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2373字,圖片9張,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
當地時間7月7日中午12點整,特朗普的“關稅最後通牒”——14封除了抬頭、收信人名稱、稅率不同,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加稅信”——陸續在個人社交平臺“真相社交”上正式發出。信上特朗普特有的“火柴棍”式簽名,倒是相當的醒目。

收到信件的國家耐人尋味。它們並非之前人們猜測的那些和美國貿易額最大的經濟體,而是以美國的兩個亞洲小弟日韓為首,再加上與美國的貿易額並不太大的國家。它們包括:
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突尼西亞:稅率25%;
南非、波黑:稅率30%;
印度尼西亞:稅率32%;
孟加拉國、塞爾維亞:稅率35%;
柬埔寨、泰國:稅率36%;
寮國、緬甸:稅率40%。
之前傳言已與美國達成協議的柬埔寨也名列其中。
而最新的關稅額與4月2日宣佈的關稅相比,多數差別不大,少數有所降低。

但此關稅稅率不包括“關鍵產品類別的額外部門特定關稅”,如鋼鋁關稅、汽車關稅等。
哈薩克、突尼西亞、波黑、塞爾維亞等國與美國的貿易額非常有限,似乎是被美國捎帶上的。特朗普甚至沒搞清楚波黑領導人熱莉卡·茨維亞諾維奇是一名女性,錯誤地稱呼她是“總統先生”。
和美國貿易額最大的經濟體,包括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等,均沒有收到特朗普的飛鴿傳書。
特朗普又在全世界的面前,演了一場鬧劇。

這哪裡是什麼“最後通牒”,這分明是欺軟怕硬,“看人下菜碟”。畢竟日韓兩國是美國在亞洲的“忠實盟友”,收到信之後“跳反”的可能性比較小。而其他那些國家本身就和美國沒有多少貿易,會不會登陸“真相社交”看信都是一個問題。
在發出“最後通牒”的同時,特朗普政府又玩了一個小心機。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將原定於7月9日的關稅談判截止日期推遲到8月1日,將暫緩期延長了三週。
這樣,又給收到信的國家一個緩衝的時間:還可以談,不著急,不會立馬激起抗議,讓懂王的面子下不來。
今年4月2日,特朗普在美國白宮宣佈開徵所謂“對等關稅”,並稱之為美國“解放日”。

但是,天不遂人願,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在4月9日宣佈暫緩對部分貿易對象徵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維持10%的“基準關稅”。
今年4月,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曾誇下海口,要在90天內與90個國家達成貿易協議。但是,特朗普政府沒等到90個國家排著隊籤協議,只等到了眾多國家集體抗議。要不是忠誠小弟英國首相斯塔默給面子簽下了第一個協議,特朗普可能到現在還一事無成。
於是,特朗普政府只能不斷修正政策。福布斯的統計顯示,自4月2日到現在,特朗普團隊已出現至少24次政策調整或出爾反爾的情況。
如今,再次延期的原因,是特朗普實在搞不定100多個國家的關稅協議了。
目前,美國聲稱已經與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但是實際上,美英、美越之間的協議也是不完善的。

美國與英國的協議仍然缺乏大量的細節。同時,英國內部正在抗議政府出賣企業利益,美國車企也指責特朗普犧牲企業利益,這個協議更像是為了協議而協議,其中關鍵的鋼鋁關稅、汽車關稅都還沒有正式落地。
美國和越南之間的協議僅僅是特朗普和越南總書記蘇林透過電話商定,連一個簽署儀式都沒有。越南仍在要求美方儘快承認越南市場經濟地位,並取消美對越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如果細節無法達成一致,未來的執行同樣面臨考驗。
現在,就連8月1日的這個日期,美國也未必守得住。特朗普的表述是這個日子“十有八九”,而財政部長貝森特則乾脆否定了其為關稅談判的截止日期。貝森特稱,美國還將在未來幾天發表“重大宣告”,讓大家繼續等待。

截止日期的一再變化,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特朗普認慫了。說到底,就是美國政府過分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相關國家不願輕易就範,特朗普只好不斷妥協。這意味著,美國如今的實力已經無法承受一場世紀性的關稅戰,特朗普的“解放日運動”很可能最終成為一個笑話。
對此,貝森特沒有否認。他告訴媒體,很多與美國貿易往來不多的國家“甚至從未聯絡過我們”。而美聯社則認為,“這些信件並不是特朗普關於關稅的最終決定,更像是他將自己置於中心的全球經濟戲劇中的另一集。”

目前,美國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與歐盟的談判遲遲無法取得進展。歐盟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貿易順差達到1982億歐元。美國在4月2日給歐盟定了20%的稅率,同時還對歐盟鋼鋁產品徵收50%關稅,對汽車領域徵收25%關稅。但沒想到歐盟選擇了反制,報復清單一個接著一個。特朗普這次連信都沒敢給歐盟發。
此外,與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等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也始終沒有和美國預想的那樣迅速獲得進展。這意味著特朗普關稅戰的目標很可能最終難以實現:借關稅政策重振美國製造業和化解美債危機的目標已經基本無望。
在特朗普的“加稅信”發出之後,美國金融市場再次迎來一輪下挫。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下跌422.17點,跌幅0.94%,標準普爾500指數收跌0.7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跌0.92%。投資者擔心,若關稅戰再次升溫,今年早些時候金融市場暴跌的混亂局面可能重現。

接下來,很大機率特朗普的關稅戰還將帶來他未曾預想到的後果,世界經濟或將向美國設想的對立面發展。
其一,高關稅將促進各國另建獨立於美國之外的市場體系,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避免被美國永久控制;
其二,各國將在美國的關稅壓力下重建供應鏈體系,避免被美國技術卡脖子和被美國關稅打擊與制裁;
其三,美元的地位將會被逐漸弱化,從而削弱美國金融經濟霸權,並促進去美元化和建立新的國際支付體系,以繞開美國。

特朗普的14封“加稅信”飛了出去,卻沒能掀起全球震動,反而成了迴旋鏢,砸中了自己。
從“解放日”到“拖延日”,再到下一次不可避免的“打臉日”,特朗普的關稅大戲已然成為了一部全球直播的政治荒誕劇,而這部荒誕劇的背後,是美國已無可奈何的實力衰落。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