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
最近的社交平臺,又被上海“佔領”了。
這邊是“咖啡館主理人”成為新的網際網路熱梗,上海式“刻板印象”+1;
那邊是“東方明珠防禦塔”無差別攻擊每個喝蜜雪冰城or用安卓系統的人後被雪王拿下。

雪王:小小東方明珠,拿下
不過對於上海朋友們來說,網友調侃也好,玩梗也罷,那其實都不是問題。
上海當然也可以用安卓手機,也可以喝蜜雪冰城,近期真正困擾上海人的,也絕非這些,而是——
蟬(知了)。

“尿尿”中的蟬/圖源:微博@滬語說唱Mrweezy
“最近的上海簡直是鬧上蟬災了!”
數不清多少只蟬蜂擁在一棵樹上,聲音極大,響起來沒完,還會瘋狂釋放體液,平等滋每一個無辜路人。
“有時候走在路上真挺絕望的,感覺全體上海人都是蟬play的一環。”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蟬災問題,網友們爭相獻計獻策:更換植物,保護鳥類,出門帶傘……
直到一句話的出現,殺死了比賽:建議上海引進山東人,蟬災的問題將立刻被解決。

圖源:抖音評論區
為什麼是山東人?針對這一問題,聞訊趕來的大家已給出回應:看看,誰叫上海人不吃知了猴呢?
“這要是在山東,別說擾民,它很可能都等不到爬上樹的一天。”

圖源:微博評論區
“建議上海全面引進山東人以治理蟬氾濫問題!”

人與人的悲喜並不相通,山東人和上海人尤其是。
如果最近你問備受“蟬災”困擾的上海人,有沒有什麼人生理想,可能得到回答:
“下輩子我也要當蟬,爆睡12年醒來狂叫四周,拒絕做出任何解釋,然後掛掉。”
對於這點,其他有同樣困擾的人會表示贊同,但山東人不一樣,他們只會深感惋惜,並留下一句:
“然後被1.5元一隻的價格賣掉,讓你來不及起床尖叫,後面的幻想更是肥皂泡。”

不是吹牛,在自然界知了的著名“三大天敵”:螳螂,黃雀,山東人。
山東人對蟬的剋制技能值有多高,從他們“全民抓捕”的陣仗就可見一斑。
夏日,藍調時刻,其他人在享受落日餘暉的時候,山東人嚴陣以待。
拿上手電筒,提上小水瓶,晚飯結束抓緊時間奔向小樹林——知了猴要出來了!

如果把鏡頭拉高一點,從空中看,每一片小樹林都是這樣的景觀,真的很壯觀。/圖源:小紅書@大眾新聞
先解釋下什麼是知了猴,其實就是蟬的幼蟲,學名蟬若蟲(又叫爬猴)。
這種幼蟲通常棲息於樹木根部,在地下生活2~3年吸食樹根汁液,並在夏季夜間出土蛻變為成蟲。
當然,這是說的是通常情況,因為如果在山東的話,一切可能就不太一樣了:
知了猴還在土裡時就被抓獲,並被下鍋油炸,端盤上桌,可能才是它的最終宿命。

對蟬的幼蟲的叫法,每個地方都不同。有的地方叫“哨卻”,有的地方叫“爬叉”,還有“馬猴兒”“年高”等等叫法。百里不同名,堪稱陸地界的皮皮蝦。
為了成功收穫每年夏天大自然饋贈的第一波知了猴,山東人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初階知了猴愛好者會熟練挑選適合抓捕的時間、地點、裝備——
傍晚時分出門,拿著手電筒往樹木主幹處或根部照射,尋找將破土而出的知了猴。
一旦發現,立刻捕捉,將其放在水瓶中,以防它蛻變成蟲都是基礎技能。

有人專門愛吃成蟲,但一般幼蟲口味更好些。/圖源:抖音評論區,下同
為了更好、更多、更快收穫知了猴,一生要強的山東人開發了很多進階捕法。
有人為了避免“人多猴少”的局面,專門解鎖冷門小樹林,開拓知了猴版圖。

