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體制內嬌妻”引發巨大爭議,看完快吐了……

01
嬌妻的風還是吹到了體制內。
最近,雲南紅河一個體制內的工作人員出名了。
起因是她在網上發了一篇“嬌妻”風滿滿的文章讓網友倍感不適。
據她寫道,自己是透過人才引進到了當地文旅局上班。
這份工作,事少清閒,領導體貼,除了離家遠點,簡直就是神仙一樣的工作。
而前不久,她又懷孕了。
這下,她更成了領導心尖尖上的人物。
怕她辛苦,孕前期就準了她兩個月的假。
怕她工作太累,大手一揮就把她的工作分給了合同工去幹。
只有一些保密性工作讓她負責,但並不影響她在家繼續躺平擺爛。
看完我一臉的黑人問號,請問這是領導還是親爹?
在小作文裡面,她也說有時候不得不去一下單位,但她選擇貼錢住酒店,言語之間就是,她去上班都是八抬大轎請她去的。
旋即,她暗戳戳地秀起特權“老公是副處級小領導”。
言下之意是,有老公做靠山的女人你羨慕不來。
這篇小作文,言辭間盡是被老公、被領導寵愛的優越感。
但網友們可不幹了。
上岸前口口聲聲為人民服務,上岸後踏踏實實當老公嬌妻。
孕期請假天經地義,但因為有個“好老公”,她就可以包月還續費?
交接工作無可非議,但我是“嬌妻”,合同工就活該給她當牛做馬?
這篇小作文看起來是孕期歲月靜好的感嘆,其實字裡行間都是被“特殊關照”的炫耀。
只可憐了那些工資沒她高,福利沒她好,還要勤勤懇懇幫她幹活不敢說一個不字的合同工牛馬。
是牛馬負重前行,在保障“嬌妻們”的歲月靜好。
《人民的名義》裡那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真有體制內嬌妻這麼個群體?
“主觀上沒有,客觀上存在。”
縣城裡的那點人情世故大家心裡都有數,但你非要把這層權貴的東西廣而告之,多少就有點噁心人了。
後來,這個事件迅速引起發酵,一時間,輿論的質疑沸反盈天。
這位“嬌妻”一看,自己的炫耀沒有引來羨慕,反而激起了民憤,連忙刪帖滑跪。
她稱是自己誇大事實,並直接登出了賬號。
炫耀的時候恨不得無人不曉,事情鬧大了想偷偷隱身了。
可惜,為時已晚。
眼看事情鬧得越來越大,當地相關部門也介入了調查。
很快,官方通報來了。
總結一下就三點:
請假兩月確實存在,但是因為她身體不好;
工作分配給合同工也存在,是因為她請假了沒人幹;
老公確實在體制內,但不是副處。
目前,她已經回去上班,會面臨記過處分。
為什麼這事能讓大家這麼反感?
首先,是對合同制員工同工不同酬的共情。
一樣的工作,憑什麼你福利待遇那麼好?
憑什麼你擺爛之後就要合同工累死累活替你擦屁股?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大家對她這種“炫耀”的反感。
小作文寫了這麼多,不就是想表達“我有個好老公你們沒有嗎?”,不就是之前網路盛行的“嬌妻文學”嗎?
什麼叫嬌妻文學?
