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幹到五分之一,大疆這回真踢到鐵板了?

家人們,我又又又孤陋寡聞了。。。
前兩天斯斯在抖音上買了個東西,我以為她衝動消費,結果買回來之後愛不釋手,我一看這玩意兒。。。這啥??
開啟一研究,居然是個無線麥,她一個過去拍影片,從來不主動用無線麥的人,都開始用這個了。
有朋友不知道這玩意幹啥的,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
簡單來說,無線麥就是在拍影片時,提升聲音質感用的(90%的情況是人聲)
尤其是在戶外、嘈雜場所、餐廳,你需要收錄人聲時,有沒有無線麥,清晰度差很大。
在戶外或者餐廳酒吧拍過影片的人,都知道我在說啥:
你看到一個場面,一段發言特有趣,認認真真拍下來了,事後發現那段影片根本用不了。
因為畫面是好的,但收進來的聲音非常混亂:人聲,杯碗碰撞聲,還有餐廳的背景音樂,樓上裝修聲,影片根本沒法聽。
所以無線麥誕生了,先給大家簡單演示一下,用無線麥和不用無線麥的區別是啥樣兒的,推薦點選一下這幾段音訊。👇🏻
室內用無線麥:
室內不用無線麥:
室外用無線麥:
室外不用無線麥:
其實,無線麥這玩意兒,不是第一天發明的,不然你也見不到博主自媒體網紅一天到晚擱那兒逼逼了。
市面上這些博主,經常是人手一個無線麥克風,有的還人手三四個。
來源:@美食作家王剛
來源:雷軍訪談
我做影片也兩三年了,各種無線麥買過不少,這玩意兒一開始真不是人用的。
我最開始買的是歷史最悠久的羅德(Rode),他們家招牌,Wireless Go II。
我一開始拿到的羅德,長這個樣子,沒錯,三個都是!
對,兩個麥克風,卻有三個方塊子!
其中一個帶螢幕的方塊子,是發射器。這發射器是幹嘛的呢?
它有兩個作用,一個是遠端監控別在人身上的麥克風狀態,看看麥克風是否正常工作,剩餘電量如何?
另一個作用是,和拍攝裝置(比如手機)連線,讓遠方的麥克風,把聲音訊號即時傳輸到手機或者相機裡,保證聲音和畫面匹配上。
用幾次,就發現羅德的Wireless Go II有很多問題。
第一個,麥太大了。在包裡攜帶不方便,而且麥太沉了,戴在夏天的衣服上,把領子壓得死死的。
(羅德會壓住衣服領)
第二個問題,Logo太大。每一期內容都在給它打廣告,如果是商單,客戶會很介意,我出錢的影片憑啥讓你裝上了?有時候需用膠布把LOGO貼上,就很醜。
第三個問題,充電太麻煩了。
一個發射器,兩個麥,不僅三個方塊人均一條線,還有連線相機的線,延長麥的線……每次充電跟八爪魚似的,一大堆線 !

