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2月18日(小新)近日,法國政府針對“出生國籍法”(droit du sol)的討論愈演愈烈,特別是在海外省馬約特(Mayotte)透過限制出生國籍的提案後,政府正考慮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類似措施。然而,許多專家和法律人士認為,這一舉措不僅無助於減少非法移民,甚至可能帶來社會和法律上的混亂。

每年,約有30000名在法國出生的外籍父母子女,在滿足一定居住年限後自動獲得法國國籍。然而,法國司法部長傑拉爾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近日表態,支援迴歸1993年至1998年間的舊法,要求這些孩子在成年時主動申請法國國籍,而不是自動獲得。
“成為法國人不應僅僅因為出生在法國,而應該是一種選擇和意願。” 達爾馬寧如此強調。
內政部長布魯諾·雷泰歐(Bruno Retailleau)則進一步指出,2023年底參議院曾就“移民法案”進行投票,希望收緊出生國籍法,以防止“法國國籍成為偶然所得”。儘管這一提案被憲法委員會否決,但如今政府再次推動相關改革,試圖重新立法。
【出生國籍法真的鼓勵非法移民?資料並不支援】
一些右翼政客認為,法國的出生國籍法助長了非法移民。例如,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 RN)的議員約翰·吉耶(Yoann Gillet)稱,該制度是一種“非法移民製造機”,並認為新生兒的法國國籍會刺激外來人口非法入境。
然而,2018年法國政府已在馬約特推行類似的政策,要求至少一方父母在孩子出生前三個月內合法居留。結果並未減少移民潮,反而導致出生率上升,而符合條件的入籍兒童數量大幅下降。這表明,吸引移民的主要因素並非法國國籍,而是法國更好的生活條件和醫療體系。
法國曆史學家帕特里克·維爾(Patrick Weil)批評政府此舉“毫無意義”,強調收緊出生國籍法不會減少非法移民,反而會引發更多社會問題。
【極右翼推動“血統國籍”,學者警告社會撕裂】
近年來,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領導人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一直主張徹底廢除出生國籍法,只允許“透過血統”繼承法國國籍,即只有父母是法國人,孩子才能自動成為法國公民。
歷史學者維爾認為,這種提議源於法國極右翼的傳統,早在19世紀末,“行動法蘭西”(Action Française)等民族主義團體就曾提議廢除“出生國籍法”,稱新生法國人是“偽法國人”或“僅僅靠一張身份證成為法國人”。
但實際上,法國的出生國籍法可以追溯到1889年,當時的立法目的是加強國家認同,並防止外籍社群“遊離於法國社會之外”,確保出生在法國的人可以融入社會。甚至在二戰時期,維希政府也沒有廢除這一制度(儘管當時有超過15000名新入籍的猶太人被“取消法國國籍”)。
法國政治學者布蘭查德(Emmanuel Blanchard)指出,法國一直實行“出生國籍法”與“血統國籍法”結合的模式,而這種制度設計符合法國的革命傳統和國家認同。
“法國的國家認同建立在共同生活和共享法律之上,而不僅僅是血統。” 布蘭查德表示。
【法國會全面廢除“出生國籍法”嗎?】
雖然政府內部仍在討論該議題,但許多法律專家認為,完全廢除或大幅收緊出生國籍法的可能性較低。除了憲法委員會可能阻止外,該政策也可能引發國際人權組織的批評,並在社會上造成嚴重分裂。
然而,右翼勢力的推動讓這一話題成為2027年總統大選的焦點議題之一。未來,關於“什麼是法國人?”、“如何獲得法國國籍?”的討論,將繼續在法國政壇和社會引發激烈爭議。
你怎麼看?你認為法國應該收緊出生國籍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