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圓方的第1163篇原創
(點選標題下方小耳機標誌可收聽音訊)
01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先祝所有的青年小夥伴節日快樂。
對於任何人來說,青年時期都是尤為寶貴的時光。也是奠定人生主要認知框架的關鍵時期。
可以說我們一生的財富積累可能絕大多數是在中年之後,但是其認知框架往往形成於青年時期。
而對於青年而言,有哪些投資建議是最為可貴和確定性正確的呢?
或許我們可以從巴菲特最後一次股東會上的一些話找到答案。
02
2025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於5月3日(北京時間5月4日)在美國奧馬哈舉行,這是巴菲特執掌伯克希爾60週年的里程碑式會議,也是其宣佈卸任CEO前的最後一次股東會。
在這次股東會上,巴菲特照例談了很多。
關於貿易巴菲特說“貿易不應成為武器”,美國應尋求與他國進行貿易,做各自擅長的事。保護主義政策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關於美國巴菲特認為,“財政政策是我在美國最擔心的問題”,當政府採取不負責任的行動,貨幣的價值可能會“令人恐懼”。
關於其在日本的投資,巴菲特表示打算繼續持有日本商社的股票五六十年。就算日本央行加息,他也不考慮拋售。
而美股最近的波動,巴菲特認為近期美股經歷的“不是什麼重大波動”,相比過去的崩盤,“還不算是一場劇烈的熊市”,也不是類似情況。
其他的諸如創紀錄的現金儲備,接班人問題,伯克希爾的未來,還有AI對於各行各業包括保險業的改變,也都做了介紹。
而圓方最感興趣,的是他給到年輕人的年輕人的一些建議。
訪談中巴菲特說,回答了一個“年輕人投資”的問題
提問者是一個年輕女孩。她說自己剛開始學習投資,想聽聽巴菲特的看法。他在投資初期學到了哪些教訓。
巴菲特是這樣回答的: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真希望在我年輕的時候,有人能給我這樣的建議。
這件事和你身邊是什麼樣的人息息相關。不要期待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如果你的人生有一個方向,那你就要努力讓那些你尊敬、渴望成為的人成為你的朋友。
我剛剛提到了幾位過去跟我合作、共事的人,也許他們做的事情規模比不上我,但他們是我非常喜歡的人,和他們相處,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人生的路,這是非常寶貴的。可惜,這些道理往往要到人生後期你才真正體會得到。等你年紀大了,就會明白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但這並不是說你要去追隨有錢人、複製他們的生活模式。我會建議你去接近那些真正聰明、有智慧的人,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請教,和他們一起嘗試。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份有意義的工作,而你並不是急著掙錢,那我建議你像查理·芒格那樣,花時間和優秀的人相處。找到這樣的機會,分享他們的成功;如果找不到,也沒關係,你就繼續做你正在做的事情,繼續努力。堅持下去,你終究會找到那些和你一樣認真生活、認真思考的人。
……當你遇到這樣的人時,要記得他們對你的幫助,也要想著將來能回報他們,幫助他們。千萬不要忘記這些貴人。
當然,有時候你也可能會遇到一些不理想的情形。但如果你真的很幸運,生活在一個好的環境中,周圍都是很棒的人,那就要好好珍惜。你不需要因為幸運而感到內疚。全世界有80億人,美國只有3億多人,如果你生活在這裡,那你已經在這個遊戲中處於領先位置了,你應該好好利用這一點。
如果在工作中,有人讓你去做一些你根本不想做的事,那就不要和他們在一起。不同行業對人的選擇標準不一樣,但如果你找到了讓你心動的方向,那就努力去做,尤其是如果那是一份你終身都想做的事業。
投資行業非常有趣,很多人在賺到第一桶金之後就不願意再繼續做了。但我個人很幸運,我從一開始就看到了它的長期魅力。
……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人,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最快的成功路徑,就是找到那種真正優秀的人,並與之同行。
這就是我能給你的建議。有些人能活得久,可能是因為他們身邊都是好人,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每天喝可樂(笑)。但我相信,幸福和快樂的人能活得更久,因為他們一直都在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
可能和很多人一開始想的不一樣。巴菲特並沒有教大家如何去投資,如何去選股。而是將投資的本質還原為對“人”與“時間”的深刻認知,而這,恰恰是青年構建人生底層邏輯的核心命題。
當巴菲特強調“與優秀者為伍”
我們或許認為我們的認知來自於知識,其實不然,我們的認知天花板往往由最常接觸的五個人的平均水平決定。
而青年時期的社交選擇,本質是在為未來的自己“定投”思維模型與行為正規化。
正如他笑談“身邊好人多可能比喝可樂更延壽”,實則在提醒:優質的人際網路是抵禦人生風險的最佳對沖工具。
在演算法推薦製造資訊繭房的今天,主動篩選能激發思考、傳遞智慧的夥伴,遠比追逐投資熱點對人生而言更有複利價值。
巴菲特建議青年“終身投入熱愛事業”。
因為青年往往低估了“持續專注”的威力——一個人若能在25歲找到願為之奮鬥三十年的領域,其創造的價值將遠超頻繁切換賽道的投機收益。
而巴菲特將“不違背內心”作為職業選擇的鐵律,恰是對抗異化社會的清醒劑。因為財富終將流向那些為世界創造真實價值的人。
我們每一個人將人生視為一家“無限責任公司”,用熱愛驅動經營,用善意吸引同類。這種“價值共生”的理念,或許才是真正的財富密碼。
對於青年人投資而言,
真正的重要的,或許不在於即時兌現的財富數字,而在於以長期主義的眼光重構人生演算法:用優秀夥伴為鏡,照見自身侷限;用時間複利為尺,丈量價值厚度;用熱愛使命為錨,抵禦時代洪流。
這或許才是巴菲特送給青年最珍貴的投資建議,超越市場週期的“人生價投投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