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 | 一一
今日份快樂,是《演員請就位3》給的。
還沒看的朋友建議速速點開,因為在這裡,你能看到各種精彩程度炸裂的娛樂圈瞬間,有惠英紅公開承認整過容——

有專治裝x犯的毒舌吳鎮宇被嚇成龜丞相——

有新一代抽象聖體張嘉元和綜藝drama聖體章子怡的狹路相逢——

還有最荒唐的楊·西門小生慶慶·子,邀請新加入的國際導師於佩爾“到府上推杯換盞,然後春宵一夜”……
把國際導師嚇得喲,立馬手腳蜷縮裹緊外套,彷彿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再放大看下錶情,絕對是年度表情包熱門候選。

第一期節目剛播,楊子貼臉“調戲”於佩爾這段就在網際網路炸開了鍋,尤其是資深影迷一整個怒了:喂喂喂,能不能別虐待外國老太啊?!

而不認識這位國際導師的人可能就更好奇了:誰啊,能讓陳凱歌都要稱上一句“老師”?

1.
於佩爾是誰這個問題,按節目組的官方介紹,答案是這樣的:
《戛納電影節影后》《兩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后》《柏林電影節終生成就獎》《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我多嘴補充一下,節目組給的介紹其實並不完整,更標準的答案應該是兩次戛納影后、兩次威尼斯影后、兩次歐洲電影節影后,以及各種大大小小的A類獎項。
論實績,今年72歲的於佩爾阿姨擔得起一句“地表最強影后”,當今影壇只有和她持平的,沒有比她更能打的。
而除了以上這些波瀾不驚的文字,於佩爾的魅力之強大,還在於她能讓全世界最挑剔、最狂妄、最“目中無人”的那群文藝咖,在她面前集體俯首稱臣,視之為精神ICON。
大女人妮可·基德曼,一遇上她原地化身小迷妹,見面就是一個虔誠的吻手禮。

敢在鏡頭前對德普大翻白眼的奧斯卡影后勞模姐,一聽到她的名字就滿眼星星,大誇“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演員”。

再看內娛,被於阿姨收割的粉絲就更典了。
公認的天才演員迅姐,視之為偶像;

全民媽咪宋佳,拿她當對標;

以及無差別重拳出擊的郝蕾女士,堪稱全世界最狂熱的於佩爾粉絲,2017年於阿姨錯失奧斯卡影后,郝蕾就在微博大鳴不平:

這些年凡是談演技,於佩爾老師是必吹的,並且一誇起來就剎不住車,時而海清上身,直言她是我的神.跪下gif。

時而化身毒唯,把三獲奧斯卡的梅姨和中國女演員全拿來當腳蹬子拉踩。

真·一粉頂十黑。
2.
不過郝蕾對於佩爾的崇拜我倒是能理解,畢竟她演得最順手的“瘋批美人”,恰好就是於阿姨的統治區。
還記得朱迪·福斯特早在17歲時,就一語道破了演員吸粉的天機:女演員最棒的特質有時是一種瘋狂,對於男性,我想最重要的是一種脆弱感。

而如果要評選全球最會演瘋女人的女演員,於佩爾說第二,恐怕只有巔峰期的阿佳妮敢稱第一了。
說來也巧,這兩位同年出道、同叫“伊莎貝爾”的法蘭西玫瑰,江湖上一直流傳著她們相恨相殺的故事,早年合作《勃朗特姐妹》時,就出現過阿佳妮片場霸凌於佩爾,拍戲時假戲真做拿髮卡把於佩爾頭皮扎出血的傳言。
後來戛納電影節,又傳出主辦方想找阿佳妮來頒獎,結果評審團主席於佩爾死活不肯的八卦。

Anyway,倆人關係究竟如何無人得知,但就性格做派來說,於佩爾和阿佳妮確實不像能玩到一起的同類人。
阿佳妮是野路子出生的天才演員,想拍戲就拍,不想拍就回家生孩子。於佩爾則是那種典型的優等生,13歲就立志當演員,讀的是全法最好的戲劇學校,25歲就勇奪戛納影后一夜成名了。
幫她拿下戛納影后的電影名叫《維奧萊特·諾齊埃爾》,於佩爾在這部電影裡,飾演一個放蕩叛逆、殺父弒母的邪惡少女。

那時的於佩爾臉雖然還圓圓的,但已經呈現出一種冷冽瘋狂的“惡之花”氣質了,所以自然而然的,阿姨就此開啟了她對瘋批的十八般挑戰。
《包法利夫人》,她飾演文學史上最知名的戀愛腦婦人,沉醉於奢靡浪漫中,極力想擺脫枯燥乏味的生活,最終卻負債累累,絕望自殺。

《八美圖》,又被稱為法國人自己的春晚,主演包括法女唯一真神凱瑟琳·德納芙,《碟中諜》初代碟女郎艾曼紐·貝阿,法國名導特呂弗的妻子芳妮·亞當。
而夾在其中的於佩爾,認領的自然是八美中最古怪的角色,一個尖酸刻薄,外表高冷內心卻悄悄惦記著妹夫的老處女。

