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西弗評論
1
我們看看兩篇關於美國“頂層精英”的新聞報道:
第一則報道來自《紐約時報》
2023年12月,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中描述了2015年,埃隆馬斯克和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之間的一段對話。
隨著深夜寒意漸起,討論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熱絡,30多名參加派對的人聚攏在一旁聽他們談話。十多年來,佩奇的聲帶一直受到一種不尋常的疾病困擾,他低聲描述了自己對數字烏托邦的願景。他說,人類最終將與人工智慧機器融合。總有一天,將會出現多種智慧爭奪資源的情景,強者生存。
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馬斯克說,我們就完蛋了。機器將毀滅人類。
佩奇堅稱他的烏托邦是值得去爭取的。最後,他稱馬斯克為“物種主義者”,是那種偏袒人類而不是未來數字生命形式的人。
馬斯克後來說,那句“物種主義者”的侮辱成了“最後一根稻草”。派對結束後不久,馬斯克和佩奇就不再來往了。
佩奇認為,馬斯克偏袒人類。普通人會覺得,身為一個人類,“偏袒人類”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嗎?然而,那個圈子裡的人,包括“偏袒人類”的馬斯克,都認為“被稱為偏袒人類”是一種侮辱。從兩人的對話可以看出,佩奇認為,如果未來的數字生命形式比人類更優越,機器毀滅人類完全可以接受。馬斯克這樣無法接受機器毀滅人類的,是“物種主義者”。
谷歌這家公司被很多人認為是企業道德典範。谷歌曾經的座右銘,Don't be evil也被人稱讚。但是,什麼才是evil呢?誰給是否evil下判斷呢?谷歌自己嗎?
毫無疑問,人類不是完美的,也有evil的一面。人類殺死的人,比任何一個物種都多。谷歌的創始人佩奇認為,人類是不需要被偏袒的。那麼,如果人類比機器智慧更加evil,是否按照谷歌的座右銘,在機器智慧和人類之間就應該選擇機器智慧?
在中國的某些精英圈子裡,說一個人“愛國”,等同於侮辱人。在美國的某些精英圈子裡,說一個人“偏袒人類”,也被看成是侮辱人。這一點看,美國某些精英確實走在中國前面。中國的一部分精英,只是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美國的一部分精英,已經認為自己不是人了。
紐約時報那篇文章,後面寫了OpenAI的歷史,馬斯克和斷交後,支援奧特曼成立OpenAI。隨後兩人翻臉。2023年底,董事會成員試圖逼走奧特曼,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無法再相信他能打造出造福人類的人工智慧。最終奧特曼在鬥爭中獲勝。對OpenAI的相關方來說,賺錢比造福人類顯然更重要。
OpenAI開發出的產品,是造福人類,還是損害人類,無人知曉。
不過,AI造福還是毀滅人類,佩奇這樣的頂層精英並不在意,他不偏袒人類。從這一點,我對馬斯克還是頗有好感的,至少他還認為自己是人,對人類有感情,會偏袒人類。
2
第二則報道來自英國的《衛報》:
好萊塢的末日片裡面,有時能看到這樣的情節。億萬富豪建造了豪華的地堡,在“末日”時保護自己的安全。他們帶著家人和全副武裝的保鏢,從豪宅逃到地堡裡。當地堡的門關閉時,富豪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安全了。
其實,地堡大門關閉時,危險才剛剛開始。真實世界的富豪,在末日環境中,最發愁的不是要建造一個絕對安全的地堡,也不是打造一支私家軍隊。他們有錢,建造一百個都沒問題,他們也有能力僱傭一支私軍。他們發愁的是:在我的錢變得一文不值之後,我如何控制我的保鏢?當地堡大門關閉與世隔絕時,當他們的錢不再值錢,金錢不再意味著權力時,為啥手裡有槍,掌握武力的保鏢們還要服從富豪的命令,保衛富豪的安全呢?
如果你是一名退役特種軍人,帶領保鏢團隊。團隊的小弟都很服你。你和富豪一家在一個地下避難所裡,即使在避難所裡,富豪仍然帶著廚師和傭人,居住舒適愜意。地堡裡甚至還有游泳池。而你和你的保鏢團隊卻要擠在小房間的上下鋪裡。你擁有地堡最強的武力,為什麼還要遵守已經逝去的舊時代的等級秩序呢?

現實生活中的億萬富豪顯然考慮了這個問題。在《衛報》的一篇報道中,作家Douglas Rushkoff 描述了他和五位億萬富豪之間的交流:
一位CEO問道:“末日來臨後,我如何保持對我的安全部隊的權威?”…… 他們知道他們需要武裝警衛保護他們的院落免受襲擊者和憤怒暴徒的侵害。其中一名富豪已經僱傭了十幾名前海豹突擊隊員保護他。但是,一旦他的貨幣變得一文不值,他將如何支付警衛的薪水?如何阻止警衛最終選擇自己的領導者?他們考慮在食品供應上使用只有他們知道的特殊密碼鎖。或者讓警衛戴上某種爆炸項圈,以換取他們的生存。或者製造機器人來充當警衛和工人——如果這項技術能夠“及時”開發出來的話。
我試著和他們講道理….. 我解釋說,讓保鏢在未來表現出忠誠的方法就是現在就把他們當朋友一樣對待。不要只投資彈藥和爆炸項圈,還要投資人和關係。他們對這些東西翻了個白眼。
他們極其富有和享有特權,這讓他們一心想讓自己免受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大規模移民、全球流行病、本土恐慌和資源枯竭等現實危險的困擾。對他們來說,技術的未來只有一件事:逃離我們其他人。
而這些超級富豪最不放心的,就是普通人。他們的權力和財務是建立在社會規則和秩序的基礎上。他們的財富相當於數百萬甚至數千萬普通人。但一旦社會秩序崩潰,他們擁有的武力,可能連一個普通人都不如。現在他們僱傭的保鏢,保護他們的武力,社會秩序崩潰後根本不可靠。
如果沒有秩序,人的地位將由個人武力決定。動物群落中的領導者,都是最強壯的那一個。人類社會不同,權力、財富都和個人武力無關。權力財富是建立在秩序和規則的基礎上。維護規則和秩序需要人,需要擁有武力,同時認可秩序的普通人。
然而,普通人會有自己的思想,不可靠。誰更可靠?AI和機器人。
劉慈欣的小說《贍養人類》中描述了一個極度貧富分化的社會,一個終產者和數以十億計算的無產者。這個社會秩序是靠AI和機器人,基於私有財產神聖而不可侵犯這一原則而維持的。
美國的富豪對AI如此熱衷,也許因為他們認為,如果AI和機器人技術發展起來,他們就可以像劉慈欣小說中的“終產者”一樣,不依靠普通人的武力維護秩序。那時,AI和機器人保護下的他們,就真正安全了。
3
很多人都憧憬AI取代人之後的世界,世界的絕大多數人都不需要工作了,政府給每個人發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把人民都養起來。AI和機器人替大家工作,大家就可以自由自在,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但有沒有人想過,那些擁有AI,給AI制定規則的人,為什麼要給窮人發全民基本收入呢?現在,精英需要普通人為其工作,需要普通人的武力維持社會秩序,如果這一切都可以用AI和機器人代替,精英為什麼還需要普通人呢?
同情,關鍵在於一個同字。如果頂層精英認為自己已經不屬於人類,偏袒人類,就是“物種主義者”,那麼又怎麼能指望他們會同情窮人?會願意給窮人發放UB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