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運動相機的GoPro,如今為何成為掉隊者?

說起運動相機,就不得不提起這個品類的鼻祖 —— GoPro。2002 年,它的創始人、衝浪愛好者 Woodman 想要記錄一些衝浪時的刺激畫面,卻發現這需要非常昂貴的專業裝置。因此,Woodman 開始著手研發價格合理,同時小巧實用的攝像裝備。他把一臺 35 毫米膠片相機裝在一個連線了手腕腕帶的透明防水盒裡,這就是 GoPro 的旗艦產品 Hero。之後,Woodman 將自己的公司命名為 GoPro,意思是「成為職業運動員」。當時,由於老牌相機零售商對於分銷創業品牌的興趣不大,Woodman 就將自己的銷售策略轉向體育用品展銷會以及衝浪和潛水用品商店,就這樣,他找到了自己的第一批核心使用者,也就是運動愛好者。
 Nick Woodman 與 Hero 3 的合影 | 圖源:Forbes
同時,2010 年前後,伴隨著 YouTube 等網際網路影片平臺的興起,GoPro 與大批明星運動員合作,也讓用 GoPro 拍攝成為了「酷」的代名詞。甚至網上一度流行著一種說法 ——「沒有 GoPro,你還拍什麼 Vlog」。
澎湃新聞的報道指出,運動相機的使用場景大多是極限運動、旅遊自拍、真人秀等,它對防水、防抖、便攜等效能的要求更高。流暢的防抖效果和沉浸式視角,也讓運動相機不再是專屬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小眾玩具,它逐漸成為了普通人捕捉生活點滴的神器。諮詢機構 QYResearch 預計,全球運動相機市場將以 6.1% 的年複合增長率,在 2031 年達到 34.5 億美元。
根據 Statista 的統計,GoPro 相機的全球出貨量在 2015 年達到了 658 萬臺的峰值,但從那之後,他們的銷量就不斷下滑。去年第 4 季度,GoPro 相機的銷售量同比下降了 16%,只賣出了不到 78 萬臺。影石公司的創始人在去年 8 月表示,GoPro 是行業龍頭,2017 年影石的營收還只有 GoPro 的 40 分之一,但到去年上半年,影石已經實現了對 GoPro 的反超。另一家國內廠商大疆,也憑藉著 Action 以及 Pocket 系列產品,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又一波記錄生活的熱潮。
那麼,為什麼運動相機領域的開創者 GoPro 今天掉隊了呢?
TechCrunch 的報道指出,在 2014 年上市之後,GoPro 首先要面對的,其實是智慧手機的崛起。隨著手機的拍攝功能越來越強大,GoPro 公司意識到,單一的相機型號 Hero 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者越來越多樣的需求。
不過,GoPro 並沒有馬上開始開發新的產品線,而是圍繞著 Hero 這一個產品做不同的配置。他們在當年推出的 Hero4,根據效能分成了 Black、Silver等不同級別。儘管這款產品在剛釋出時取得了巨大的銷售成功,但它也增加了供應鏈和庫存管理的難度。後來推出的入門級產品 Hero4 Session 比之前的產品要更輕、更小,但初始定價 399 美元卻和功能更強的 Silver 差不多,消費者的不買賬讓 GoPro 不得不兩次下調價格。TechCrunch 認為,運動相機本身就是一個小眾市場,型號太多反而讓消費者感到混淆。並且,針對同一個產品做不同版本的分層,實際上並不會吸引來新顧客。
 Hero4 Session 產品 | 圖源:DCRAINMAKER
在 GoPro 管理層努力解決 Hero 產品庫存的同時,他們的競爭對手也開始嶄露頭角。比如 2017 年,影石憑藉著一段老鷹視角的影片,以全景運動相機切入市場。他們的創始人表示,GoPro 是運動相機,但它不全景,三星和理光是全景相機,但是它不運動。36 氪的分析認為,隨著運動相機市場的發展,行業壁壘在不斷降低,其他玩家的入場勢必會給 GoPro 帶來衝擊,比如,GoPro 的競品們往往能以不到 1/3 的價錢實現它 8 成以上的功能。更別提,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GoPro 的產品迭代只是在引數上有一些變化,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顛覆,硬體創新乏力。
華爾街日報認為,智慧手機給 GoPro 帶來的另一大挑戰,就是暴露了他們在影片剪輯功能上的缺陷。影石的創始人也表示,他們曾發現,GoPro 的使用者在拍完後,要把整個影片下載到手機上才能開始剪輯,過程非常繁瑣,還要佔據使用者的手機空間,這也影響了影石後來選擇在軟體功能方面發力。
福布斯雜誌指出,雖然 GoPro 在硬體和品牌方面發展迅速,但他們非常不擅長構建軟體,GoPro 的創始人 Woodman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也都很排斥 GoPro 相機與手機之間的合作,直到 2016 年,GoPro 才收購了 2 家影片編輯應用程式公司,來最佳化他們的剪輯功能。
 GoPro 的 剪輯應用 Quik App | 圖源:GoPro 官網
另外,根據 36 氪的報道,許多消費者常常抱怨,GoPro 更新的功能並不實用,一些使用者喜歡的功能反而會被最佳化掉。比如,許多使用者都熱衷於用 GPS 來記錄自己騎行的路線,然後以小地圖的方式標註出來,但 GoPro Hero12 為了提升續航能力卻取消了 GPS 記錄功能。36 氪認為,目前基於社交平臺的短影片需求,視覺類的 AI 演算法還能夠實現自動抓拍、物體識別追蹤、過曝下的成像修復等功能,運動相機不能單純堆疊攝像頭硬體,也要透過軟體演算法的創新來升級使用者體驗,但 GoPro 在這方面仍然比較落後。
36 氪認為,儘管硬核的運動愛好者構成了 GoPro 的核心使用者,他們可能對 GoPro 的每一代產品都有需求,但這些使用者仍然屬於小眾圈層。因此,GoPro 也在試圖讓自己的產品接觸到更多的主流消費群體。比如,他們認為無人機能夠和運動相機實現互補,一起為使用者拍下驚險刺激的運動畫面。2016 年 9 月,GoPro 在多次跳票後,推出了無人機產品 Karma,但這款無人機很快就由於電池故障問題,頻頻發生墜機事故。最終上市僅僅 16 天,GoPro 就宣佈召回全部的 Karma 無人機。2017 年,GoPro 在解決了設計缺陷後,重新恢復了 Karma 無人機的發貨,但卻沒能競爭過他們的對手大疆的同類型產品。最後,無利可圖的 GoPro 宣佈退出無人機市場。
 GoPro 對 Karma 的韌體更新停留在 2020 年 1 月份 | 圖源:GoPro 官網
另外,由於 GoPro 曾經是 YouTube 上排名第一的品牌頻道,他們還立志於將自己打造成一家內容公司,想要推出自己的原創節目,並且上線到 Roku 等流媒體。他們從 HBO 等公司聘請了多位內容行業的資深人士,上市不到 1.5 年,員工數量就從 700 人猛增到了 1600 人,但內容部門給公司帶來的收入,卻遠遠無法覆蓋成本。2017 年,GoPro 宣佈裁撤 200 個員工,並完全關閉他們的娛樂內容業務。
以上內容整理自
聲動活潑旗下播客「聲動早咖啡」
想更多瞭解
歡迎點選收聽
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本期節目
原創/「聲動早咖啡」
排版/Riley
運營/George
更多有趣問題
歡迎來聲動活潑找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