說的就是那些總喜歡在網上曬老公有多疼愛自己,仗著老公的寵愛可以如何如何任性的女人。
彷彿自己是小說裡被霸總寵愛的嬌妻女主。
彷彿這個世界都偏愛她的男人,而這個男人只偏愛她。
她們熱衷於炫耀老公給自己當爹,秀在愛情裡被哄成“胚胎”的優越感。
這樣的行為,她們自以為幸福甜蜜,實際上只會凸顯自己的幼稚和可悲。
02
這兩年,嬌妻文學在網上火得一塌糊塗。
不少女性,把自己塞進嬌妻人設中,把取悅男人當作情趣和成就感。
嬌妻文學如何發源已不可考。
但全網的嬌妻都應該感謝一個人,蒙淇淇。
這個憑一己之力帶火嬌妻文學的女人,讓我們見識到了嬌妻最典型的樣子。
代表作包括但不限於:
《和閨蜜吃火鍋比誰的老公回訊息快,老公從家裡走到火鍋店只為回覆我一句:我在》
《別的年輕保姆,都盯著我老公看》
《一個人在家哭太慘了,老公訂最快的機票帶我去維多利亞港哭》
以至於還有後面的“老公打手電筒檢查我的第一次,看完滿意得不得了”
這種小說照進現實偶像劇的割裂感,看得人五味雜陳。
然而就是這種無限矮化女性,無限去凸顯男方“霸總”氣質的風潮,一下子火了起來,各種嬌妻文學的衍生版開始在網上應運而生。
很多看起來你可能會尷尬到無地自容的情節,但網上很多女孩都把這當作愛情最好的樣子。
比如讓人恨不得用腳趾摳出一座城堡的“寶寶碗”。
小情侶吃飯,男友從自己碗裡扒拉出來兩根麵條給女朋友吃,女友就被寵溺成了“寶寶”。
這就是爹系男友的溫暖。
還有醫護看了都得翻白眼的寶寶針。
到了醫院打針,女友怕疼,男友去求醫生給女友扎小孩用的針。
把女友寵愛到了骨子裡,成年男人帶來的安全感都不外如此了。
甚至還有前段時間爆火的送女朋友上班的“幼兒園文學”。
“好好吃零食,別跟同事幹仗,上廁所跟領導講啊,別拉工位上知道不?”
成年人要是能拉工位上這輩子也算是奇葩事一件了。
要我說,這班要是真上不明白的話,回家吧孩子。
以上都不算離譜,更離譜的是讓人無語凝噎的“初陽權”。
第一次感染新冠,陽了就必須要讓老公來傳染。
“被老公親了,然後陽了。”
“主動親老公,全都陽了。”
竟然還有人在乎自己老公的初陽權給了別的“小賤人”。
我的老天奶,這病毒來了都得說一句這人沒救了。
不止如此,還有男友還沒有見過我“穿安睡褲到處跑”的樣子。
我是他專屬的小寶寶,所以瘋狂心動。
以上種種我不理解,但大為震撼。
我搞不懂,戀愛關係中,就這麼缺閨女嗎?
新時代的我們,不斷為女性獨立而搖旗吶喊,但現實中卻有很多女性自動在戀愛關係中把自己矮化成寶寶,並且大加安利。
這不是嬌妻,這是女性在親密關係中自我奴化成好控制的樣子。
用男人的寵愛來當作自我價值的體現,說白了就是沒把自己當成獨立的人。
有些女性固執地把自己裝得“和小娃娃似的”讓自己變得幼態化,幻想著得到獨一無二的寵愛,但實際上就是一種無法長大,無法獨立的巨嬰心態。
就像那句話說的,用幼稚換來的愛,就像兒童餐,吃不飽但能讓你習慣被餵食,所以就只能活在自己假想的世界裡面。
03
為什麼現在很多女性都越來越厭煩這種嬌妻文學?
是因為它似乎在宣揚一種,只有男性認可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觀。
只有成為被男人寵愛的寶寶,才是女性真正的價值。
這是在親手把女性拽回封建的囚籠。
何為女性價值?
這麼多年無數女性聲嘶力竭,奮力抗爭才讓我們有了如今的進步。
它是張桂梅重複無數遍的“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是人傑而非草芥”的信念;
是婦女能撐半邊天,是黃文秀等人,無數次在危機時刻以柔韌肩膀扛起家國重任的擔當;
是為婦女爭奪土地權的蔣勝男等女性,一次次的上桌,重申女性話語權的勇敢。
她們讓女性都能夠向著陽光生長,變得獨立、平等、陽光、自信,而嬌妻們卻自願把自己拉進圈養的金絲籠中繼續腐爛。
這才是我們痛恨嬌妻文學的本質原因。
渴望被愛是人之常情,但愛從不會以犧牲尊嚴為代價。
兩個獨立的個體之間的愛,應該是陪伴、尊重、信任,而非矮化、支配和控制。
我很喜歡舒婷在《致橡樹》中寫的一句話: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END –
* 作者:桌子先生。來源: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