有什麼東西,你有什麼東西?你先做讓我看看。所以,是比較互動一點的。


TALK
The viewpoint ▷▷▷
13
就是說你在拍戲的過程中基本上是邊拍邊改的狀態?甚至有可能邊拍邊寫?


王家衛

Q&A
為什麼我的電影中比較多的是晚班和夜景?因為我白天要寫完,晚上拍。


TALK
The viewpoint ▷▷▷
14
你能否講講1988年拍攝《旺角卡門》的情形?你作為導演幹到今天,對那個片子怎麼看?


王家衛

Q&A
我現在儘量不看以前拍攝的電影。因為,我自己的電影我已經看了很多很多遍,還有,今天再看,肯定會有很多很多想法。所以,儘量不要看。另外,法國導演戈達爾講過一句話,他說每個電影是第一個夢,也是最後一個夢。第一個夢就是說你對自己要拍的電影充滿好奇,也要把它變成你最後一個夢,不應該說這次算了,我們下次把它做好一點,誰也不知道還有這個機會沒有。所以,我們要儘量把這個戲弄好,將來不要後悔。我儘量不看我的電影,因為我知道看了沒用,因為,這是我在那段時間可以做得最好的片子,我不會後悔。


TALK
The viewpoint ▷▷▷
15
這部影片在空間的形態上和表現的方式上不是很完整,辦公室是擁擠的,樓道是擁擠的,人物大多是在中景和近景表達情感、表達事件,你在拍攝過程中是怎麼想的?影片拍攝的場景是實景拍攝,還是攝影棚裡拍的?


王家衛

Q&A
都是實景拍的。在拍攝時我想,1990年我拍了《阿飛正傳》,那也是六十年代初的故事。那個時候要準確把握表達六十年代,是個客觀的東西。到這個電影,我想應該有一點不一樣。所以,我想這個電影其實是我對那個時代的回憶,可以比較直觀一點。六十年代的香港,從大陸去了很多的人,一個小樓中可以住很多很多家不同的人在裡面,有很多的鄰居。今天我們住在公寓可能不太知道旁邊的那戶是誰,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大家都彼此知道。所以我想,那個感覺是我要在電影裡把握的。這個故事是兩個人的故事,應該是個懸疑的電影,就是很多事情都不是在鏡頭前面發生的,你要猜的。這個攝影機就好像其中一個鄰居,偷窺他們兩個人在做什麼。所以,基本上攝影機都是在走廊的後面啊,或者在某個前景擋住一點的地方。這是我們拍時想做的事情。


TALK
The viewpoint ▷▷▷
16
影片《花樣年華》中有很多下雨的戲,包括男女主人公在小巷中走過,女主人公在避雨,男主人公下班回來遇見她,為她取傘,你是怎麼構想的?


王家衛

Q&A
香港是個熱帶的城市,由於香港的特定氣候,夏天經常下雨。我比較喜歡下雨,因為,我們小時候遇到下雨或者颳風時就可以不上學了。


TALK
The viewpoint ▷▷▷
17
為什麼在影片《春光乍洩》裡面剪去演員關淑怡的鏡頭?當初是如何考慮的?


王家衛

Q&A
原因剛才我講過了。還有,電影有不同階段,電影在某一階段停了,但創作還可以繼續下去。現在電影的媒體有電影院、DVD,LD,將來還會有不同的方式去看這個電影的不同面貌。最近也發行了《春光乍洩》的另一個版本,我們可以看見關淑怡的那部分。


TALK
The viewpoint ▷▷▷
18
因為香港電影是以商業電影創作為主流電影,你的片子很多是與商業電影相悖的,是體現個人追求和風格的,香港市場和香港電影同仁如何看你?


王家衛

Q&A
不太瞭解,我跟他們沒什麼來往。


TALK
The viewpoint ▷▷▷
19
談談對你有影響的大陸電影?


王家衛

Q&A
小時候,香港人重要的活動就是看電影,有國外的還有國內的。那時邵氏公司有國語電影,本土有廣東戲。我看過很多“左翼電影”,我自己感覺非常過癮,還有《甲午風雲》。也看一些美國電影。後來看謝晉,還有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最近在看第六代,直到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


TALK
The viewpoint ▷▷▷
20
你在影片中表現的故事和主人公都是比較宿命、憂鬱,或者說比較難於交流的。在拍攝時對人物有沒有特別的考慮?你是怎麼設計(花樣年華》這樣的結局的?


