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留學申請+v:xinquanedu,評估美國名校上岸機率。)
一些大學的留學生因擔心自己的身份安全,開始刪除曾在網上公開支援親巴勒斯坦抗議者的姓名。此舉被視為對唐納德·川普總統承諾驅逐“哈馬斯支持者”留學生的回應。
川普總統於1月30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取消所有曾公開表達支援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的留學生簽證。

對此,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學生報紙《The Exponent》編輯委員會在文章中宣佈,將刪除自 2023 年 10 月 7 日以來刊登的所有涉及親巴勒斯坦學生的姓名、照片及相關資訊。

報社發表宣告稱,這一舉措旨在保護親巴勒斯坦學生的身份,並重申他們“拒絕成為侵犯普渡大學數百名學生《第一修正案》權利的同謀”。
宣告中還指出:“在未來的報道中,《The Exponent》將不再發布類似的資訊或圖片,無論是線上版本還是印刷版,除非對這種言論自由的打壓被推翻。”該宣告由匿名編輯團隊撰寫。

普渡大學是一所位於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以其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優勢而聞名。該校的學生報紙《The Exponent》目前由主編Seth Nelson領導,他在個人資料中提到其報道方向主要聚焦貧困、無家可歸以及毒癮等社會問題。(美國留學申請+v:xinquanedu,評估美國名校上岸機率。)
川普總統的行政命令專門針對在美外國人群體,特別是留學生,尤其是那些在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遭襲後參與示威並涉嫌違法的人。川普明確表示,他已經指示司法部採取“嚴厲措施”打擊恐怖主義威脅、縱火、破壞公物以及針對美國猶太人的暴力行為。他進一步警告:“所有參與支援聖戰抗議的外籍人士,我們已經警告過你們……我們會找到你們,並將你們驅逐出境。”
此外,川普還承諾將迅速取消所有大學校園內支援哈馬斯的學生簽證,並稱這些校園已經充斥著極端主義。這一行政命令是川普重新上任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之一,旨在兌現其競選承諾。
據報道,其中一名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華人留學生劉某某(Liu Lijun)也可能受到影響,成為首批被撤銷簽證的學生之一。據稱,她曾在校園內號召集會支援哈馬斯,目前已被拘捕,面臨被遣返的風險。

過去一年,許多大學,特別是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成為親巴勒斯坦抗議的核心地帶。抗議者要求校方斷絕與以色列的財政聯絡,並呼籲美國終止對以色列的軍事支援。



川普最新簽署的行政令要求各政府機構和部門負責人在60天內向白宮提交針對反猶主義威脅的應對建議。這一舉措旨在加強對猶太社群的保護,並強化國內對反猶主義行為的打擊。
與此同時,本週川普在白宮接見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這是他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接待的首位外國領導人。這次會晤突顯了川普政府與以色列之間的緊密關係,尤其在當前全球反猶主義威脅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兩國領導人討論瞭如何應對這一問題以及加強雙方合作的措施。

在會談期間,川普公開表示他計劃“接管加沙”,並將這片處於戰亂中的巴勒斯坦領土轉變為“中東的裡維埃拉”,意圖藉此帶動該地區的重建和發展,仿效地中海地區的旅遊勝地。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正在積極推動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停火協議,並敦促雙方展開更具挑戰性的第二階段談判,旨在實現全面的戰爭結束。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局勢仍然複雜且難以預測。
川普簽署的這項行政令,是他在反猶主義問題上採取的第二項政策措施,旨在加大對猶太社群的保護力度,並強化國內打擊反猶主義的措施。這一政策是他在重新上任後的系列舉措之一,體現了他對國內外安全問題的重視。(美國留學申請+v:xinquanedu,評估美國名校上岸機率。)

