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新總部完工,做自己的甲方,不受約束的設計有多酷

BIG總部
BIG Headquarters
這是 Bjarke Ingels Group (BIG) 位於哥本哈根諾德哈芬區(Nordhavn)的新總部,佔地 4,48827米、共 層,坐落在頭上的一個角落。
專案於今年剛完工,容納了 BIG 的 300 名員工,成為他們日常工作和創作的空間。
Bjarke Ingels Group (BIG) 是一家總部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國際知名建築事務所,由建築師比亞克·英格爾斯(Bjarke Ingels)於 2005 年創立。
該事務所的設計風格以大膽、實用和富有表現力的形式著稱,常常挑戰傳統建築形式,同時兼顧可持續性和功能性。BIG 的設計哲學強調「實際的理想主義,即透過建築創新來解決社會、環境和技術的複雜挑戰。在全球範圍內,BIG 已經成為現代建築界的先鋒之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聲譽。

△日本丨NOT A HOTEL SETOUCHI


△丹麥哥本哈根丨垃圾焚燒發電廠
丹麥丨紙藝術博物館
△阿聯酋丨阿聯酋國際園藝協會世博館
△挪威丨The Plus
△美國丨凱旋中心The Spiral
BIG 總部的設計深受其內部跨學科合作的「LEAPP理念影響。LEAPP 是 BIG 提出的一個多學科協作框架,涵蓋了景觀、工程、建築、規劃和產品設計五個領域。

該建築是這一理念的首批實踐之一,旨在將這些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整合到一個統一的建築中。建築的每個元素都體現了這一理念的核心,從整體規劃到細節設計,每一步都彰顯了多學科團隊的協作成果。
part 01
建築設計
總部大樓的造型強調了建築物的垂直流動感,並透過精心安排的開窗和層層錯落的結構元素,打造出一種流線型的立體感。
建築的立面採用了大量玻璃和 Uni-Green 混凝土的結合,展現出現代材料的優雅質感。

外立面的設計與哥本哈根的海濱環境和工業背景相呼應,玻璃幕牆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線,營造出通透、開闊的內部空間感。
外部的一條 140 米長樓梯是建築設計的大亮點,樓梯延伸至建築的每一層,併為每個樓層提供了一個室外露臺,進一步增強了建築的層次感與動態表現。

建築的頂部還設有大型露臺,露臺與外部樓梯相連並盤旋而下,形成了獨特的螺旋結構。
這種設計不僅增強了建築的功能性,同時也賦予了建築一種動感的姿態,打破了傳統辦公樓的僵硬感。
作為 BIG 對可持續建築的一次大膽嘗試,BIG 總部還採用了先進的環保設計策略。建築集成了太陽能電池板和地熱能源系統,確保建築的 60% 能源需求來自可再生能源。地熱系統為建築提供了 84% 的供暖需求,並完全滿足了其製冷需求。此外,建築還採用了自然通風等被動式設計策略,進一步減少了對機械裝置的依賴。
設計示意圖▽
part 02
室內設計
BIG 總部的室內空間採用開放式佈局,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空間的通透感和靈活性。
△室內剖面圖
透過 3 米高的玻璃門進入總部,大堂及接待區以寬敞明亮的設計為主,給人一種開闊、通透的視覺效果。
室內的混凝土牆面和地面不僅具有強烈的工業感和現代感,還為整個空間營造了一種冷靜、簡約的氛圍。

在空間的細節設計上,混凝土的粗獷質感與其他溫暖的材質如木材、鋼材和玻璃相互配合,創造了一個溫馨而現代的工作環境。
室內的樓梯從中心穿過大樓,成為連線各層的主要交通動線,並形成一種垂直流動感。這條黑色鋼製樓梯蜿蜒上升,貫通七層樓,打破了傳統辦公樓的封閉感,讓員工在不同樓層之間流動時感受到空間的流動性與開放感。
樓梯除了作為樓層間的連線通道,還充當了建築的額外消防通道。為緊急疏散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出口通道。
每一層樓都有一個直通外部露臺的通道,提供員工與外界互動的機會,同時也讓自然光充盈整個空間。

在總部的建築底部,景觀團隊將原停車場改造成了一個 1500㎡ 的公共公園,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丹麥的沙灘和海岸森林。

公園的北側種植了松樹和橡樹等本土樹種,用以抵禦港口的強風,而南側則設定了種植區、岩石和樹林,旨在支援生物多樣性,同時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適宜放鬆和娛樂的舒適空間。

BIG 哥本哈根總部的設計不僅是一個工作場所,它是一個體現可持續性、創新設計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範例。這座建築的成功在於它不但滿足現代辦公需求,還將自然與建築的界限模糊,創造出一個充滿靈感和活力的工作環境。
推薦閱讀
//
將我們設為「星標」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推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