王家衛

Q&A
改變需要勇氣。可能因為寫了愛情或沒有了愛情,他們就會改變。大部分人來看會說:你這個東西太正面了,很慘啊,他們兩個為什麼不在一起。對我來說,影片的結尾兩個人在一起會開心嗎?我不太相信。因為他們的開始就是錯的。如果這樣的處理多影響他們的將來。我不認為他們會開心。在影片的最後我們看見女主人公有她的工作,她有了小孩,她比較獨立,性格比較完整。男主人公也是,他可以做他認為重要的事情。對影片的人物來講他們都是比較好的結局,將來他們有機會碰到或沒機會碰到,這種回憶將永遠保持著。


TALK
The viewpoint ▷▷▷
21
你影片的故事題材表現立意都很懷舊,是出於特別考慮還是不想觸及現實題材?


王家衛

Q&A
我們喜歡做電影,是因為我們可以用膠片紀錄,想回到五十年前或者是表現古代的事情都可以。這是感覺的問題。下一次我就拍一個五十年之後的事情。所以,這個沒什麼關係。


TALK
The viewpoint ▷▷▷
22
有人說片中女主角張曼玉換了很多套旗袍,大概有二十五套之多。梁朝偉也換了很多領帶,作為導演,你是怎麼考慮的?


王家衛

Q&A
有些事情是不知不覺的。我從沒在意他們換了多少衣服。沒注意做了多少,只是覺得每天不一樣,最後他們告訴我有20多件。


TALK
The viewpoint ▷▷▷
23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幽會的房間號“2046”有什麼用意嗎?


王家衛

Q&A
那個時候我在泰國基本上同時在拍攝兩個電影,那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一個故事在五十年之前,一個故事在五十年之後。相差一百年。一個人同時愛上兩個人,搞不清楚。最後我想,還不如把他們變成一個電影。分開兩段。所以我希望在影片《2046》裡能看見影片《花樣年華》的東西,《花樣年華》裡也能看出《2046》的東西。


TALK
The viewpoint ▷▷▷
24
影片中鏡頭畫面處理時,前景將後景擋的很多,是誰的處理方法?你,還是攝影師?還是為了特殊風格?


王家衛

Q&A
也沒有什麼故意設計。什麼事情對我來說“對”就是好看。好看就可以。所以,反正我現場看見這些東西應該這樣子就這樣子,沒有什麼特別的考慮。


TALK
The viewpoint ▷▷▷
25
你原來準備拍攝《北京之夏》,這個故事怎麼樣?


王家衛

Q&A
那個時候因為處在97迴歸之前,那個時候我正在看景。故事講起來比較長一點,在拍攝完成《東邪西毒》以後的一段時間裡,我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開始做這個影片的前期準備。那個時候可以花長一點時間在北京,我感覺北京這個地方很有生氣,我想應該拍一個現代的北京故事,1996年我就想拍一個《北京之夏》。但是劇本後來有一些問題,題目也有點問題,搞來搞去搞不通。還有就是因為我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可以送去審查。如果我這樣做下去,一路拍一路改的話到最後很可能過不了關,就把它放下了。那個時候我們也拍了一些東西作這個片的框架,那些東西現在看起來還是蠻過癮的,將來可能有機會把那些東西剪出來看一下。


TALK
The viewpoint ▷▷▷
26
現在我們看到的《花樣年華》影片的鏡頭銜接,包括影片最後的視覺效果和狀態,你是有意識在拍攝過程中就想表達空間的跳躍,還是剪接的時候根據故事情節人物發展剪接完成?


王家衛

Q&A
通常有兩個階段,有一個階段對我來說有幾個點是十分重要的,是你必須掌握的。尤其是故事結構上的東西,因為這好像一條路上的交叉點,故事到這一段可以往這個方向走,也可以往那個方向走,接點對我比較重要。每一次我都花很多時間,因為每一種情況都有很多可能性。當你確定了這個方向之後,在當中怎麼拍那是很簡單的,基本上你就知道這路就應該是這樣走的。


TALK
The viewpoint ▷▷▷
27
看到你在影片的場景處理中,很多鏡頭的剪接是跳軸的處理,而且,鏡頭對著方位跳拍兩個人的對話。是有意處理和剪接完成的嗎?


