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無人機的需求上,我身邊的朋友基本上分為兩類。
一類是較為專業的使用者,基本需要接一些拍攝的需求,它們希望無人機的專業性要足夠強,要更強的穩定性,要更高的畫質,要強的速度,甚至是更長的拍攝時間。當然他們完全不在意無人機的大小,畢竟都有一個專業的攝影箱,用來放置各種各樣的攝影器材。
另外一類將無人機理解為一種新潮的、科技的小玩意兒,他們通常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了無人機拍攝的各種風景,被各種風格的影片所感染:從地面到天空的視角打開了她們的Vlog創作思路,著迷於無人機追拍下主角們迎著大海、夕陽奔跑的vibe。他們對於無人機的專業性並不太關心,他們也想要這樣的畫面,希望自己可以一鍵式地把自己替換到影片主角,所以無人機的尺寸,可攜帶型就極為關鍵。
這幾年以來,大疆各條產品線似乎對於第二類人群的需求更為在意。因為這也是更為廣闊的增量市場。贏得了專業市場的認可的大疆,應付起普通人的需求來可謂是手拿把掐,一個個小型化的產品被設計出來。
大疆DJI Flip也是這樣的產品。它創新地採用了可摺疊的設計,並且輕於249克,這意味著你可以非常輕便地將它收進你的行囊,而且在大部分的地區可以安心飛行;在軟體上,無需遙控器也能掌上起飛,也加入了AI智慧跟拍和避障系統。

照例先上價格,DJI Flip將分3個版本發售:
DJI Flip普通遙控器版售價2788元。單塊電池,配備DJI RC-N3遙控器,搭配手機使用。另外,手機App也可直接操控。
DJI Flip 帶屏遙控器版售價3988元。單塊電池,配備DJI RC 2遙控器,自帶5.5英寸1080p螢幕。
DJI Flip 暢飛套裝(帶屏遙控器)售價4988元。配備DJI RC 2遙控器外,額外配備兩塊電池、充電官價、單肩包等配件。當然這也是我們比較推薦的套裝。
再列一下基礎配置和引數,方便檢視:
重量:249 克(符合 C0 類輕鬆飛行標準)影像感測器:1/1.3 英寸 CMOS,雙原生 ISO 融合鏡頭:24 mm 廣角;光圈 f/1.7;2.4 μm(四合一大畫素)最高錄影解析度:4K/100P專業色彩模式:10-bit D-Log M靜態照片:4800 萬畫素避障功能:支援三維紅外感測系統(3D Infrared Sensing System)智慧拍攝:自動跟隨、漸遠、環繞、沖天、聚焦、自定義風光攝影師模式:一鍵短片、全景拍攝、數字變焦續航時間:前飛 31 分鐘;懸停 28 分鐘支援裝置:搭配 DJI Mic 2、手機 App 控制(支援語音控制及美顏功能)
總體上看,在這個區間,配置還算比較紮實。我們也第一時間拿到了DJI Flip暢飛套裝進行體驗。
1
我願意把它裝在包裡
很多人在外出拍攝前會有一個一開始的“選擇困難”,尤其是我們這種家裡一堆拍攝裝置的人。當一個裝置“帶不帶都行”的念頭閃過時,那麼這個裝置其實已經不算你的主力核心裝置了,它可能在這次外出機會時候只能在家吃灰了。
過去,大塊頭的無人機為什麼受專業人士的喜愛,就是因為它的專業性和生產力屬性滿足了內容製作者的要求。但現在,小型化、可攜帶型會非常重要。這方面,DJI Flip是一款我願意攜帶出去的無人機。

尤其是DJI Flip暢飛套裝設計了一個不錯的收納包,你可以把所有需要的裝置裝在這個包裡。

開啟DJI Flip暢飛套裝(RC 2帶屏遙控器)的單肩包,就會獲得了DJI Flip飛行器、RC 2帶屏遙控器、三塊電池、一個充電管家、三對螺旋槳、一個雲臺保護鎖釦。
DJI Flip首次採用了可摺疊的機身,而且直接配備了全包圍槳葉保護罩。展開的方式非常簡單: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展開還是有順序的。先前向兩個槳葉,然後再展開後向兩個槳葉,這裡大疆做了一些設計,在收納的時候如果順序搞錯,不能完成摺疊,也不用特意去記。

過去,Mavic系列也擁有摺疊的設計,不過是將螺旋槳收納於機身兩側,而DJI Flip則是創新性地向底部彎折,摺疊後酷似“輪椅”。如果你將DJI Flip收納一次就立刻感受到這樣設計的好處——過去的彎折還需要考慮槳葉的方向和位置,避免彎折。有了向下的彎折設計,加上全包圍槳葉保護罩可以非常放心的直接塞到你的書包裡。


並且,它的整體的體積也非常親民,高度大概相當於一臺iPhone,而槳葉摺疊後的寬度大概來到了6cm左右,整體上還是非常小巧——如果你的口袋夠大,裝在外衣裡應該也不是什麼問題。