不過根據目前的行情來看,再荒無人煙的地方,都可能已經被開發過了。
有人專門挑雨天出行,因為下雨影響土壤疏鬆性,會促使土中知了猴努力向上爬。
每每夏季雨天,山東人一副“風浪越大,知了猴越多”的模樣,恨不得高喊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

圖源:小紅書@菲妮,已獲授權
山東人找過一次知了猴,就會理解傳說中的釣魚佬,天也不熱了,蚊子也不咬了,小樹林也不黑了。

圖源:九派新聞
一些高手經過長期研究,甚至已經可以透過土壤狀態,辨別哪個地方有知了即將破土。

高手,這是高手。/圖源:抖音@滿眼星陳,已獲授權
而這甚至都不算什麼,眾所周知,山東人的人生三大執念:考公,考編,抓知了猴。
關於這幾件事,他們在態度上高度統一,行動上基本一致,還力爭抓出數量,抓出質量,抓出深度。

吃不完的還可以凍起來/圖源:@開心的螺螄粉,已獲授權
據報道,一名山東男子一邊抓知了猴,一邊對捕捉時間、地點、狀態進行記錄、分析,並整理在案。
不出意外,最終把它們的生活習性、產量影響、破土時間規律全摸清了。
經過反覆實踐,最終拿下30多天抓了6740個知了猴的成績,一戰成名。
要不怎麼說呢,有考公考編毅力的人,這輩子做什麼事情都會成功的。

圖源:小紅書@閃電新聞
知了猴大概也不會想到,在山東,抓知了猴甚至還能催生出不同的流派。
而前面說的探尋規律、總結經驗的,其實還只算保守派,因為真正的激進派已抄上了近路——
直接用上了科技熱成像,別名“金蟬探測儀”。

圖源:淘寶
此時剛剛從地裡準備破土,甚至還未從沉睡中甦醒的知了猴:沒有觸犯任何天條。

而據可靠訊息,山東市場已是“一猴難求”,知了猴價格,目前已經漲到了約兩塊錢一個。
已經有山東村鎮開始集體養殖知了猴,一個夏天能有430萬左右的收益。
還有地方開展付費入園“尋寶”知了猴專案:門票10元,帶走1.1元一隻……

圖源:抖音@閃電新聞
“不是,你們山東人為什麼這麼愛知了猴啊?”

在山東,吃知了猴也是一種文化,這話不假。
早在北魏時期,山東人賈思勰就曾在《齊民要術》中細細總結知了猴的做法。
“捶之,火炙令熟。細擘,下酢;又云:蒸之。細切香菜置上;又云:下沸湯中,即出,擘,如上香菜蓼法。”
彼時就已經有了“一猴兩吃”,即火烤和蒸熟燉湯。
到如今,在一生愛知了猴的山東人家中,將知了猴洗淨、油炸,撒鹽吃則最普遍。

圖源:小紅書@開心的螺螄粉,已獲授權
外地人乍看可能有點費解:這玩意真的能吃嗎?山東朋友確定不是異食癖?!
只能說關於對知了猴的愛,山東人有理論支援——
你根本不懂知了猴的甜美,這一點上很多朋友就明顯不如亞里士多德。

山東朋友:我和亞里士多德所見略同/內容源自:《昆蟲記》[法]法布林/戚譯引 譯
名字看似難頂,油炸後卻幹香味美,嘎嘣脆;外形看著黑暗,蛋白質含量卻據說是牛肉三倍之多。

不要小瞧炸知了猴,它既能在街邊攤上出現,也能放在高階餐廳裡,照樣賣你大幾百。果然是上海……/圖源:小紅書@朗姆葡萄酒,已獲授權
初見它說“挺好的拿遠點”,吃過說“這玩意(嚼)誰研究的呢(嚼嚼嚼)”是很多人的心路歷程。
吃不下是本能反應,吃得停不下也是本能反應。
在知了猴問題上始終掌握話語權的山東人,不止致力於吃、抓,還十分擅長開發新口味。
知了猴燒烤,解決了燒烤界難有新品可開發的難題,從此去淄博吃燒烤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燒餅夾知了猴,既有肉夾饃的滿足,又有知了猴特有的口感和香味,從此其他同類組合都成了將就。