王家衛

Q&A
其實,我的人物,在一個環境空間中,鏡頭怎麼跳(軸)都可以,反正是兩個人的鏡頭對打,沒有關係。現在我們的電影差不多一百年了,觀眾對電影語言基本上都熟悉了。我們剛開始拍戲時軸線、機位怎麼都可以。現在觀眾非常聰明,他知道你在幹什麼。


TALK
The viewpoint ▷▷▷
28
這部影片男女主人公的對話、臺詞非常有限,也非常精練有些敘述和對話是用畫外音完成的,還有,用了很多的運動鏡頭完成這個故事的敘事,你是有意這麼處理的?還是作為一種敘事方法?


王家衛

Q&A
我想電影就是畫面跟聲音的兩者結合,要是所有東西都講的那麼清楚,那就還不如聽收音機算了。所以,我一般的處理方式就是需要的就講,不需要的就不講,有些時候來不及了就講少一點。其他地方補夠。


TALK
The viewpoint ▷▷▷
29
能否談一下你和美術設計張叔平的合作?


王家衛

Q&A
張叔平跟我差不多來自同一背景,年紀也差不多,很多事情我們都很瞭解,工作起來也十分默契。我們和杜可風的拍攝合作也是這樣。我和張叔平基本上都沒有開會討論過顏色什麼的,大多就是邊走邊唱。比如說我要拍一個六十年代的電影,這兩個演員是什麼身份,是什麼環境,講完之後他去做,做完之後我去看,看完之後我們就拍。有些時候他好像是一個廚師,你要點什麼,他弄出來跟你的口味差不多。你沒有想法時,叫他想一些東西,他會給你一些意外。拍《墮落天使》的時候,不是我叫李嘉欣穿魚網襪,是他弄的,看完之後我覺得拍這個女人是應該拍她的腿的。所以,有些時候是我給他些資料他去創作,有些時候是他做了些事情讓我去發展。


TALK
The viewpoint ▷▷▷
30
你在影片後期剪接時會不會推翻原來的設想?


王家衛

Q&A
其實拍電影過程裡最好玩的就是人物剪接,像煮菜樣。所有素材、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你面前,你也不會再拍了,所以,那個東西怎麼去玩完全在於你自己。通常,我讓張叔平粗剪,然後我自己再去弄,這個放在前面、這個放在後面,以及怎麼去講這個故事都要我們自己考慮。要是我自己的去粗剪的話,我會花很長時間,因為,所有東西我都要試一遍。張叔平比較“心狠手辣”,他會把所有東西儘量簡單化,我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做前面那些抹來抹去的東西。


TALK
The viewpoint ▷▷▷
31
你對這部片子音樂的爵士風格和其他音樂的處理是怎樣的一個想法?


王家衛

Q&A
這個故事其實講的是一個時代。所以,我希望把這個時代的聲音放進去,六十年代香港還沒有電視,我們每天聽廣播,回到和表現那個時代的話,音樂是很重要的因素。那個時代香港有不同的人種,聽不同的音樂,什麼都有。這個電影的音樂其實就像那個時代的廣播音樂一樣。所以,最後我就把那些已經退休的播音員請回來,要他們重新錄一遍,把以前的也放進去。


TALK
The viewpoint ▷▷▷
32
你這部影片在鏡頭的處理上對於時間的描述非常有特點,有時有意把時間拉長,用高速鏡頭拍一些重複的動作,有時時間非常省略,在敘事過程中推進得非常快,你在拍戲過程中對時間是一個什麼概念?


王家衛

Q&A
這個電影對我來說是一個關於回憶的故事,回憶裡面有些事情對你來說更重要的,一秒都覺得很長,對你不重要的,幾年一轉眼就過去了。開始我們很仔細地看到他們在一起每一天的時間,但是分開後我們看到的幾年,幾個段落就過去。這比較主觀一點。


TALK
The viewpoint ▷▷▷
33
你怎麼看待攝影師杜可風與你的合作及他的影像風格?


王家衛

Q&A
杜可風是一個“瘋子”。所以,你必須要控制他,不要讓他太瘋。但是有些時候他可以做到一些東西,是隻有他這個攝影師可以做的。那時我讓他拍一些空鏡,他會拍出來比我想象的好。他不在意你去嘗試很多東西,因為他自己也會去做這種事情,所以每一次你叫他去做一些瘋瘋癲癲的事情,他都會很開心。


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
BFA LIBRARY
文字來源:《銀幕追求
——與中國當代導演對話》
索書號:J904/9
圖片:網路
編輯:ZT LZC
稽核:S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