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競賽大滿貫,卻從MIT到UIUC全拒,藤校正在放棄這類中國娃……

棕櫚說2025 Fall美本申請放榜至今,棕櫚君聽到的最令人惋惜的一個案例是這樣的!希望給學生和家長們敲個警鐘 ⚠️ 
@學生 D(已獲授權) 從小成績優異,父母也比較上心他的教育,從初中起,就給小D報名參加了各種各樣的競賽,甚至包括地區小型學科競賽和商業性強的 “創新大賽”。
小D每天奔波於競賽培訓和賽場,學習時間大減,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很好的保持了校內成績,高中畢業時的校內GPA達到前10%,標化成績算不上突出,至少不拖後腿……
但申請時,他參加的那些高含金量競賽似乎並沒有帶來特別大的助力,從MIT一路被拒到UIUC,找到棕櫚尋求轉學幫助……
然而D同學面臨的申請困境,不是個例。
在棕櫚的升學交流群裡,透過跟家長們溝通,我們意識到:很多家庭對於美國頂尖大學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申請人還是一知半解,或是“固守思維”,認為一定要有競賽獎項或頂尖夏校傍身。
下方均為棕櫚導師和家長
真實截圖對話
左右滑動檢視,禁止二傳
也怪不得這幾年,我們常常能看到中國學生“屠榜”頂尖競賽、夏校
諸如USACO資訊學奧賽、AMC數學競賽、ISEF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等最頂尖的國際賽事裡,開啟獲獎名單一看都是中國面孔。
夏校也是如此,據多位學生和家長反饋,美國夏校擠滿了中國娃。甚至耶魯、賓大、康奈爾等知名高校的夏校,中國學生數量也超過3成或接近一半。
不過就像截圖裡棕櫚導師說的那樣:美國名校現在已經對部分特別熱門的國際比賽“免疫”了。
如果是學霸,輕鬆參加拿個獎無可厚非,但如果是普通一些的學生,則需要好好掂量下要不要一頭扎進去卷,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完全可以做更有價值、更有影響力的活動,最後錄取一樣不會差。
像是棕櫚,每年都有好幾個錄取到藤校&前10,卻沒有任何大獎和競賽的學生。
比如去年錄取到斯坦福的兩個學員都是隻有校內獎項,還有一個寫了AP Scholar;
再比如今年早申錄到哈佛的女孩,10年級加入棕櫚,經過兩年規劃,申請履歷是這樣的:GPA滿分、ACT35,參加了頂尖夏校SSP,連續兩年跟著美國大學教授產出非常出色的生物科研成果,發展了高中生線上科研平臺,在社交媒體平臺開通了書評賬號,積累不少粉絲……
看出來了嗎?
美本規劃這件事,不怕少做啥,
怕的是做的事沒踩到點子上!
導致最終申請時,成績、活動和文書內容割裂,招生官只看到一堆材料,但看不到做出這些成績的人到底是誰,看不到孩子成功的潛力!
那才是高中辛辛苦苦幾年,有苦說不出了。
那麼,新學期開始,如何根據個人優勢、特點等,把規劃做到點子上?
如何挑選競賽和夏校?如何結合個人興趣開展個性化活動?如何做好GPA管理?9-11年級分別有哪些一定要做的事?
棕櫚一直以來堅持不僅要把道理講清楚,更要提供能落到實處的建議。
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了口碑超好、輔導學生90%都能進入到全美前30名校的棕櫚首席明星導師Ruqi,在北京時間2月14日週五上午9點,帶來9-11年級的升學“必聽課”!
想成功爬藤,進美本前30
9-11年級新學期如何“佈局”?
如果你正處於9-11年級,苦惱於如何從GPA管理/選課/競賽/夏校/活動等方面,更好的為新學期做準備,一定不要錯過這場剛需的線上講座!
掃碼新增Leah學姐,
回覆“開學季”即可報名

主講內容 
北京時間2月14日週五上午9點
藤校&Top 30的選課和GPA指南
1,AP/IB體系差異及選課要點;
2,瞭解美國大學對高中選課的硬要求;
3,高中選課核心問題解答:
  • 課程難度與GPA的平衡
  • 選課與未來專業的一致性
  • 校內GPA的過程性管理
競賽VS夏校VS個性化活動安排
1,9-11不同年級新學期To do list;
2,2025高含金量競賽推薦和價效比揭秘
3,哪類夏校具有含金量?如何甄別?
4,如何開展能凸顯區分度的個性化專案?
主講導師 
主講人詳細介紹請點選閱讀:

Ruqi老師

報名方式 
北京時間
2月14日週五上午9點
掃碼新增Leah學姐,
回覆“開學季”即可報名進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