當然,於佩爾眾多瘋批形象中最經典的,還得是《鋼琴教師》中的變態女教師,從小在母親的控制中長大,人到中年時卻一頭扎進和男學生病態扭曲的禁忌之戀中。

在這部電影裡,於佩爾留下了一段名垂影史的表演,電影最後男孩離開了老師,而無法接受的老師在一聲痛苦的嘶鳴後掏刀自戕。
這場戲很值得細品,能充分展示於佩爾演技的超神之處,它的重點不在於自戕後的痛苦,而是刀刃插入胸口之前,於佩爾臉上所露出的猙獰和野蠻,將這位老師從小被壓抑的原始獸性,和痛苦壓在心頭急需宣洩的爆發,真實又剋制地表現了出來。

《鋼琴教師》當年在戛納罕見地一併拿下評委會大獎、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三座大獎,尤其是於佩爾的表演把評委直接看跪了,雙手奉上全票透過的記錄助於阿姨二次封后。
有人對於佩爾的電影生涯做過一個非常精準的總結:“於佩爾演的70個女人,35個是裸體,35個是瘋子。”
確實,於佩爾太適合演女瘋子了,不僅僅因為演技了得,還在於她生了一雙像貓一樣冷靜高傲的雙瞳,乍一看彬彬有禮,再一瞧,又摻雜著一種陰鬱偏執的瘋勁兒。

也是這種瘋狂中帶著清醒的氣質,讓於佩爾的“瘋”,不同於我們刻板印象中的“閣樓上瘋女人”。
後者的瘋是一種被動遭遇,女人在絕望和壓抑中低下頭來橫衝直闖奔向瘋狂,像一團玉石俱焚的火球;前者的瘋則是冷靜的主動選擇,她扯高氣昂的面對壓迫,然後冷不丁地掏出鋒利的冰刀刃,刺得人鑽心疼。



3.
不過於佩爾雖然在歐洲slay了半輩子,真正在國內名聲大噪,其實要從2017年算起。
那年她主演的電影《她》在國內大出圈,不用想,阿姨這次又演了一個異常生猛的女強人,在家裡被蒙面暴徒侵犯後,不想著立刻報警,而是憑本身找到暴徒,親手刀了對方復仇。

當時看完電影的大多數影迷包括我本人,不僅對此等猛女頂禮膜拜,更驚訝於原來60歲+的大齡女演員,不是隻有“婆婆媽媽”一條路可走的,她也能有精彩紛呈的開啟方式,能穿著小花裙邂逅小鮮肉,能和繼女搞雌競,能在巴黎當毒販……



於佩爾從不給自己設限,人到70依然保持著一年至少兩部新作問世的高產頻率,而且她想拍什麼就拍什麼,上能每年準時準點到三大電影節報道打卡,下能合作各國窮得響叮噹的小眾導演,be like她存貨中這部搭檔張榕容、鄧恩熙的華語電影《花明度》,合作的就是連國內觀眾都不太認識的女導演劉韻文。

在戲外,於佩爾同樣是一個行走的萬花筒,運動酷拽風、牛仔帥氣風、優雅法式風,以及扎著小辮扮少女……
她什麼都敢往身上招呼。





說個有趣的事兒,歐美上古影后幾乎個個都有對應的外號,“姨”字輩的有梅姨(梅麗爾·斯特里普),“婆”字輩的有玉婆(伊麗莎白·泰勒)、方奶(簡·方達),而同樣不惑之年的於佩爾,被叫得最響的外號是“於少女”。
粉絲和觀眾愛這麼叫她,並非因為她格外耐老,臉上毫無歲月蹉跎的痕跡,而恰恰相反,是因為她明明皺紋爬上眼尾,卻依然散發著一種輕快、自由的少女氣息。

我想這也是於佩爾近年來為什麼會逐漸走上神壇的原因吧,和她演戲一樣厲害的人有很多,但只有她,比所有人都更早一步打破了對“女人老去”的刻板想象,她更加徹底地追尋創作自由,去做不被任何人、事定義的女演員——而這,足以讓她配得上“這個時代最好的女演員”稱號。

最後說一個冷知識,早在92年於佩爾就來過中國,當時她以法國電影代表團的身份來訪,北影廠這邊派出了廠內第一巨星劉曉慶負責接待。

那時的劉曉慶42歲,站在比她小三歲的於佩爾身邊,我摸著良心說無論氣場、星光都是碾壓於阿姨的。
然而若干年後,於佩爾一步步封神邁入“最偉大演員”的殿堂,慶奶呢三獲金雞影后,無論表演能力還是個性魅力都是頂級的,如今卻只能看到她在微短劇裡演戲……遺憾啊。

難度有點大。戳圖片檢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