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超級LP出現了

二期基金籌備中。
作者 I 楊文靜
報道 I 投資界-解碼LP
今年募資振奮一幕出現——
投資界-解碼LP獲悉,日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完成第六批正式宣佈完成出資,普華資本、基石資本、達晨財智、元璟資本、通和毓承、國中資本等六家機構成為新基金的管理人。
此次設立的子基金總規模112億元。至此,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六批子基金設立完成,其全部子基金認繳總規模已經超過1080億元,數量累計42支。
令人期待的是,國家中小二期基金也要來了。
超級母基金密集出資
一舉投6家GP
整個出資動作在一週內密集完成。

6月21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宣佈完成第六批第一、二支子基金簽約設立工作,並披露了被投機構,分別為:
第一,普華中小二期(杭州)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在浙江杭州,管理機構為浙江普華天勤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即普華資本,主要投向高階裝備製造、新一代電子資訊、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健康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第二,湖北省基石中小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在湖北武漢,管理機構為基石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即基石資本,主要投向新一代資訊科技、積體電路、高技術製造、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這支基金由武漢基金聯合基石資本、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共同發起,規模15億元。據瞭解,這是國家中小企業基金第六批子基金中,在中西部地區落地的首支子基金,也是武漢基金重組後與國家級引導基金合作設立的首支子基金。
6月27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宣佈完成第六批第三、四、五、六支子基金簽約設立工作並披露投資機構,分別為:
第三,湖南達晨財智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在湖南省長沙市,管理機構為深圳市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即達晨財智,主要投向智慧製造、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技術等相關領域的中小企業。
其中,這一筆出資落地後,達晨財智宣佈旗下基金完成首輪募集關閉,基金總規模約30億元,獲得了包括基石投資人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湖南省產業引導基金、長投控股、湘江國投、廣州產投、安徽高新投、大連市引導基金、湖南雲起盛世,以及達晨財智股東電廣傳媒等多個國資/政府投資平臺的出資。
第四,杭州元璟新創中小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在浙江省杭州市,管理機構為杭州元璟睿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即元璟資本,主要投向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數字醫療、人工智慧、資訊科技、消費升級及網際網路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這是元璟資本自2021年獲得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出資以來的再一次出資,與此同時,元璟資本新一期人民幣基金也正式完成超10億元首關,將主要投向硬科技、前沿技術、智慧製造、醫療科技等相關領域的中小企業。
第五,合肥通和四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在安徽省合肥市,管理機構為崇凱創業投資諮詢(上海)有限公司,即通和毓承,主要投向創新生物製藥、新一代生物技術和療法、創新醫療器械及生命健康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第六,國中(深圳)三期中小企業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基金規模40億元,註冊地在廣東省深圳市,這是深圳落地的第4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子基金,管理機構為深圳國中常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即國中資本
投資方向上,這支基金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與智慧駕駛、新材料與新能源、智慧裝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大資料雲計算網路安全及企業服務、半導體、電子資訊科技與人工智慧與新經濟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至此,第六批全部子基金的簽約設立工作完成,總規模112億元。
超級LP締造千億叢集
二期基金正在籌備
這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成立的第四年。
如今,新一批子基金的簽約設立任務順利完成後,子基金認繳總規模超過1080億元,數量累計42支。基金管理公司也在四週年之際總結了成立以來的成績:
一是聚焦投早、投小,支援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累計投資專案超過1500個,其中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超過1200個,培育專精特新企業783個,小巨人企業281個,獨角獸企業超過40個,累計幫助已投專案新增股權融資超過4800億元。
二是聚焦投創新、投硬科技,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投資了一大批科研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在量子資訊、具身智慧、生成式AI等未來產業以及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投資專案超過800個,支援了月之暗面、宇樹科技、國儀量子、藍箭航天等一批創新企業。
三是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積極推進補鏈強鏈,在新一代資訊科技、積體電路、高階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國家重點發展領域的投資專案超過1300個,金額佔比近90%,支援了華大九天、萊特光電、海博思創、微導奈米等一大批產業鏈關鍵企業,充分發揮了中小企業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方面的生力軍作用。
追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成長經歷,2020年5月,在工信部與財政部的牽頭推動下,中央財政與上海國盛、中國菸草等社會出資人共同發起成立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母基金)。
基金註冊資本為357.5億元,透過投資設立子基金等方式,同時保留部分可投資金用於跟隨子基金直接投資相關優質專案,使基金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重點解決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中長期股權融資問題。
過去的四年裡,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常被視作“最活躍國家級母基金”,不僅出資速度極快,累計出資設立40多支子基金,對GP的遴選也十分嚴格,涵蓋了深創投、達晨財智、基石資本、原始碼資本、同創偉業等一大批頭部知名機構或細分領域的頭部機構。
這一最活躍母基金背後,也代表著國家級母基金的主要方向:
首先“投早投小投科技”自是不必說。與此前出資風格一脈相承,基金多投向硬科技、資訊科技、新能源和生物醫藥等領域;在對“中小企業”的扶植上,可以說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是“耐心資本”的主要踐行者,當下,“耐心資本”被提到更高的位置,國家級母基金的領頭更加關鍵。
此外,母基金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地區間的調控作用,開始向中西部城市的中小企業發力,以這一次出資為例,子基金就加大了在湖北武漢、湖南長沙等中部城市落地的比例。
另一方面,子基金的管理機構多為頭部機構,而此次的不少機構多年前就曾獲得過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出資。從國家級母基金的選擇上來看,如今能留在牌桌上、成功募資的VC/PE,必然是有一定體量和經驗的頭部機構,或是在垂直細分賽道有自身獨特優勢的機構。
過去幾年,各地政府引導基金大爆發,地方透過基金招商爭搶新興產業更是愈演愈烈,此前甚至出現一家企業為了滿足融資要求在幾座城市落地工廠。而國家級母基金大舉進入市場,不僅能帶來更多活水,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緩解地區間招商引資的“零和博弈”情況。
據瞭解,國家中小基金下一步還將加快推進基金二期設立工作,下一批資金進入市場,又將攪動一池春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