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我對《黑神話:悟空》這部遊戲都是非常期待的,這是我四年前的微博:

這是我2018年的微博,可以看出我對遊戲的一個基本態度:

但是這些態度是建立在我尚沒有充分了解《黑神話:悟空》主創楊奇的一系列逆天言論。
在遊戲發售後,我依然表達了堅定的支援立場。這是遊戲發售前一天的微博:

這是遊戲發售第二天的微博:

發售第二天晚上的微博,還在誇遊戲文化輸出:

不過就在這些微博下面,總有人發一張裂了的圖,本來我看見一堆裂圖沒當回事,因為黑神話被帶的節奏太多了,還以為是飯圈互撕那種管用內容:


不過有朋友透過微信私發給我,這是遊戲主創楊奇一張非常惡劣的圖片——對著天安門毛主席像豎中指。這種行為已經超出了做人的基本範疇,是完完全全不可接受的。
我在看到那張圖後,發了如下微博,第一張配圖就是楊奇豎中指的那張圖,但很遺憾,還是被夾了:

我怕本文一起被連坐了,所以就不發那張圖了,就給大家文字描述一下,就是楊奇和他朋友對著天安門領袖像豎中指,然後很囂張地配文字大致意思是趕緊來抓我。
楊奇本人的逆天言論還有很多,比如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發一張武士刀的照片;比如他特意把蠟燭的“蠟”改成了另外一個字……很符合那個年代反動分子的標準嘴臉。
雖然說在那個公知橫行的年代我們或多或少都受到過些影響,但是我覺得,發表一些抱怨政府、讚美西方的言論,尚且可以理解,但是用一系列侮辱性的語言和手勢對待毛主席,以及作為一個南京人對待南京的歷史問題如此惡毒,還是超過做人的基本範疇了。

如何看待楊奇本人以及《黑神話:悟空》這款遊戲,我認為有兩種正確的、可以選擇的觀點——屬於消費者自由的觀點;以及一種錯誤的、雙標的、盲目的觀點。我把這三點分別闡述一下。
第一種觀點,認清個體與集體的辯證關係,畢竟《黑神話:悟空》是幾百人集體勞動的結晶。因為楊奇一個人的言論,就否定全體勞動者的成果,這是不公平的,也犯了“阿里巴巴的功勞全歸馬雲本人”的認知謬誤。所以我選擇悶聲玩遊戲,但這事噁心到我了,希望遊科能和楊奇切割,不然我也不會再那麼心甘情願做自來水了。
第二種觀點,認為楊奇本人是遊戲的主創,更是出品公司的合夥人,看官方的介紹和公司的架構,大概僅次於第一負責人馮驥,所以不能把他當成一個普通工作人員看待。我們花錢買遊戲,畫的每一分錢楊奇本人都有分成;《黑神話:悟空》的每一份好名聲楊奇都能享有。所以我的潔癖決定我無法心安理得的玩下去這款遊戲,所以我選擇不購買或者退款;又或者退款時限超過了,那我只能在網上罵街了。
這兩種立場都是可以的,都是屬於花錢購物的消費者的自由。有句俗話說得挺好,我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所以大家在消費的過程中,也要想到自己主體性的存在,不要被廣告、櫥窗、消費主義牽著鼻子走。只要你的選擇是自主、自由、理性的,那就沒有什麼問題。

就比如說對於我個人來說,我管不了別人,我只能管我自己。畢竟我也花了錢,如果我不反思自己,以後還有什麼臉去批判流量明星和飯圈?
而唯一一種錯誤的觀點,就是無腦維護楊奇:或因為自己已經投入了金錢、情感,就選做鴕鳥,故意無視楊奇的逆天言論,要麼就是想破腦袋從奇奇怪怪犄角旮旯裡找藉口;或者因為哪些哪些群體反對,那我就必須要支援,把一切質疑和批評的聲音都當成是敵對勢力的陰謀。
咱不是說遊戲怎麼樣,而是楊奇的言論必須要得到應有的批判。如果這事輕飄飄的過去了,它意味著只要參與做出迎合某些群體愛好的東西,那麼如此無恥、卑劣、惡毒的言論和行為都能得到原諒。
如果我們放過楊奇,以後還有什麼臉去批判趙薇、張哲瀚、惡之花、笑果文化之流?我勸那些陷入粉圈思維,無腦維護楊奇的人醒一醒,你們的樣子跟流量明星的粉絲一模一樣,你們洗地的話術都是粉圈玩剩下的。你哪怕說要把作品和楊奇本人言論區分開,也比無腦洗這種言論強啊。

