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本週,江蘇、河南、湖北、山西等地母基金密集落地,重點佈局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生物醫藥、積體電路等領域。
基金設立層面,本週北京、福建、寧波、天津、吉林等地均有新基金設立,基金主要聚焦在半導體、新材料、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等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在科創板設定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其中明確將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面向優質科技型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擴大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適用範圍。

蘇州戰新基金5支母基金招GP
目前,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兩批產業專項基金已經簽約落地,蘇州戰新基金矩陣共有7只基金,其中5只為專項母基金,聚焦高階裝備、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新能源及智慧座駕。近日,蘇州戰新基金髮布了這5只母基金產業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
截至目前,首批總規模135億元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戰新母基金和未來產業天使基金,第二批總規模105億元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新型能源及智慧座駕戰新母基金和蘇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天使基金,已全部註冊落地,進入投資期。
今年以來戰新基金直投專案20個,完成投資5.6億元。其中,正力新能於4月在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成為繼英諾賽科後蘇州戰新基金培育的第2家上市企業。子基金投資方面,目前戰新基金已完成5只子基金投決,合計總規模達55億元,子基金已完成對外投資專案8個。
山西省天使投資母基金首落子
近日,由山證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山西晉創天使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順利完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正式進入投資運營階段。
晉創天使基金作為山西天使投資引導母基金、晉創科技創新母基金旗下首隻子基金,主要圍繞自主智慧財產權培育、科技成果轉化、核心技術國產替代等方向,重點聚焦山西省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資訊科技、裝備製造等戰略新興領域,大力扶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創新型企業,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江蘇無錫生物醫藥產業專項母基金招GP
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江蘇無錫生物醫藥產業專項母基金(有限合夥)產業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公佈:為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作用,促進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以下簡稱省級母基金)與無錫市共同出資設立江蘇無錫生物醫藥產業專項母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產業專項母基金),規模40億元。
據介紹,母基金旨在支援無錫市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融合發展,最佳化地方現代化產業體系佈局。
公告指出:投資方式包括透過設立產業子基金投資或直接投資專案,直接投資專案金額一般不超過產業專項母基金實際投資金額的30%。
產業專項母基金在產業子基金中認繳出資比例不超過產業子基金規模的30%,對單個直投專案的投資金額不超過產業專項母基金實繳出資總額的20%。
主要投資於藥物(含創新藥、高階原料藥、中藥、細胞基因治療、合成生物學等)、醫療器械(含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醫療支援性產業(含科研儀器、合成生物學、CXO、醫療新基建、MAH平臺型公司等)、消費醫療及國民健康質量提升(含康養、醫美、特醫及功能食品等)、AI製藥等領域。
鄭州經開區首支產業創投母基金完成備案
近日,鄭州經開區首支產業創投母基金—鄭州經開賦豫戰新創投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成功備案。
此次落地的鄭州經開賦豫戰略新創投母基金總規模為50億元,期限為10年(7年投資期+3年退出期),首期註冊規模5億元。母基金採取“直投+設立子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重點投資於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高階智慧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大健康、智慧物流、新一代資訊科技、國際貿易、新消費、新材料等領域。
該基金的成功備案,將開啟鄭州經開區“基金招商”的新篇章,同時也將進一步完善經開區的金融生態體系,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為經開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這家券商私募子,新增300億母基金
近日,財通資本成功中標富陽區“3+N”產業基金。
富陽區“3+N”產業基金總規模300億元,分別設立孵化基金、創新基金、併購基金三大母基金各100億元。孵化基金投資方向為“投早、投小、投科技”,側重“創業引導”;創新基金投資方向為富陽區“4+5”產業鏈,側重“產業培育”;併購基金投資方向為金融科技、產業併購及重大專案協同投資,側重“產業併購”;該基金是富陽區落實產業強區戰略、培育新興產業的重要抓手。
富陽區立足自身發展訴求,藉助其區位優勢,設立“3+N”基金群佈局未來,旨在進一步發揮產業基金引領撬動作用,支援科技創新、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富陽產業高質量發展。
財通資本成立於2015年,是財通證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管理私募股權基金規模超270億元,累計服務政府產業基金規模逾630億元,所投廣立微、紐泰格、零跑汽車、安乃達等多家企業成功上市。
無錫積體電路產業專項母基金招GP
為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作用,促進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以下簡稱省級母基金)與無錫市共同出資設立的江蘇無錫積體電路產業專項母基金(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產業專項母基金)現公開遴選產業子基金管理機構。
