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40歲+媽媽熬夜為她哭了一整晚

我是七七,前美股上市公司市場總監,深耕母嬰行業12年了,努力工作的同時和13歲的兒子“糖球”鬥智鬥勇。育兒和教育的路上,咱們一起切磋吧~
也是沒誰了!40多歲的人了,半夜看韓劇把我的好大兒給哭醒了……
和其他的高開低走的韓劇不同,開局9.4分,收官後一度飈到了9.6的高分,也是10年來首部豆瓣評分超9.5分的韓劇。
有網友說:“韓國人最該申遺的就是電影和電視劇”。
雖然名字看起來有點俗套,它真正的精華是“三代女性堅定託舉”,也是40多年來,少有的讓女性主義貫穿整體的韓劇作品。
帶我入坑的臺詞
也代表著三代女性被時代碾碎的命運
這部劇的劇名原本是濟州島方言“辛苦了”(폭싹 속았수다)—— 將女性生命力的韌勁從不同剖面詮釋後,這句話是全東亞女兒都沒對母親說出口的那句話。
以下的內容涉及劇透噢
分享給已經看過或者沒時間看劇的姐妹們~
01
 第一代  外婆光禮
“走出去,別當海女!”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外婆的職業是個 “生而為牛都比濟州島的女人強” 的【海女】
他們要生兒育女、照顧家庭,還要徒手潛入海底,靠捕撈扇貝、鮑魚等海鮮維持家用。
在面對丈夫早逝、二婚老公吃軟飯,還有2個孩子要養活的情況下,為了多賺些錢,光禮總是閉氣時間最久、最後一個浮出水面的海女。
在講述海女的紀錄片中有提到:
“那些被大海吞噬死去的海女,
她的漁網裡一定裝著最多的魚。”
光禮知道改嫁女人的孩子,在新的家庭中一定會成為“傭人”,在叔叔家就還可以擁有繼續上學的機會。
直到她知道叔叔家6口人,但每次只買5條黃魚….
直到她讀完了愛純在學校寫的詩歌….
– 看劇時,我和光禮一模一樣的表情 –
這個不好惹的媽媽,在夜裡提著兩串長長的黃魚,掀翻了叔叔家的桌子,親自接回了愛純。
也是這樣一個嘴硬又倔強的媽媽,只為借一條珍珠項鍊,卻把自己真的當做 “牛馬” 給別人耕地,換上結婚時婆婆買給她唯一的洋裝,委曲求全地帶著禮物,侷促地去討好那個“勢利眼”的老師:
只因為第一名的爸爸給全班送了麵包,愛純的詩作就只能第二、明明在競選票數更多,也只能做副班長。
– 她在給愛純撐腰 –
轉頭就跟女兒說,“我找老師大鬧了一場”。並且鼓勵女兒:“我是歹命人,但你不是。不要退而求其次!”