圖源:抖音@阿寬在老家,已獲授權
還有知了猴鍋貼,知了猴包子,知了猴捲餅。
為了不斷探索知了猴美食的可能性,山東人還將其應用到了甜品界——
知了猴麵包(山東限定)。

圖源:抖音@閃電新聞,下同
“口味能不能完美融合不知道,第一眼感覺咱們山東人,從此有了自己的仰望星空派。”
雖然面貌有點刻奇,但仔細想想,高蛋白+碳水,這不健身人士的最愛?妥妥健身餐。
既然甜鹹界限已經不是問題,其它就更不是了。知了猴披薩,配馬蘇裡拉芝士,中西合璧有了。

知了猴慕斯蛋糕,山東人自己的生日蛋糕天花板。

圖源:小紅書@山東衛視
在如何處理知了猴這件事上,每個山東人都有無盡的熱情和創意。
因此也有山東朋友在,聽說去年廣東順德率先推出知了猴咖啡的時候,感覺天好像都塌了。
“什麼?我們山東人不是知了猴天才的嗎!怎麼會,怎麼會,被廣東人搶了先!”

圖源:微博@讀秒財經
此情此景,愛吃知了猴的人會理解山東人的心情,不愛吃的人更會敬佩山東人對知了猴的熱情。
第一個嘗試知了猴的人,一定是天才。
“引進山東朋友支援上海,怎麼不是專業對口呢?”

當然,山東人愛知了猴,還不止愛抓、好吃那麼簡單,還有文化因素使然。
可以說,抓捕食用知了猴這件事,算是祖先的智慧。
其實知了猴是一種天然適宜作為食品的蟲類。它蟄伏在地下,發育過程沒有什麼汙染;一朝破土,哪怕是蛻變為成蟲,也是吮吸樹汁為食。
且富含蛋白質,也沒有什麼毒素和不愉快的氣味,在過去尤其是困難年代,它更是難得的好東西。

早在漢代,知了猴已經是一道民間美味,上文說的《齊民要術》中的烹飪手法,更是對它悠久使用歷史的證明。/圖源:@開心的螺螄粉,已獲授權
此外,山東人的知了猴情結,和山東的獨特地理條件也有關。
身為農業大省,山東森林覆蓋率高,桃樹、玉米等農業作物樹種分佈廣泛,讓知了猴有了更為廣闊的生長空間,也就有了一方知了猴養一方山東人。
此外,蟬,蟄伏地下,出淤泥而蛻變,這種習性,本身就是一種高雅的象徵。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便說道:“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

山東博物館藏有“蟬冠菩薩像”,以蟬來表示菩薩的神聖高潔。/圖源:微博@頤和吳老
在上古時期,蟬還被賦予了靈魂出竅、永生不死等方面的內涵。
蟬類造型的玉器往往蘊含長生、重生、羽化等方面的意味,是一種美好的嚮往。流傳至民間,吃蟬也就有了強身健體、健康長壽的意味。
比如魯西南地區至今仍有“夏至吃蟬,無病無災”的俗語。
還有一點,就是在《西遊記》中清楚記載了唐僧的身份: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
也就是說,吃知了猴,就是在吃唐僧肉哎,這不得多來兩個。
何況,在無數山東人心裡,夏日找知了猴這件事,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一種集體記憶。


多少山東人,從童年時代開始,就已經體驗過夏日晚上找知了猴的經歷。
或是一家集體出動,或者小夥伴玩鬧,找時開心,吃後滿足;記憶裡的夏日晚上,並不覺酷暑炎炎,反倒樂趣無邊。
如那句話所說,人的一生都在追憶童年。夏日小樹林中的壯麗景象,未嘗不是一種對童年歲月的集體追憶。
所以無論怎麼說,知了猴要抓,要吃,還要多吃。為限定美味,也為一個山東人對家鄉深深的眷戀。
最後,上海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引進山東朋友呢?這方面他們真的是超專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