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新CEO:裁員50%,能救公司…

關注飛總聊IT,瞭解IT行業的方方面面。
最近還有一件大事,英特爾,這個當年和微軟一起進道瓊斯指數的,曾經的大牛廠,換了一個華人CEO。
外媒報道,這個新任CEO名叫陳立武(Lip-Bu Tan)陳立武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核工程碩士,並在舊金山大學獲得MBA學位。

陳立武擁有超過20年的半導體和軟體經驗。
他曾於2009年至2021年擔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執行長,目前擔任Credo Technology Group和施耐德電氣的董事會成員。
2022年,他獲得了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最高榮譽羅伯特·諾伊斯獎。
監管檔案顯示,英特爾董事會於 2023 年底任命陳立武擔任監督英特爾製造流程的特別職務,此後,陳對英特爾的製造流程進行了數月的審查。
而陳立武在監督的過程中,和前任CEO的意見不和。
前 CEO Pat Gelsinger 過於仁慈,未能果斷裁撤中層管理層,這成為他的一大問題。所以他被董事會給下崗了。
董事會選擇這位陳立武擔任新CEO,目標就是衝著裁員來的。
至於要裁員多少才能夠讓英特爾起死回生,外媒報道,根據知情人的訊息,陳立武打算裁員50%。
對於一個有10萬多員工的來說,大概5萬人要失業。這個比例實在是有點誇張。
陳立武海表示,公司的管理層太臃腫了,所以裁員肯定要對管理層狠狠地下刀。
為了公司的長遠考慮,公司需要做出艱難的決定。一般來說,說做出艱難決定的時候,大機率就是要艱難的大規模裁員了。
另外一項改變是前CEO失敗的,他認為公司的晶片製造業務要為其他人服務,比如英偉達。
但是我們知道英特爾的製造工藝目前在7奈米徘徊,始終無法進入到下個階段,所以指望英特爾自己能把工藝提高上去大機率是沒希望了。
有傳聞英特爾遊說特朗普政府,讓其和臺積電成立合資公司,專門做晶片製造。
問題是臺積電本身就是晶片製造公司,讓其和臺積電合資,到底是貪圖臺積電的人才,還是技術,亦或者都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但是臺積電還是答應了所有美國政府的請求,大機率,臺積電變成美積電,再被英特爾掌握核心技術,也只是時間問題。
由此可見,一個公司要想成功,也不一定全部需要自己的努力,只要你的政府原因幫助你搶奪關鍵技術和人才,那一切皆有可能。
英特爾畢竟是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親兒子。讓我們就看看新CEO在大規模裁員和政府的幫助之下,怎麼樣讓英特爾起死回生吧。
當然也可能不會起死回生,這個新CEO的唯一任務就是裁員,裁員以後就背鍋下臺,換人。誰知道到底是哪個劇本呢?
歡迎加入飛總知識星球。一頓飯的錢,和飛總交個朋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