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是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執行長Ivo H. Daalder,他刊文呼籲北約各國加強自身的防務能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質疑北約集體防禦承諾的背景下。值得一提是Daalder還曾是美國駐北約大使。特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知己知彼,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沒有美國的北約:歐洲如何運營這個為美國控制而設計的聯盟
在北約76年的歷史中,從未面臨過如此嚴峻的挑戰。自特朗普重新執政以來,他不斷質疑北約集體防禦的共享威脅和安全不可分割原則。今年2月,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支援俄羅斯,違背了北約其他成員的立場。此外,特朗普多次質疑北約的集體防禦條款,聲稱美國不會保護那些未支付防務費用的盟友,儘管自2014年以來幾乎所有北約成員國都已增加了防務開支。
考慮到特朗普對北約和集體防禦承諾的輕視,他若決定退出北約也並不意外。2023年底,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禁止總統未經國會同意退出北約的法案——該法案由時任參議員的馬爾科·魯比奧提出,魯比奧現在是特朗普的國務卿。但是如果特朗普政府決定無視此法案,最高法院也可能不會介入,因為法院一貫尊重行政部門在外交事務中的決定,甚至可能認為該法律本身就不合理。
即使是特朗普不退出北約,他也已經嚴重削弱了北約。北約第5條集體防禦條款規定,任何對聯盟成員的攻擊都視為對所有成員的攻擊。這條款的可信度不僅來自於正式條約,還來源於成員國之間的共同信念,即他們願意為彼此提供防護。這就意味著美國會出面保護任何受到攻擊的北約成員。但是,特朗普上任後的一系列作為,特別是對加拿大和格林蘭的直接威脅,已削弱了這一信念。正如德國新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所說,現在無法確定“幾個月後,我們認為的北約還會不會存在”。
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援,北約還能生存嗎?理論上是可以的:如果特朗普政府退出北約,其他31個成員國仍可履行條約。但實際上,美國在北約的角色很難替代,尤其是在短期內。考慮到特朗普政府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改變,其他成員國需要假設沒有美國的未來,並據此調整北約的結構。
為此,其他成員需要更多資金、更多時間,並確保繼續獲得美國的合作。歐洲各國已經透過豁免防務開支的預算限制,釋放了更多資金。現在,他們需要投資於美國長期提供的關鍵軍事能力。歐洲還需要提供大部分部隊進行自衛,並在幾年內實現,而不是幾十年。
北約不同於其他軍事聯盟。它有自己的政治和軍事指揮中心、統一指揮結構、共同資金、聯合防禦規劃、訓練、演習和行動。儘管這些責任由各成員分擔,但美國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美國不僅是北約最大的軍事貢獻者,還長期主導其他成員的防務能力,以確保美國在重大軍事行動中的控制。
北約最初並不是這樣的。1949年4月,美國在歐洲夥伴的強烈要求下籤署了《北大西洋公約》,當時歐洲各國擔心蘇聯擴張。最初,這一條約被設想為集體安全條約,而非常設聯盟。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意識到有效的威懾和防禦不僅需要書面承諾,還需要常備部隊在統一指揮下行動,以應對突如其來的攻擊。
這就是北約如何發展的原因。成員國任命常駐代表參加北大西洋理事會,並同意建立由最高指揮官領導的軍事指揮結構。自那時以來,北約透過這一整合過程組織集體防禦,為每個成員分配所需能力。
幾十年來,美國一直主導北約,而現在美國表示不再願意主導。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在北約會議上表示:“嚴峻的戰略現實使美國無法專注於歐洲的安全”,並表示跨大西洋聯盟的持續性將要求“歐洲盟國承擔歐洲常規安全的責任”。然而,除了呼籲歐洲國家增加防務開支,赫格塞斯並未提出如何讓歐洲掌控由美國主導的組織。
這一問題成了北約其他成員及其領導層的首要任務。自俄烏戰爭全面爆發以來,北約制定了新的防務計劃,列出了防衛歐洲北部、東部和南部的兵力需求。如果歐洲國家和加拿大承諾履行這些兵力要求,防禦姿態將不再依賴美國。
北約“歐洲化”需要資金、時間和美國的合作。費用將要求歐洲大幅增加防務開支,北約秘書長表示,成員國將把“超過3%的GDP”用於防務。即使有足夠資源,獲得能力、訓練、裝備部隊並部署仍需數年時間。因此,歐洲需要美國的合作,將責任從美國轉移到其他成員國。在某些領域,特別是核武器,美國可能更願意繼續參與北約。
幸運的是,歐洲領導人已意識到挑戰,並開始採取行動。在3月的歐盟峰會上,歐洲領導人同意借款1500億歐元用於防務生產,並豁免防務開支的預算限制。德國也發生了重大轉變,議會同意將防務開支、情報服務融資及對烏克蘭援助從預算限制中豁免,未來幾年可能增加4000億歐元的防務支出,許多政府也在效仿。
這些額外的防務資源應當用於填補北約的兵力需求。至少,歐洲成員國應承諾到2030年代初提供完成聯盟地區防禦計劃所需兵力的75%至80%,並在長期內提供幾乎所有兵力。這將包括髮展關鍵能力——包括衛星通訊和先進的空中和導彈防禦——以進行高強度和持續的作戰。歐洲領導人還應加倍努力招聘、訓練和演練軍隊。
然而,即使有足夠的資金和時間,成功的過渡仍然需要美國的積極支援。如果美國迅速且沒有協調地退出北約並撤出歐洲,幾十年來建立的整合結構可能會崩潰。歐洲國家沒有立即替代美國所提供資源的軍事和技術能力——正因為美國幾十年來明確告訴他們,建立這些能力是多餘和浪費的。在一些領域,像核武器,美國可能甚至更願意繼續參與北約,如果替代方案是更多歐洲國家發展自己的核能力。
歐洲不再信任華盛頓對大陸安全的承諾,這種信任崩潰已引發對北約未來的深遠質疑。但仍有前進的道路,這條道路能保留聯盟長期以來所提供的最有價值的東西:能夠抵禦任何安全威脅的強大防禦。歐洲現在必須為提供這一威懾融資並提供大部分兵力。如果不算美國,北約的其他31個成員國總人口超過6億,經濟資源也比俄羅斯多十倍以上。這些國家,儘管長期以來依賴美國,但完全有能力確保自己的未來安全。現在是時候開始行動了。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