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天主教是一個非常保守固執的教派,但實際上,天主教也有很靈活的一面,靈活到什麼程度呢?靈活到連聖母的膚色都可以改變。
我在墨西哥旅行時就發現,當地教堂裡的聖母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仔細定睛琢磨,原來是膚色和五官都不同,她介於黃種人和白種人之間,也就是說,墨西哥的聖母是一個混血聖母。
墨西哥人會告訴你他們是90%的天主教徒,但是100%的瓜達盧佩信徒。歷史上,瓜達盧佩聖母始終是墨西哥民族認同的核心元素,數百萬男女都被命名為瓜達盧佩,其中許多人的名字“Lupe”。


▲ 聖母殿內部



墨西哥城有一個教堂,我去過2次。簡體中文遊記裡,很少提到,但在中美洲卻非常重要。那就是瓜達盧佩聖母聖殿(西班牙語:Basílica de Nuestra Señora de Guadalupe),也是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墨西哥的國家朝聖地,位於墨西哥城北。
據說,它是世界上訪問量第二大的宗教場所,每年接待約3000萬信徒和1000萬普通遊客。聖殿有1萬座位,增加臨時座位後,可容納4萬人參加彌撒,規模宏大。瓜達盧佩聖母向聖胡安·迭戈顯靈的地點,就聖殿在附近。

▲ 美洲聖母-瓜達盧佩
1500年左右,西班牙殖民者統治墨西哥後,一直都全力推廣天主教,但是,那些原住民完全不信他們那套話術。
原因也很簡單,天主教的聖母瑪利亞是一個白人,而當地原住民是黃種人,人種都不一樣,你要他們怎麼信的下去?
怎麼辦?換人!
於是,天主教那幫頂層設計師,就帶來了一個聖母顯靈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如下:
1531年的12月9日,在墨西哥城北部的特佩亞克(Tepeyac)山丘上,虔誠的天主教徒胡安·迭戈,正在去彌撒的路上,他突然聽到來自山頂的美妙歌聲,然後就看到一位混血的女性站在一輪新月上,周圍環繞著光芒。這位自稱是“至高無上的永遠童貞聖母瑪利亞,真神的母親,一切生命的創造者,萬物的統治者”的女子,指示胡安·迭戈告訴當地的主教,在山上建造一座教堂。

▲ 聖母與胡安
胡安·迭戈說自己沒有文化,一再拒絕聖母的要求,但最後他還是接受了這項任務。主教聽了胡安·迭戈的話後並不相信,要求他帶來一個神蹟證明。
於是,在12月12日,聖母讓寒冷的石頭地裡長出香氣四溢的玫瑰花。胡安·迭戈用披風裝著玫瑰花拿去給主教看,當他開啟披風把玫瑰花撒在地上時,披風上神奇地出現了聖母的形象,與特佩亞克山上顯現的聖母一模一樣。主教馬上相信了胡安·迭戈,並按照這位“混血”聖母的要求,開始著手修建一座聖堂。


▲ 大主教向聖母像跪下祈求原諒的雕像
不久,一座小聖堂就在聖母指示的地方拔地而起。開幕儀式上,大主教正式宣佈“瓜達盧佩聖母”是新大陸的守護神(瓜達盧佩Guadalupe從Coatlallope變形而來,意思是“踏碎毒蛇頭顱的人”),而親眼見過聖母好幾面,並負責傳達旨意的胡安•迭戈也被封為了聖徒。

更神奇的是,胡安·迭戈披風上的這幅畫像,被稱為蒂爾瑪(tilma),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儲存完好,被全世界數百萬天主教徒視為神聖的遺物。如今,要參拜這個聖母畫像的人實在太多,教堂還特意修了兩條平移電梯,參觀者魚貫而入,不能停留。
自從有了混血聖母的加持,天主教在拉美所向披靡,很快就成了多數人的堅定信仰。對西班牙殖民者來說,宗教就是最高效的統治工具,其後的數百年間,有超過15萬噸白銀和100噸黃金,從美洲運往西班牙,供皇室揮霍。而礦坑裡面,堆滿了印第安人的累累白骨。
時過境遷,如今的聖母殿裡周圍,有大量的商店和小販,依靠兜售聖母紀念品維持生計。這可能也是聖母給人間帶來的最實際的福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