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生效!美國「卡車司機」必須英語達標!測試不過「直接停運」川普:嚴格執法、真查真考!

美國總統川普4月28日本週一簽署一項新行政命令,要求所有商業卡車司機必須具備基本英語溝通能力,並透過識字測試。此舉旨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這項命令是在他今年3月宣佈將英語定為美國官方語言之後推出的進一步政策舉措。

政策要點:

  • 英語能力要求司機需能閱讀交通標識、與執法人員溝通,並填寫必要的報告與日誌。
  • 撤銷寬鬆政策交通運輸部長被指示撤回此前放寬英語要求的指導意見,並對違規司機採取暫停運營等措施。
  • 審查執照發放聯邦政府將審查各州對非本地司機發放商業駕照的流程,以確保合法合規。
行政令指出,卡車司機在推動美國經濟和保障民眾日常生活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每天執行艱苦且高風險的工作,確保貨物安全、高效、準時地送達全國各地的企業、客戶和社群。”
總統在行政令中強調,具備英語能力應被視為專業司機的基本要求
行政令指出:“司機必須具備閱讀和理解交通標誌的能力,能夠與交通執法人員、邊境巡邏人員、農業檢查站以及貨運稱重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同時,他們還需能與僱主及客戶交流,準確理解並傳達路線資訊。”
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週一晚的白宮簡報會上,進一步闡明瞭此次行政命令的初衷與背景。她指出,目前美國道路運輸領域普遍存在語言溝通障礙,司機之間難以協調,尤其在緊急情況下,溝通失靈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根據行政令,商用車輛駕駛員必須具備“用英語進行基本交流”的能力,才能合法上路。若被發現不符合語言要求,將面臨“暫停運營”的處罰。
萊維特強調:“卡車司機是國家經濟的中堅力量,必須具備英語溝通能力。這在美國是最基本的常識性要求。我們不僅要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更要確保他們的行為不會危及他人安全。”
川普政府表示,將在未來幾周內釋出有關英語能力要求的具體實施細則,明確語言評估標準以及對不達標司機的補救措施。
事實上,美國聯邦法律早已對商用卡車司機的英語能力提出明確要求。
根據聯邦運輸安全管理局(FMCSA)制定的《聯邦機動車駕駛員標準》(49 CFR § 391.11),自20世紀80年代起,申請商業駕駛執照(CDL)的司機必須能夠:
  1. 閱讀並理解英文的交通標誌、法規及運輸檔案;
  2. 具備基本的英文口語交流能力。
然而,長期以來,這一規定在實際執行中較為寬鬆。尤其在移民比例較高的貨運和長途運輸行業,執法人員往往對語言能力的核查不夠嚴格。只要司機能勉強交流,或藉助翻譯軟體輔助完成溝通,通常不會被追究。
這種寬鬆執行導致部分司機在面對臨檢、交通事故或緊急情況時,出現溝通障礙,影響了處理效率與安全。
此次川普簽署的新行政令,不僅重申了已有規定,更明確提出要強化執法力度,並可能在未來出臺具體的語言能力測試標準與認證流程。換句話說,原本“有規不嚴查”的狀況,將逐步轉變為“嚴格執行、真查真考”。
美國獨立卡車司機協會(OOIDA)主席託德·斯賓塞(Todd Spencer)支援該命令,稱:“基本英語能力對於識別路標、應對突發情況和與執法部門交流至關重要。”
但播客主持人布萊恩·艾倫(Brian Allen)則諷刺道:“橋塌了、物價飛漲,政府卻忙著管司機的口音。”
一位移民卡車司機也批評稱,該政策“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意味”。
儘管聯邦法規早已有英語能力要求,但實際執行力度有限。此次行政命令試圖加強監管,但如何在不侵犯民權的前提下執行,仍存爭議。
資料顯示,亞裔卡車司機約佔全美司機的3.7%。疫情期間,卡車運輸行業曾因高收入和低門檻吸引大量華人轉行。
然而,隨著疫情退去,行業熱潮減退,華人司機普遍感受到運營壓力加大。如今再加上語言要求的提升,對英語非母語者尤其是中老年司機而言,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專家指出,為適應新規,許多華人司機可能需要額外投入英語學習,這不僅增加時間和經濟負擔,還可能加劇他們原本就存在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影響身心健康。
未來,華人在美從事卡車運輸行業的比例或將持續下降。

版權宣告:我們微信公眾平臺尊重和維護版權、著作權。平臺所釋出的原創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凡非本平臺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致力於優質內容分享,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