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春天都能感到幸福 | 第4241期
Ethel Carrick Fox作品
▾ 點選收聽 ▾
小幸福
作者:劉春
為你讀詩:崔恩爾 | 演員
從陽臺看出去,成分有些複雜
桃樹佔優,數目不大好估算,可能有
三十畝,也可能有三千畝
一隻蜜蜂在兩朵花之間飛,你聽不懂
它的話,不知道它在搬運什麼
但它肯定是在經營小日子
到郊外漫走幾里路,草地上
看不到一片黃葉。那感覺像一顆糖
拈在手裡,捨不得剝開
這個春天,我只喜歡一種動物
——樹林中的蜜蜂。只喜歡一種植物
——陽臺外的桃花
選自《我寫下的都是卑微的事物》,北嶽文藝出版社
-關於作者-
劉春,廣西人,詩人和評論家。詩學專著有:《朦朧詩以後》《一個人的詩歌史》,曾獲首屆華文青年詩人獎。

﹀
﹀

因此,去仔細觀察最細微、最不易察覺的美好吧——從陽臺望出去,桃樹成片,連數目都不清晰,彷彿花朵的繁茂是難以丈量的;一隻蜜蜂在花間“嗡嗡”地忙碌,我們聽不懂它的語言,卻知道它在以生命獨有的方式,默默生存。
是三月最早的晴暖一天,
每一分鐘都比之前更清和,
高大的落葉松立在我們門邊,
知更鳥在樹上歡唱,
空氣裡有一種幸福感。
——華茲華斯《寫於離家不遠處》
這是一種很純粹的偏愛,就像春天只要有那麼一點點足夠美的事物,其他的都可以不必在意。所以,在春天感到幸福,也許是一件無需理由的事情。
收起厚重的大衣,換上色彩明亮的內搭,連腳步也輕快了,最重要的是心情——所有的變化都悄無聲息,又十分真實。

Monet作品
春天的意義,也許就在於它賦予了一種不言而喻的可能性——可以重新喜歡些什麼,可以大膽期待些什麼,可以懷抱希望,去相信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會越來越好。正如大地一點點復甦,來自大自然中的花草,以及小小生靈,它們或許很輕,很小,但恰恰是這些細微的存在,讓生活變得柔軟,讓幸福具像化。
巴金曾說:“每個人都有春天。無論是你,或者是我,每個人在春天裡都可以有歡笑,有愛情,有陶醉。”要知道,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遲的,也沒有什麼是無法改變的。春天,不會遺落一個人,它只是如期而至,把好天氣、春風和嶄新的日子帶給我們每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