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pexels
撰文 | 冬鳶
審校 | 王怡博
“我們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私家車裡的一些材料會向車廂中釋放有害化學物質。”美國杜克大學的科學家麗貝卡·赫恩(Rebecca Hoehn)說。
91%的美國人乘坐私家車上下班,這些人平均每天會在車內度過55分鐘。許多嬰兒和兒童也會乘坐私家車往返學校和醫院等。而嬰兒和兒童相比於成人,每千克體重呼吸的空氣更多,這些有害物質對他們的影響可能也更大。因此,“這是一個重大的公共健康問題。”赫恩補充道。
這項研究於上個月發表在了《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雜誌上,赫恩是第一作者,他們在美國檢測了一些私家車車內的空氣成分,結果所有檢測樣本都包含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阻燃劑成分。

圖片來源:pixabay
日常產品裡新增的致癌物
一些國家對於電子產品、傢俱、建築材料等的防火效能有一定的要求,於是生產廠商常在這些產品或材料中新增阻燃劑,阻燃劑是一些能防止產品起火或降低它們燃燒速度的化合物。多數阻燃劑以新增劑的方式被加入到產品中,它們是半揮發性的,即根據環境條件,它們既可以存在於凝聚相(如顆粒和表面)中,也可以進入氣相中。換句話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中新增的阻燃劑,可能會被釋放到空氣和塵埃中。
而這些進入空氣中的阻燃劑成分,自然也很容易被人體吸收。2017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傢俱中有阻燃劑,則室內空氣中的阻燃劑含量也更高,居住在此的人的血清中含有更多的阻燃劑。

圖片來源:unsplash
吸入阻燃劑,對人體來說自然不會是好事。本世紀初以前,多溴聯苯醚(PBDEs)是美國十分常用的阻燃劑,被頻繁地新增在傢俱和建材等產品中。但後來許多研究發現,添加了PBDEs的產品會給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健康威脅,比如誘發癌症、損害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導致激素失調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PBDEs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已經使美國兒童的平均智商下降了3到5個百分點。此外,最近的一項研究估計,血液中PBDEs含量最高的人死於癌症的風險是其含量最低的人的四倍。
因此,PBDEs和另一些被證明有害的阻燃劑在本世紀初被禁止或限制使用了。但即便如此,如今許多添加了PBDEs的產品仍然在使用中,比如傢俱和建築,至今仍在威脅人們的健康。另一方面,這些阻燃物被限制後,生產商轉向了替代物,但這些用於替代PBDEs的阻燃物,仍可能具有健康威脅。
在PBDEs退出舞臺後,接替其位置的目前主要是溴化阻燃劑(BFRs)和有機膦酸酯類阻燃劑(OPEs)。其中,OPEs越來越常用於聚氨酯泡沫、家居用品、建築材料、紡織品、電子產品和車輛中。然而,一些新研究表明,OPEs也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比如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IPP,一種OPE)就被證明與生育力下降、甲狀腺激素功能改變和癌症的發生有關。
私家車中的阻燃劑
此次赫恩和同事們關注的重點,則是私家車車內空氣中的阻燃劑成分。
此前有研究表明,居民暴露於TDCIPP的程度與其使用車輛交通(私家車、公共交通、搭便車等)的時間呈正相關。而另一些研究發現,車內環境空氣中的TDCIPP濃度高於臥室和辦公室等其它室內微環境。
於是在這項新研究中,赫恩和同事招募了美國101輛私家車的車主,這些車生產於2013年到2022年間,大多產於美國,其餘為日本、墨西哥、德國、韓國和加拿大等。研究者給車主發了一個像手腕一樣的檢測儀器,然後讓車主將該儀器掛在車內的後視鏡上,並在7天后,將收集好資料的檢測儀器寄回研究者的實驗室,以便他們做資料分析,檢測車內空氣中的阻燃劑成分。

