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的強硬立場引發熱議,而“去公民化”(Denaturalization)政策的悄然升級,更讓不少已經歸化入籍的美國公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慮與不安。

什麼是“去公民化”?
“去公民化”是指撤銷一個人已經獲得的美國公民身份,通常是因為該人在申請歸化過程中存在欺詐、重大隱瞞、或其他違反入籍條件的行為。
雖然歷史上這種情況極為罕見,但在特朗普政府的推動下,這項制度正在被系統化、常規化。

近日,美國司法部一份內部備忘錄曝光。備忘錄顯示,特朗普政府提到要大幅加強對“去公民化”(denaturalization)政策的執行,並且表示民事部門應“優先考慮並最大程度地推進”撤銷已歸化入籍的美國公民。
也就是說,如果政府發現你的歸化身份是“非法獲取的”,就可能被撤銷國籍!
什麼情況下會被取消國籍?

在美國,撤銷國籍基於兩條法律:
第一是刑事法規,如果有證據表明申請人“在明知故犯的情況下非法獲取”公民身份,可撤銷國籍,並被判最高25年監禁!
第二項是民事法規,如果政府發現在申請過程中有“隱瞞重要事實或故意虛假陳述”的證據,即可撤銷歸化公民身份。
重點篩查物件包括:
-
隱瞞犯罪記錄的人;
-
使用虛假身份申請綠卡或入籍的人;
-
曾在多國以不同身份申請移民的個案;
-
入籍時提供了虛假材料或資訊的人。
哪些人有被取消國籍的風險?
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法學教授阿曼達·弗羅斯特(Amanda Frost)指出:理論上,幾乎每個歸化公民都有風險!
因為要在歸化過程中“找茬”太容易了!歸化的過程本身就漫長而複雜,一些小疏漏、小錯誤在所難免。政府若“寬泛解讀”錯誤,人人都可能中招。

斯坦福的古滕塔格教授安撫稱,因法律先例保護和高舉證門檻,大多數守法公民無需過度恐慌。冗長的司法程式也是大規模操作的“絆腳石”。
古滕塔格教授強調說:“雖然存在濫用取消國籍權力的巨大風險,但最高法院乃至各級法院總體上對歸化公民的保護力度是很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甚至曾公開威脅取消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和紐約市民主黨市長候選人的國籍,這引發利了用此手段進行政治打壓的擔憂。

儘管官方強調“只針對重大欺詐個案”,但移民律師指出,一些華人移民在早年移民過程中,可能因為語言障礙、資訊不透明或代理不當而無意中留下了記錄錯誤或模糊的申請材料。哪怕當時無意造假,也可能在被“回頭查賬”時引發問題。
特別需要注意的情形包括:
-
多次身份轉換過程中有資訊不一致;
-
入籍申請中未如實申報過往婚姻、地址或出入境記錄;
-
曾在婚姻移民等流程中提供了未經核實的資訊;
-
找中介或“黑工”代填表格而自己不清楚內容。
什麼情況不能被取消國籍?
雖然“去公民化”(denaturalization)是聯邦政府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啟動的程式,但美國法律也對政府的行為設定了嚴格限制。以下是幾種不能取消國籍的情形:
1. 政府不能因為歸化後的相關行為而取消人們的國籍。國籍一旦取得,政府不能“事後找理由”取消。
2. 在歸化過程中如實申報的過往定罪記錄,也不得用於事後取消國籍。只要申請人在歸化時誠實申報了自己的犯罪記錄(無論是輕罪或重罪),並且移民局當時基於這些資訊批准了入籍,日後政府不得再以此為由撤銷國籍。
3. “去公民化”不是移民局說了算,而是必須透過聯邦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不是政府懷疑你有問題,就能立刻取消你的國籍
加州的歸化公民是否擁有特殊保護?
加州的歸化公民人數高達560萬,所佔全州人口的比例,比任何其它州都高得多!
因此,加州在保護移民權利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該州不能為面臨取消國籍的個人,提供任何特殊保護。

與其他所有州一樣,加州無法透過法律禁止聯邦政府執行國家法律。即使在加州眾多的庇護城市中,地方政府最多也只能選擇不協助聯邦執法。
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移民法教授說:“如果聯邦政府真的鐵了心要集中火力調查加州人,沒有什麼訴訟或庇護政策能阻止他們。”

加州僅佔全美人口11%,州內卻擁有23%歸化公民。這龐大群體本身就可能成為特朗普政府的重點目標。
另外,雖然在民事案件中,總部位於舊金山的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歷史上曾作出有利於歸化公民的裁決;刑事案件中,加州的陪審團可能對移民處境更具同理心。
但這些歷史先例並非“保險箱”,只要上了法庭,就可能面臨被取消國籍的風險。
每年有多少人被取消國籍?
弗吉尼亞大學教授弗羅斯特說,美國每年被取消國籍的人不到十幾個。
在過去大約五十年裡,共和黨和民主黨總統都極少動用取消國籍的權力,一般都只在極端情況下使用,例如針對犯有戰爭罪的前納粹分子。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法學院移民政策教授拉克爾·阿爾達納(Raquel Aldana)表示,不過這種情況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發生了變化。
她注意到美國每年提交的取消國籍案件有所增加。到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結束時,他的政府提交了102起取消國籍案件,而拜登政府在其任期內只提交了24起。
面臨取消國籍程式的人
享有哪些正當權利?
這取決於案件定性為刑事還是民事。
刑事案件可能同時導致取消國籍和判刑,這類案件的舉證門檻很高。被告有權獲得法庭指派律師,案件由陪審團審判。

民事案件的舉證門檻較低,政府只需提供“清晰、令人信服且確鑿的證據”,證明歸化過程中存在錯誤即可。沒有陪審團,法院也沒有義務指派律師,因此歸化公民必須自行聘請律師或進行自我辯護。
弗羅斯特說:“如果政府證明公民身份是非法獲取的,法官就必須批准取消國籍。”

儘管如此,法院明白喪失公民身份的嚴重性,所以民事案件中取消國籍的舉證門檻,仍高於一般民事案。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阿爾達納教授說:“在取消國籍的案件中,政府的舉證責任門檻是最高的,比移民法任何其他領域(包括驅逐出境)都要高。因此理論上,證據證明的成立應該非常困難。”

討論
你會擔心自己的國際被取消嗎?
歡迎給我們留言!
點選名片關注
舊金山矽谷第一生活資訊平臺
這是天天匯陪伴您的第5000+天
15萬灣區華人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