當然,還有它的機身材質,依然採用了大疆過去產品的類似材料和質感,強度不錯,你不會擔心它很脆弱——回到一開始提到的“選擇困難”,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都鞏固了你的心理防線,你會非常願意帶著它出去。

剩下的機身就基本採用了大疆比較成熟的設計了:前置了一個三維紅外(3D Infrared Sensing System)感測器,用來幫助DJI Flip進行避障;集成了下視的攝像頭;比較意外的是,機身除了配備了TF卡槽和電池開關機按鈕,還設計了一拍攝模式按鍵,當用戶不使用遙控器和手機的時,可以透過顯示屏和語音提示來確認目前飛機的拍攝模式。

1
優秀、趁手的軟體定義
這就要提到,DJI Flip針對這群目標使用者設計的一些軟體定義的功能——方便使用者們可以更快地完成拍攝。
比如,當我們展開任意一個後方槳葉的時候,DJI Flip可以實現快速自動開機。這裡也需要注意,在啟用機器後每次展開槳葉前,雲臺保護的矽膠套最好提前取下。
開啟槳葉即飛極大方便了拍攝的過程——這種感覺跟過去使用大疆的無人機也不太一樣,方便使用者快速地創作,你會更願意開啟它。
第一次連線DJI Flip時,仍然可以選擇連線智慧手機,或是你的DJI RC 2遙控器。

另外,DJI Flip最大的特點之一:掌上起降。這個也確實很方便,比如在海邊拍落日,你沒找到一個比較平坦的地面,又害怕細沙捲進槳葉,掌上起降就非常方便了。
實測下也非常簡單,手部儘量保持水平,識別雙手的成功率也非常高,有很強的安心感。
這裡也不得不提一下,機身上的模式按鍵,提前預設了智慧拍攝模式,比如跟隨模式,開啟就可以對著使用者直接開拍,另外四個:漸遠、環繞、沖天、聚焦 ,其實是大疆無人機的幾個景點動作了,可以實現“一鍵短片”即分享的效果。
當然,以上是不連線手機使用即可快速完成的拍攝動作。手機App可以設定的引數完全囊括了大部分可以使用到的功能:

我們主要使用DJI RC 2遙控器連線DJI Flip測試一下跟隨和避障的效果:
可以看到,在跟隨拍攝模式下,前向避障的作用非常明顯。我們是在公園小徑的場景測試跟隨拍攝,不管是走動,還是跑起來,攝像頭跟隨拍攝的精準度都非常準確。而且在設定介面,你可以設定不同的跟隨高度和距離,而且DJI Flip的飛行效能還不錯,海邊落日的奔跑應該都可以牢牢地鎖定拍攝主體。
在設定介面,前向避障可以選擇關閉或剎停,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由於攝像頭的視覺跟隨性非常準確,所以當正中一個難以繞行的障礙物時,DJI Flip大機率會剎停避免“炸機”,但如果只是在稍偏的一側有些許遮擋時,DJI Flip有時會貼邊繞行。在識別障礙物時,DJI Flip也會發出聲音警告。
我用手機從另外一個角度也拍攝了前向避障的效果:
從拍攝視角來看,DJI Flip配備了24mm廣角;光圈f/1.7;2.4μm(四合一大畫素)的鏡頭,使用1/1.3 英寸CMOS,雙原生ISO融合的影像感測器,最高錄影解析度:4K/100P。這裡也有一段簡短的樣片:
1
你的全能Vlog攝影師
我的一位專業攝影師朋友在看到DJI Flip的釋出資訊之後,對這款產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從生產力的角度給了這款產品一個評價:有了這個,你能夠省一個攝影師了。
也對,這款產品應該就是給那些熱愛旅行的使用者們準備的,DJI Flip不光可以帶來空中攝影師的視角,還可以近人拍攝,化身多角度的中遠景自拍杆。

大疆官方給這款產品定位也是如此:一臺“全能Vlog” 航拍機。從形態和引數上也可以看得出來,DJI Flip不光是集成了DJI Neo掌上起降的特點,仍然以跟隨拍攝和Vlog作為產品的切入點,只不過DJI Flip再次精進,為了讓使用者更便攜的使用,在形態上繼續創新,使用了更強的拍攝系統,為了使用者的飛行安全也加入了前向避障系統。
這也是大疆這家公司做產品的思路:透過技術,讓複雜的拍攝變得更簡單。
但大疆的產品藝術也不光是堆技術那麼簡單,環境不同,需求不同,使用者內心的想法始終在改變,探究使用者第一性、最核心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場景難題,形成了大疆獨特的產品哲學。
火到至今還在排隊發貨的Osmo Pocket是如此,已經成為Vlog生產力工具的Osmo Action也是如此。在它們之前,沒有人想到細分市場還可以挖掘出這樣的使用者需求。
DJI Flip也是一款集大疆技術於一身的高成熟之作,未來,或許無人機這樣曾經小眾的產品也會成為自媒體創意者手上的神器。

DJI Flip拍攝的彗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