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瓜,太顛了

圖:Jean-Michel

最近《再見愛人4》這個綜藝太火了。
節目已經出圈了,我朋友們的一致評價是:
挺顛
本來我已經好幾年沒看綜藝了,忍不住又刷了下,經常半夜笑得肚皮疼。
確實挺顛的,編劇都想不出來這種劇情。
有時我得先暫停一下,驚歎WTF??
這個真人秀有三對夫妻參加,矛盾到了談離婚的程度。造成夫妻矛盾的原因,經濟因素佔比不小,主人公們也相當真實的自白了。
不妨吃個瓜。
從理財的角度聊聊~
首先是劉爽(留幾手)和葛夕。
葛夕希望離婚,男方沒事業心,“不支稜”
兩人都是自媒體,劉爽是幾年前的微博大網紅,屬於嘴很賤,但有梗的那類人。
但他這幾年已經不火了,走起了L型人生,躺得挺平。
我一開始還困惑——
這兩人看起來糾纏挺深的,還會互相調侃,拌嘴,火花四濺。
是真的會離婚麼?還是純純炒作而已。
後來看了一段,突然認識到葛離婚的決心特別堅定。
轉折點是劉爽借錢炒股虧損。
看看大A坑了多少人

劉爽借的錢來自丈母孃,葛夕媽媽有一回去了深圳,看到女兒生活的環境差,就默默賣了一套廈門的房來補貼女兒。
應當是百萬以上的資金。
劉爽就打起了這筆錢的主意,他提議葛夕把錢放他這兒,他負責投資。
“我就是個懂王,啥都懂,金融也懂,股票也懂,期貨也懂。”
但最終把所有錢都懂光了。

劉爽的入市時點應該是2020年前後,具體操作已經不可追,很有可能是套在了2020-2021這一波牛市的山頂。
他在劇中說:
“我一頓操作猛如虎”
哎,不得不感嘆,股票投資中——不自信比自信更重要。
我挺好奇,他到底買的是啥呢?
虧那麼慘,應該是碰了熱門賽道股了。醫藥?白酒?新能源?
我週五找了這幾個指數過去幾年的表現。
從2021年到現在,好些指數已經是連跌多年。
但,我挺奇怪——
劉爽怎麼能虧得完全不剩?
可能他加了槓桿?
又或者投資了風險更大的品種,比如期貨或XX幣這些?
無論是哪種情況,底層性格都是:
賭性很大。
觀察室的嘉賓胡彥斌就直接吐槽劉爽,“你L型人生投什麼資?”
L型人生也不是不可以投資,但更適宜保守心態。
這兩口子應該是:有愛,但無法走下去。
除了劉爽不夠支稜,太躺平了。
有一點挺重要。
可能葛夕想明白了,老公這種性格如果不改變,會給將來的生活續埋下大坑。
所以葛夕一方面會不捨的情緒,一方面又抱定了“分手的決心”。
回答婚意向時,果斷✓。
楊子和黃聖依。
楊子和劉爽一起,成為了節目的“活寶”。
貢獻了滿滿笑料。
楊子最大特點是爹味撲面而來

出於好奇,我稍研究了下楊子最核心的資產,應該主要是對上市公司巨力索具的3%多的持股。
巨力是一個微盤股,市值才30來億。
去年虧損,前年盈利900多萬。
楊子持有股票市值僅1個億多點兒。
當然,1個億的股票不算少——
但如果爹味有等級的話…1個億應該支撐不起楊子那麼大爹味吧。

楊子還有別的產業,比如影視傳媒,直播事業,收藏事業…
但,這幾個行業都有個共同特徵:
失敗率極高,楊子做得也並不出色。很難說有太大經濟價值。
反觀黃聖依,要一邊操心娃,一邊工作。
本來有機會做成頭部演員,如果做好的話,收入會是很可觀的。
黃聖依是希望離婚的一方。

她抱怨楊子很少回家,不在意家庭。認為自己也是有事業,能創造經濟價值的。

楊子覺得黃聖依不夠理解他。
楊子說——
“黃聖依就是一個小屁孩。”
“我在為未來鋪好路,一旦我認為,我的資糧可以支撐起,可以傳承的生活時,那我可能就回歸生活了”。
(原話就是如此,不是我打錯字了,楊子就是這麼神叨叨的…)
但講真。
楊子倒不如把對巨力的持股,或者一些流動性差的資產,換成更好的收息股票。
比如茅臺,水電之類的。
然後迴歸家庭,不折騰。
做一名全職爸爸,全力支援黃聖依的事業
黃聖依經營好事業的機率,遠大於楊子折騰成功的機率。
當然這樣的方案,估計從來都不會是楊子的選項。
最後李行亮和麥麥。
他倆是典型的中產家庭,男方努力工作攢錢,女方精打細算,或者可以說是“摳”。
在深圳買了房,也有了兒女。
一步一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家庭。這過程應該挺不容易,挺辛苦。
當實現了各種目標,應該幸福度極高呀。

但——
看完這一對,我發現我徹底對婚姻困惑了。
我更能代入李行亮的視角,他完全和楊子,劉爽不同,遇事會先反思自己。
他參加節目,是真心希望找到答案。
想知道自己在婚姻生活中,究竟做錯了什麼?麥麥是不是應該也要改變改變?
但目前看下來,他遇到了鬼打牆的境地

我稍翻了翻網貼,有的網友說麥麥雖然十分節儉,但實質上攀比心極強,物慾極大。

真的會是這樣麼?
雖然麥麥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年輕時就被有錢人追求如果她願意的話,很早就會有今天的經濟水平,甚至是遠遠超過。
但我總有一種奇怪感覺——
經濟矛盾雖然有,但應當不是他倆最大矛盾。
核心矛盾到底是什麼呢?
可能也是大家追劇的動力之一。
害,說了這麼多,我只懂理財,不懂婚姻,就是瞎聊聊。

吃瓜為主,吃瓜為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