光禮那麼拼,就是為了不讓女兒不用下到“嚇死人的海里”,但長時間的憋氣淺水導致海女通常患有嚴重的職業病,光禮也是在29歲這一年,得了無法醫治的肺病。
– 臨終前的告別 –
對這個10歲大的女兒,光禮臨終前只有2個願望:不要當繼父家的傭人、要是能像老師一樣坐在桌子前面寫寫東西就好了。
真正觸動我的,是光禮知道,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無論如何都會嚐遍生活的苦,跟她講述如何掙脫黑暗的那段話:
 光禮對女兒的託舉 
 是藏在精神世界裡的覺醒 
02
 第二代  母親愛純
我不想讓她成為收拾桌子的人
而是要讓她成為可以掀桌子的人
女兒愛純的 “文學少女夢” 止步於她的17歲。
繼父對她如果照顧2個弟弟妹妹長大就送她上大學的承諾還是反悔了。叔叔也只想送她進廠打工給家裡賺錢。
這個賣菜都不好意思露臉的少女還是把自己人生困在了廚房,甚至因為生不出來兒子被羞辱。就算是別人送來的兒童三輪車,婆家扔掉,也不讓女兒騎。
1970年代,東亞很多國家的女性都生活在被規訓的背景下,能夠有這樣清醒意識的人不多,這是母親光禮留給愛純最寶貴的財富。
當婆家的做法觸及了愛純的底線:送大女兒金明去學習淺水,當海女時,她像當年的母親一樣憤怒,掀翻了祭祀的供桌。
 在那個封閉又落後的時代 
 愛純對抗的是整個父權體系 
幸運的是,她有一個無條件支援她的“掀桌後善後者” ——老公梁寬植,那個青梅竹馬,在菜市場上幫愛純賣菜,讓她安心讀書的“第一先生”。
母親光禮給愛純心中的植入火種從未熄滅,她要女兒金明過上不一樣的人生。
他們搬出祖宅,自立門戶,在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是愛純奶奶出錢給他們買了一條船。
即使愛純讀過書,但她還是下意識地拉住準備上船的女兒…..因為“女人上船不吉利”。
對愛純自己來說她邁不出那一步,害怕家庭 “不吉利 ”,但是對女兒,她卻不肯施加一點禁錮。
毫無疑問,金明才是被上天眷顧的那個,從童年擁有三輪車開始,走上了漁船、走出了濟州島,甚至踏上了出國的留學之路。
囿於廚房與愛大半生的愛純,大學夢、文學夢、離島夢、在老年之前都未實現。
原來能推動人生向前進的不是任何物質,而是一份信念:“別下水,潛水都別學”,這是外婆光禮曾對愛純的堅持,也兩代女性拼命阻攔不讓自己的命運在女兒身上重覆的告誡。
– 金明的大學入學儀式 –
03
 第三代  女兒金明
“我和男人一樣有能力
我還想要當總裁”
在媽媽愛純的保護下,金明終於不必再做收拾桌子的人。
在女兒和男友雙方父母初次見面時
被未來婆婆苛責“不會盛湯”
沒有一朵小花是憑空綻放的,金明聰明、勇敢、善良……但在很長時間內,她都無法和自己的人生自洽:
三代人的貧寒託舉出的首爾高材生,進入社會後才發現自己以為的巔峰,不過只是小小一隅,人生的考卷不是隻靠分數就能作答。
“金明”們重新融入社會的過程,是帶著母親賣房供她留學的愛和重負,在不甘、無奈、自我成長中,打碎自我和重建中完成的。
– 在30多歲時,成功成為CEO的金明 –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我們常常是用上一代的傷痕,來塑造自己的人生。” 
金明的存在對我們來說更像是一面鏡子,是無數個像你我一樣的“小鎮做題家”,衝破代際傳承的枷鎖需要勇氣、覺察和時間。
願我們都能有勇氣面對鏡中的自己,在熱烈又明亮的未來中,看到更廣闊的天空。
– 最後送給姐妹們共勉 –
這部劇的英文名是
《When Life Gives You Tangerines(柑橘)》
恰好濟州島盛產柑橘
當生活給了你一個苦橘子
你也要把這個苦橘子做成甜甜的橘子醬
最後泡成一杯溫暖的橘子茶

📕你可能還喜歡讀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的招人標準,給了中國家長當頭一棒
·女到中年,越來越多的人好像都患上了同一種病
·18萬年薪主婦VS網際網路總監:誰在羨慕誰的人生?
·百度副總裁13歲女兒“開盒”孕婦事件:“坑爹”是一把迴旋鏢
·李小璐女兒自曝被同學孤立……當孩子被同學欺負時,95%的家長的解決方式是錯的
·孩子總是心軟不會拒絕別人?我告訴了他一個很絕的回應方式!
·發現10歲女兒書包裡的'霸道總裁文',學霸媽媽的回應堪稱“教科書”
·請家長趁早告訴孩子這5句話,關鍵時刻真能救命!貴州6歲男童失蹤,最後被曝死在“大奶奶”手上……
·你家娃是“哪吒型”還是“敖丙型”?看完《哪吒2》,我突然理解了家裡那個不聽話的小孩……
原創不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多多點贊、在看、轉發支援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