早在2019年,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就簽署了行政命令,指示聯邦官員擴大《民權法案》的適用範圍,將“基於反猶主義的歧視”納入其中。這項命令明確規定,任何接受聯邦資助的機構不得容忍反猶太主義行為。此舉旨在透過政府資金的槓桿作用,確保更多機構採取措施打擊歧視和仇恨言論。
在2023年,大學校園內爆發了廣泛的抗議活動,支援巴勒斯坦的示威者與反對以色列的情緒激增。一些共和黨人試圖藉助川普的這一行政命令,削減那些支援抗議活動的大學的聯邦資助。許多共和黨領導人聲稱,這些抗議活動展示了精英大學的自由派偏見,他們認為大學校園成為了反猶主義言論的溫床。
2024年大選期間,反猶主義和言論自由成了爭議的焦點。共和黨加強了對大學和學術界的批評,認為部分大學未能有效制止校園內的反猶主義言論,甚至威脅要削減研究經費以及其他形式的政府資助。一些眾議院委員會也開始調查大學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併發布報告呼籲加強對反猶主義的管控。
儘管以色列和哈馬斯的停火協議已達成,大學抗議活動相對減少,但圍繞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和政府監管的爭議依然持續。政府對大學的干預措施與學術獨立性之間的衝突,仍然是當前政治和社會討論的熱點之一。
剛剛,馬薩諸塞州的一名聯邦法官宣佈,將美國政府僱員選擇接受“買斷”提議的最後期限推遲至下週一。原本,約有兩百萬聯邦僱員需要在今晚午夜之前決定是否簽署協議。
目前,已有超過4萬名聯邦僱員已經簽署了協議。據悉,川普政府提出的聯邦買斷條件相當優厚,尤其是對於那些選擇不接受買斷的人,他們可能面臨被解僱的風險,這可能是許多僱員決定儘早簽署協議的原因之一。然而,儘管條件誘人,代表80萬聯邦工作人員的工會和其他團體依然對這一政策提起了訴訟,認為這一措施對僱員不公平,尤其是在解僱威脅的背景下,可能會對僱員產生不利影響。
此案件在美國政府和勞工關係方面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川普政府推行的“買斷”計劃和僱員權益之間的衝突上。這一法律程序可能會對未來政府與工會之間的談判產生深遠影響。(美國留學申請+v:xinquanedu,評估美國名校上岸機率。)

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及其DOGE團隊計劃部署一項全新且未經測試的工具,旨在削減政府開支,並精簡“懶惰”的聯邦工作人員。這項計劃的核心是利用人工智慧(AI)升級政府系統,最佳化運營效率,並可能取代部分現有職位。
根據美國總務管理局(GSA)聯邦採購服務負責人喬什·格倫鮑姆(Josh Gruenbaum)的透露,馬斯克的團隊正在考慮在多個領域引入人工智慧,包括最佳化人員配置、減少冗餘業務職能及相關崗位。格倫鮑姆暗示,這意味著人工智慧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還可能直接替代一些政府職位,從而減少政府僱員的數量。
除了人工智慧的引入,川普政府的DOGE團隊還提出了優厚的“買斷”方案,計劃裁減5%至10%的聯邦僱員。這一提議旨在透過提供吸引力的財務激勵,鼓勵一些聯邦僱員主動離職,從而為政府節省開支。
此舉引發了廣泛爭議。支持者認為,這將有助於提升政府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而反對者則認為,這可能會導致大規模的失業,尤其是對中低層政府工作人員的衝擊。此外,這一計劃的成功與否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在人工智慧應用方面尚缺乏成熟經驗的背景下。

白宮官員週四證實,在“買斷”方案的最後期限臨近之前,已有超過40,000名聯邦工作人員選擇接受這一提議。此舉是川普政府與馬斯克的DOGE團隊聯合推行的一項計劃,旨在削減政府開支並精簡聯邦僱員。
報道稱,前特斯拉工程師、現任美國總務管理局(GSA)官員托馬斯·謝德(Thomas Shedd)於週一召開會議,詳細介紹了政府如何實施人工智慧(AI)技術以提升政府效率。謝德表示,這項任務充滿挑戰,但他堅信“只有我們的內部團隊才能完成”,強調無法將任務外包給第三方公司。
根據謝德的透露,人工智慧將被用於最佳化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在個人資訊識別和防範欺詐行為方面。他警告稱,未來的形勢將會變得更加緊張,政府必須加快推進這一變革。
與此同時,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猛烈抨擊“假新聞媒體”,指責他們釋出有利於民主黨的報道,並指責媒體誤導公眾,宣揚“沒有人投票給馬斯克”的言論,目的是讓政府繼續為民主黨提供資金支援。他表示,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醜聞”,並暗示民主黨在這一過程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川普還在週一對馬斯克的計劃表示支援,稱其“提出了非常好的想法”,並向美國公眾保證,他將密切關注馬斯克團隊的行動。這一系列舉措表明,川普政府希望透過技術創新和人員最佳化來削減政府開支,並改善政府職能執行效率,同時對媒體和政治對手展開激烈反擊。

川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表示,“埃隆不會,也不能在未經我們批准的情況下做任何事情”,進一步強調了政府對馬斯克計劃的控制權。副總統J.D.萬斯也為馬斯克辯護,駁斥民主黨關於“沒人投票給馬斯克”的說法,指出美國人民投票支援川普,而川普曾承諾將透過馬斯克的計劃來整頓政府的浪費開支。
然而,政府僱員在與托馬斯·謝德的會談中提出了對馬斯克計劃的合法性問題。根據《1974年隱私法》,社會保障等部門的個人資訊檔案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不得與其他系統共享,這引發了對資料隱私的廣泛關注。謝德和其他政府官員面臨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合規性問題的挑戰。
與此同時,民主黨人對馬斯克的DOGE計劃持續提出反對意見,批評這一計劃可能破壞聯邦機構的運作和效率,質疑其能否在不損害資料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推行。民主黨成員認為,這種大規模的人員裁減和技術介入可能會加劇政府內部的不穩定,並對聯邦政府的基礎服務產生負面影響。
這一系列爭議表明,儘管馬斯克和川普團隊力圖透過技術改革最佳化政府職能,但關於隱私保護、政府效率和政治立場的衝突仍在不斷升溫。