掛在後視鏡上的檢測儀器(圖片來源:原論文)
結果他們在所有的樣本中均檢測到了阻燃劑成分,總共發現了17種不同的阻燃劑成分,包括6種BFRs和12種OPEs,其中四種OPEs在超過60%的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包括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三異丁酯(TIBP)、磷酸三丁酯(TNBP)和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IPP),其中TCIPP幾乎在所有參與研究的私家車中都被檢測到了。
此外,研究人員讓約一半參與研究的車輛的車主在夏天和冬天都收集了樣本。他們比對資料後發現,當溫度較高時,車內阻燃劑濃度也更高。平均來說,環境溫度每升高1℃,TNBP和TCIPP的濃度就會增加12%。以TCIPP為例,冬天樣本中TCIPP濃度中位數為56ng/g,而夏天為231ng/g——這差不多是冬季的4倍。這是因為溫度越高,車內的阻燃劑成分越容易揮發。而在夏季,很多情況下,車輛不得不受到陽光直射,使得車輛內部的平均溫度比外界高20℃左右,車內溫度最高可達68.8℃!
那麼,車裡這些阻燃劑的主要來源是什麼?研究團隊將目光投向了車內座椅的泡沫。因此,除了檢測儀器,他們還讓約一半參與實驗的車主從車內座椅中取下並寄回一小塊泡沫。

汽車座椅中泡沫的取樣方法(圖片來源:原論文)
結果顯示,他們在許多車輛的座椅泡沫中,都檢測到了多種阻燃劑成分。而事實是,如果車輛的座椅泡沫中含有阻燃劑,車內阻燃劑的含量也的確更高。在冬季的取樣中,座椅泡沫中不含TCIPP的車輛內樣本中TCIPP濃度中位數為42ng/g;而如果座椅泡沫中含有TCIPP,則濃度中位數會增加到166ng/g。而這種關係在夏季更為明顯,此時座椅泡沫不含TCIPP的車輛的TCIPP濃度中位數為134ng/g,而座椅泡沫中含有TCIPP的車輛,車內TCIPP濃度中位數高出了近9倍(1250ng/g)!這表明,私家車座椅泡沫中新增的阻燃劑,可能是車內空氣中阻燃劑成分的主要來源之一。而除了座椅泡沫以外,研究者表示,車內的其它泡沫部件和內飾等中新增的阻燃劑,也作出了“貢獻”。
急需新的標準
對於美國私家車的生產來說,目前主要遵循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 (FMVSS) 302規定的車輛內部材料耐燃燒標準。該標準是上世紀70年代頒佈的,且至今沒有發生過改動。但這項標準沒有規定可以或者說應該使用哪些阻燃劑,自然也就沒有將近年來關於阻燃劑潛在危害的研究進展考慮在內。而這項研究的目的之一,或許就是為了告訴FMVSS 302標準:你該改變了。

圖片來源:unsplash
事實上,阻燃劑的使用,有時甚至並不能對防火和消防起到正向作用。“許多消防員擔心,接觸太多阻燃劑是導致他們癌症發生率高的原因之一,”國際消防員協會負責美國和加拿大350 000名消防員健康和安全的帕特里克·莫里森(Patrick Morrison)說,“在產品中新增這些有害化學物質,在大多數情況下,幾乎起不到預防火災的作用,反而會讓火災變得更加濃煙滾滾,對受害者尤其是救援人員造成更大的傷害。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應該更新其易燃性標準,使其符合車內無阻燃化學品的標準。”
至於如何避免車內阻燃劑對健康的危害,“平時開啟車窗,或把車停在陰涼處也許能幫助你減少與車內阻燃劑的接觸。”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莉迪婭·雅爾(Lydia Jahl)說,“但我們真正需要做的首先是減少車中的阻燃劑新增量。通勤本不應該帶來患癌風險,兒童也不應該在上學路上吸入會傷害大腦的化學物質。”
參考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3c10440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43366
https://ehp.niehs.nih.gov/doi/10.1289/ehp1632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92952/
https://www.p65warnings.ca.gov/fact-sheets/chlorinated-tri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5653524000456?via%3Dihub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16783
https://www.niehs.nih.gov/health/topics/agents/flame_retardants#:~:text=Flame%20retardants%20are%20various%20chemicals,about%20their%20potential%20health%20effect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750223/#:~:text=In%20addition%2C%20the%20presence%20of,these%20compounds%20in%20the%20hom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如需轉載,請在“環球科學”後臺回覆“轉載”,還可透過公眾號選單、傳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與我們取得聯絡。相關內容禁止用於營銷宣傳。
關鍵詞
美國
標準
車內
消防員
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