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Refill
歡迎回到本週的i-refill!
人工智慧時代,人類好奇心可以和人工智慧好奇心相結合,高效產生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全文共2170字
閱讀時間約2min

好奇心一直是人類取得巨大成功背後的推動力。這種與生俱來的求知慾促使我們質疑現狀、探索未知,從而取得了一些最偉大的成就,並影響了人類歷史的程序。
在人工智慧迅速改變生活的今天,我們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類的好奇心。但是,大多數支援人類好奇心的論點實際上都是在試圖讓我們相信,人工智慧不會超越人類。例如:
“人工智慧需要人類的指導,這樣才能確保其能力用於有價值的挑戰。”
“要以有意義的方式解釋人工智慧的輸出,並將其應用於現實世界的情況,這需要人類的好奇心。”
“我們需要人類的好奇心來設想如何繼續拓展人工智慧的領域。”
所有這些論點都是值得商榷的。事實上,人工智慧可能根本不需要人類的好奇心。但是,在人工智慧時代,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好奇心,這其中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它們源於人類和人工智慧好奇心之間的根本差異。
01 發現的雙重引擎
為了理解人類和人工智慧好奇心的不同作用,透過一個比較框架來研究它們的獨特特徵是很有幫助的。這個框架著眼於好奇心的三個關鍵方面:處理、視角和目的,並研究人類和人工智慧在這些方面有何不同。

得益於更直觀的資訊處理方式,人類能夠透過非顯而易見的聯絡獲得偶然的發現。
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就是憑藉這種直覺處理方式,注意到裝有葡萄球菌的培養皿受到黴菌生長的抑制,從而在 1928 年發現了青黴素,並開發出抗生素。
相比之下,人工智慧的好奇心是計算性質的,擅長高效處理大量資訊,揭示隱藏的模式和相關性。這就是為什麼人工智慧是藥物發現的強大工具。
DeepMind 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 AlphaFold 透過準確預測蛋白質結構,使科學家能夠在創紀錄的時間內設計出藥物,從而徹底改變了藥物發現。
人類好奇心的主觀性使我們能夠把握現實世界中的細微差別,考慮多種觀點和道德影響,並在探索想法時融入豐富的、感同身受的因素。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的好奇心是從所謂的客觀和基於事實的立場出發的。這種 “中立 ”的視角有助於減少人類的偏見,但也可能導致不人道的解決方案。
考慮到人類活動目前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負責解決氣候危機的人工智慧可能會提出消除人類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你看,問題解決了。
最後,人類內在的探索動力可以驅使我們去追尋一些問題和想法,這些問題和想法可能不會立即得到實際應用,但卻能帶來突破性的發現和創新。
1965 年,阿諾·彭齊亞斯(Arno Penzias)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就是一個為了好奇而進行探索,從而產生突破性發現的例子。
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使用射電望遠鏡研究來自太空的訊號時,遇到了一種他們無法解釋的持續背景噪聲。這種噪音原來是宇宙大爆炸的殘留物。
人工智慧的好奇心更傾向於獲得切實的成果。IBM 的Project Debater AI旨在參與競爭性辯論,而不是真正探索所討論主題的細微差別。OpenAI 的 DALL-E 模型被訓練成根據文字描述生成影像,其目的是建立準確的表述,而不是探索創作過程本身。
人工智慧的好奇心是有條不紊的、冷漠的、以結果為導向的。這使它非常高效。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類的好奇心,一種能帶來意外發現、同理心和無限創造力的好奇心。幸運的是,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好奇心並不相互排斥。
02 複合的好奇心
透過將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好奇心結合起來,我們可以利用其獨特優勢來增強我們的創造潛力。人類好奇心的直覺特性可以與人工智慧好奇心的計算能力相結合,從而加速發現並推動創新。
研究人員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工具高效處理海量資料,並識別隱藏的模式,同時運用人類的直覺探索意想不到的聯絡,從而提出新的假設。
在這種合作方式中,人工智慧的公正方法可以幫助減少人類的偏見,而研究人員的個人經歷和道德考慮則可以為轉化人工智慧生成的結果提供重要的背景。
雖然人工智慧可以加速新藥的發現,但正是人類的好奇心讓我們認識到了迷幻療法中設定和背景的重要性。迷幻體驗所處的環境能夠深刻影響其治療效果,這是一種獨特的人類洞察力,源於我們的移情、情境化和從主觀體驗中獲得意義的能力。
在建築領域,人工智慧的計算能力可以高效地搜尋廣闊的設計空間,針對特定的限制條件找出最佳的材料、結構和佈局。這可以使建築更節能、更具成本效益和更有彈性。
然而,你需要人類的好奇心來設想如何將這些設計變為現實,使其不僅具有功能性,還具有美觀性和文化相關性,例如創造一種社群感或反映居住者的獨特身份。
歸根結底,我們對大腦如何產生想法,以及人類認知和人工認知的根本區別知之甚少。鑑於我們在認知方面還有很多未知,把好奇心交給人工智慧還為時過早。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在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好奇心之間創造強大的協同效應,以解決複雜的問題,並創造出既人性化又技術先進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建立平臺,支援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的合作。這包括開發增強而非取代人類好奇心的人工智慧系統,讓知識工作者能夠輕鬆地將人工智慧融入自己的工作流程。
這還意味著要投資教育和設計環境,透過在學校、家庭和工作場所進行內在的智力探索來培養人類的好奇心。
在人工智慧時代,人類好奇心的未來不是零和遊戲。這是一個創造良性迴圈的機會,在這個迴圈中,人類和人工智慧的好奇心的獨特優勢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這可以是一段通往共同目的地的旅程。
譯者:Teresa
來源:神譯局
本文轉載自36氪神譯局編譯,觀點不代表IDG資本立場
這些文章也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