“沒有人選舉埃隆·馬斯克擔任任何職務!”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週二在與聯邦僱員及抗議者的集會上極其憤怒表示。



不過馬斯克也很快對此做出回應,昨天(2月5日)更新了自己的X簡歷,公佈了自己在政府部門的新頭銜–“白宮技術支援”,最新舉動向批評者發出了一個直截了當的資訊。


馬斯克正加大對政府機構的滲透力度,他的團隊於週三獲准接觸醫療保險(Medicare)和醫療補助(Medicaid)支付系統,這一舉措可能會引發關於資料隱私和改革效率的廣泛討論。此外,馬斯克還在X(前推特)平臺上發起投票,詢問公眾是否支援審計國稅局(IRS),這暗示他可能在未來對該機構展開調查或審計,進一步推動他對政府系統的改造。
川普持續公開支援馬斯克的舉措,並已正式任命他為政府特聘員工,給予他在改革過程中的更大權力。這一任命意味著馬斯克將在政府層面獲得更高的影響力和決策許可權,有可能進一步加速聯邦政府的改革程序。
不過,這一系列舉措也引發了大量爭議,尤其是在資料安全、隱私保護以及政府效率方面。民主黨及一些保守派人士擔心,馬斯克的改革計劃可能帶來過度集中的權力,進而影響政府的正常運作和民眾信任。

此外,馬斯克決定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這一舉措引發外界進一步關注,特別是該機構所資助的多個媒體渠道及相關組織的財政來源,包括政府支付的訂閱費和其他專案資金。

華人常說:“動了別人的蛋糕。” 而馬斯克這次動的,不僅僅是一塊蛋糕,而是整個聯邦政府的盤子。從裁員、削減政府預算,到引入人工智慧取代部分行政職能,再到介入醫療和稅務體系,馬斯克的影響力已經從科技界蔓延至政府核心運作。每一步都在挑戰聯邦機構的傳統模式,也在撼動無數公務員的飯碗。
他的改革計劃包括讓人工智慧進入公共服務領域,最佳化政府運作、減少冗餘職能。無論是社會保障體系,還是稅務部門,馬斯克團隊都在尋找透過科技手段提高效率的機會。這種對公共服務機構的深度介入,尤其是在沒有完全透明的情況下,招致了民主黨和部分公職人員的強烈反對。尤其是馬斯克透過自家公司團隊參與到政府核心事務的推進方式,進一步加深了外界對其可能對政府資源過度控制的憂慮。
馬斯克的做法顯然不滿足於單純的商業成功,而是在推動著他對國家機器的重構。從某種角度看,他試圖透過這場變革,打破傳統官僚體制的框架,帶來更加高效、現代化的公共服務。而他的挑戰不僅僅是針對政府效率,更是在撼動長期以來在美國政治體系中深耕的利益集團。
宣告:
1. 本公眾號所釋出內容,凡未註明“原創”等字樣的均來源於網路善意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除本平臺獨家和原創,其他內容非本平臺立場;
3.如千辛萬苦未找到原作者或原始出處,請理解並聯系我們;
4.文中部分圖片源於網路。
▼▼▼
如何獲得美國資深留學規劃名師的指導 ?
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絡美國留學專家!
獲取一對一諮詢哦!

▼▼▼
最近爆火的
MBTI職業性格測試
你想測一測嗎?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預約測試!

▼▼▼
美國留學更多精彩內容
戳下面的圖片檢視熱門文章哦!
▼▼▼

美國教育風向又變了!斯坦福、MIT、哈佛紛紛表態:必須提交這項成績!

【重磅】8月Common App網申正式啟航!哈佛大學官方指南來襲!

重磅! AP成績取消後續來了! 28門AP科目將採用機考模式,作弊成為過去式!

2024年美國名校畢業生最賺錢和最不賺錢的Top10專業!
想知道自己的成績
能夠申請到什麼樣的美國大學?
掃描下方二維碼預約免費的留學評估!



▲點選標題下方藍色小字關注“美國留學申請”微信公眾號,新鮮的留學資訊,有趣的留學故事,實用的留學乾貨,海外趣聞(●′ω`●) !
▲全天專家線上,不管什麼留學問題都可以直接在公眾號【對話方塊】輸入提問!
▲戳閱讀原文獲得一次免費的留學評估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