第四個問題,內錄很麻煩。內錄是指,把麥直接變成錄音筆,即使不連線拍攝裝置,也持續錄音。
羅德要內錄,需要在手機APP上進行模式切換,這意味著,如果接收器那頭的手機如果沒電了或者無法正常工作,這麥就沒法用了(而且這個APP在安卓很多商店都沒上)
這不是搞笑呢嗎?
很多時候要內錄就是因為手機沒電啊!!你還非得有電才能用??
因為羅德的Wireless Go II的充電,攜帶,連線都太麻煩,我用著用著就放棄,整套都掛閒魚了。
對於我這種小團隊來說,除非有一個人專門管理和操作這些裝置,否則根本不可能隨時開錄。
具備以上諸多問題,你猜這玩意多少錢?我當時結結實實花了2300多!!!!
這樣的產品,居然是前幾年最牛逼的無線麥了,現在想想,簡直匪夷所思。
後來,大疆推出了一個無線麥系列,叫Dji Mic,長這個樣子,相信大家都在影片裡見過,因為這一代麥克風幾乎席捲市場,成為博主標牌。
能席捲整個市場,主要因為,Dji不僅解決了傳統無線麥的很多痛點,價格還便宜了。
首先,Dji Mic比Wireless Go II小了,也輕了。佩戴體驗舒適多了,在鏡頭中沒那麼顯眼了,打廣告的問題解決了。
它用了類似於AIrPods“充電盒”的設計,只要給Dji Mic的充電盒充電就行,發射器和接收器不需要單獨拿出來充電,平時不需要帶一大堆線 !攜帶和充電便利度提升80%!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Dji Mic機身上自帶內錄按鍵,這樣在手機相機沒電時,可以直接用內錄,錄播客這種場景,尤其方便友好。
而且!當時,Dji Mic 1拖2 帶充電盒,價格一千六百多,比Wireless Go II便宜了大幾百!
所以,現在大部分博主都改用Dji Mic了,我自己過去一年多錄製播客,影片,用的也是Dji Mic。
當然,Dji Mic用了一年多,我也發現了它的缺點,算不上完美的產品,比如說。
1、雖然麥整體縮小了,但還是有些顯眼。尤其加了防風毛罩之後,會搶鏡,很多人也會選擇把Dji的LOGO貼上,影響畫面美觀度。
來源:B站@老蔣巨靠譜
2、整個充電盒加兩臺裝置,體積很大,重量很重。尤其是出差的時候,無論是背在包裡或者放在行李箱裡,負載都很重。

3、發射器太笨重了。需要外接一個配件(熱靴)才能連線裝置,但那個配件很難卡上,阻尼很大。

後來大疆出了Dji Mic2,造型更漂亮了,音質更好了,指示燈也換到側面了,甚至可以無線連Pocket3了!!!這一點太關鍵了!(畢竟現在博主人手一個Pocket3)
不過,我上面說的幾個問題(顯眼,笨重,體積大),還是沒解決。

(大疆也會壓住衣服領
直到Boya這個指尖麥的出現。
首先,麥極小;很不顯眼,拍攝的時候很不容易穿幫,不易吸引注意力。

哪怕反彆著,也不會壓住衣領。
(Boya佩戴效果)
其次,加上充電倉也非常輕便,三件套的大小和一套AirPods Pro差不多。

重量和Dji單支麥克風的重量差不多,揹著出差也不會沉得要死。
更重要的是,接收器自帶TypeC介面,可以直連手機或者Pocket3,根本不需要這配件那配件了。
對於用手機或者Pocket3錄製的,超級好用。

你問我音質咋樣?我最新一期影片已經用上了,你可以自己聽一下,
PS:你能看到無線麥別在哪兒嗎?👇🏻

當然,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價格。

比上一代主流產品,更輕便,你猜這個Boya mini,該賣多少錢?
答案是,
一個接收器配一個麥克風加一個充電盒,100多
一個接收器配兩個麥克風加一個充電盒,200多
直接給上一代幹懵了,這什麼匪夷所思的價效比??原來一兩千的東西,一刀砍到指甲蓋,這就是華強北的外溢爆發力?
這就是藍星第一製造業基地的嚇人之處?
當然,Boya Mini也有一些問題,我用了一個多月,最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它過於靈敏了,所以離嘴近時,容易噴麥。
需要控制好麥和嘴的距離,最好在領口偏下,第一顆釦子處佩戴,不要在領口處直接向著嘴,否則容易噴麥。
還有一個問題是,因為接收器是TypeC或Lightning介面,它不好直連相機,更適合我們這種手機/Pocket3拍攝人群。
音質的話,日常的短影片,播客,直播,完全夠用,續航官方說是6個小時,我用到現在(每次錄製在4個小時內),從來沒用完過,續航剛剛的。
總之,我強烈推薦,任何沒有用過無線麥的,影片創作者,尤其是新手,都可以試一下。
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買一個回家試試,不好用就退!能很大的提升你的聲音質感!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審閱:小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