咱們在輿論場上一味包庇這種言論、無視這種行為,豈不是縱容了這種妖風邪氣?咱不知道他這種言論,花了錢,不怪自己。但是作為消費者,知道了之後,花了錢就討個說法不過分吧?萬一遊科看壓力過大未來專案跟楊奇切割呢?
現在這種無腦維護奇葩這麼多,楊奇一邊數錢一邊心裡罵你們賤呢。賺夠了錢再潤出去,扮演一個“被迫害”的角色,再在X上大放厥詞罵你們,很開心嗎?
我現在就這件事看到各種無腦維護的粉圈言論都覺得很寒心,還有人引用教員的理論去給楊奇洗地,你們真的,虧不虧心啊?你們看到他是怎樣用侮辱的手勢、侮辱的稱呼對教員嗎?要點臉求求了,為了個遊戲良心都捐了嗎?

還有人洗地說是p圖,樂死我了,你們這洗地水平比不上粉圈一毛錢實力。要是p的楊奇早就跳出來了好嗎?他國家公祭日發武士刀的照片也是p的嗎?還有,我最煩看到“不剖腹自證”這句話,姜萍那時候我就罵過濫用這句話的,完全是胡攪蠻纏:
小六子剖腹的代價是什麼?是失去生命。
姜萍證明一下數學能力的代價是什麼?是名利雙收,大半輩子花不完的錢,名校特招的機會。結果浙大夏令營邀請她都不去。
楊奇出來澄清一下的代價是什麼(假如這圖真是p的)?是啪啪打黑子的臉,再賺一波無敵流量,從此《黑神話》現在無可置疑的道德巔峰,順帶把造謠者送進局子。

我們罵趙薇也不妨礙我當年很愛看《還珠格格》,我們罵惡之花也不妨礙我認為《武林外傳》是神作。反而那些無腦維護楊奇的人,倒是把人和遊戲繫結在了一起,彷彿批評楊奇就是為了搞掉遊戲,維護楊奇就是為了遊戲信仰。
再深入分析一下這種心理,就是我在《宗教的陰霾依然籠罩著我們》這篇文章中所分析的:思維慣性以及思想上的黨同伐異、宗教戰爭。
社會心理學的開創者羅斯與群體潛意識的開創者榮格,他們雖然屬於不同學術流派,但是幾乎在同一時間(1910年前後)提出了非常類似的理論——
人類絕大多數思想的塑造,都是透過群體思維(或者叫群體意識、集體潛意識),我們堅持這些觀點不是因為我們“理性”,而是我們對集體的忠誠。當人類的意識被“群體思維”所塑造之後,就會進入了一個“舒適圈”,不會再接受新鮮的理論。
尤其不能接受與群體思維相牴觸的理論。如果指出某一個人的思想錯誤,會引發其尖銳的反抗情緒,就像身體免疫系統消滅入侵病毒一樣。所以人類一點也不“理性”,我們的潛意識(或者說我們的本質)就是躺平的——既不願意接觸新的知識,也不願意遭受質疑。

所以我們要成為更進步的人類,就要克服這種思維慣性。
我不怕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的認知缺陷。比如楊奇這件事我看到評論區的裂圖,壓根就沒想多一步,還按照思維慣性認為是粉圈互撕;比如最早看姜萍的報道,我壓根就沒想到阿里巴巴會低劣至此,沒想到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寫報道還能這麼隨意。當初我是發自內心地認為姜萍是一個天才:

但是楊奇、阿里巴巴、國社央媒教育我了,讓我漲了見識,讓我對世界有了更深的認知,所以我勇於承認我曾經的認知缺陷,我不覺得這很丟人。
我不怕合訂本,我甚至自己願意給自己上合訂本,因為這反映了我認知的進步。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給自己找藉口,每一個錯誤都督促著我變成更好的自己。
醒醒吧同志們,以後我們還要點臉去批判趙薇、張哲瀚、惡之花、笑果文化之流,楊奇這事就不能再裝糊塗了。

相關閱讀:文化革命的意義
◆ ◆ ◆ ◆ ◆
上一期內容的影片更新了,歡迎多多點贊:


第二本新書正式連載完畢:《資本囚籠》全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