母基金規模50億元,主要投資於積體電路專用裝備與材料、高階通用晶片研發設計、矽光晶片、量子晶片、第三代半導體、高階功率半導體、EDA等領域。圍繞江蘇省“1650”產業體系、“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及《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明確的13個新興產業領域中的積體電路產業開展投資,堅持“投早、投小、投科技”,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
公告指出,產業子基金直接投資無錫市內企業,且在基金存續期內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返投認定金額按本基金投資金額的150%計算;產業子基金投資的企業在基金存續期內在境內外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返投認定金額按本基金投資金額的200%計算。
徐州智慧製造母基金招GP
日前,江蘇徐州智慧製造產業專項母基金(有限合夥)釋出子基金管理人遴選公告:為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作用,促進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省級母基金與徐州市共同出資設立江蘇徐州智慧製造產業專項母基金(有限合夥)。
該支基金規模30億元,主要投資於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特種車輛、高階裝備、智慧網聯汽車、機器人、高階數控機床、增材製造、智慧測控裝備、安全產業、核心零部件等領域,以及江蘇省“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1650”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及徐州市“343”創新產業叢集體系內智慧製造領域重大專案。
公告指出,產業子基金規模應註冊在江蘇省內,不低於5億元,蘇南地區不低於10億元,各級政府出資比例合計不超過50%。
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招GP
日前,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髮布擬參股基金申報指南及管理機構遴選辦法的通知:為了更加有力有效地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創新創業,全鏈條、全覆蓋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湖北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湖北省引導基金公開發布了《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擬參股基金申報指南及管理機構遴選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公開了申報參股基金的型別:
1.重點領域基金
(1)機器人及人工智慧產業基金,計劃設立1支母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重點投向AI晶片、智慧安全計算、智慧軟體、大資料等智慧核心,執行器、鋰電池等硬體整合,以及感測器、資料採集處理等控制系統,孕育孵化一批具有高成長性、戰略性、先導性的科技型企業,搶灘佈局未來產業新賽道。
(2)生命健康產業基金,計劃設立1支母基金,總規模100億元,主要投向創新藥研發、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孵化培育重點企業做優做強,支援重大專案和相關聯企業招引落戶,助推我省生物醫藥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3)農業產業發展基金,計劃設立規模100億元的湖北省農業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投向現代種業、農業微生物等農業領域,加快我省農業產業化及重點專案落地,推動我省由農業大省加速向農業強省轉變。
(4)現代化工產業基金,計劃設立規模30-50億元的湖北省現代化工產業基金,重點投向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高階化工領域,培育形成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化工產業叢集。
(5)商業航天發展基金,計劃設立規模20億元的湖北省商業航天發展基金,主要投向航天運輸系統、航天器製造、空間應用服務等重點領域,支援火箭衛星研發製造、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等產業鏈發展,推動我省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商業航天創新發展高地。
(6)服務貿易基金,計劃積極爭取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二期支援,與省引導基金合作共同設立湖北省服務貿易子基金,主要投向數字貿易、計算機和資訊服務、研究開發和技術服務等領域,促進傳統服務貿易企業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轉型升級。
(7)其他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聯合省內外優質投資機構及產業資本等潛在出資方,重點圍繞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量子科技、低空經濟、新材料等領域設立基金,支援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產業前瞻佈局。
2.區域基金
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實施區域聯動戰略部署,指導武漢都市圈母基金圍繞科技創新領域及產業主賽道設立基金或開展專案投資,推動襄陽、宜昌、咸寧等市州設立區域母基金,立足地方產業特點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開展股權投資,重點支援地方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
3.其他市場化基金
爭取全國社保基金和國家級基金支援。搶抓國家擴大股權投資試點機遇,聯合國有銀行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省屬平臺等設立AIC基金。加強與國有企業和產業資本(CVC)合作設立重點產業基金,推動設立併購基金、S基金。發揮受託管理機構資源匯入功能,爭取與優質境外資本合作設立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基金。引入創新金融資源,重點支援工業母機、生物醫藥等產業專案建設。
《辦法》強調,希望加強財政金融聯動國資同向發力,發揮前期已設立的產業母基金作用,圍繞光電子資訊、綠色低碳、文化旅遊等重點領域,吸引外部優秀創投機構來鄂設立行業子基金,透過基金投資招引更多外部優質專案落地湖北,或對已投湖北省專案追加投資、擴大產能,加快培育湖北省經濟增長新動能。
“國家隊”LP再出資
近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宣佈完成第七批子基金設立任務,分別與中科創星、東方嘉富、藍馳創投三家投資機構簽約,加上今年4月與深創投簽約設立的子基金,至此,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七批子基金全部完成簽約設立。
具體來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第七批成立的子基金分別是:
深創投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蘇州)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江蘇省蘇州市,管理機構為上海紅土創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總規模20億元,主要投向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製造、生物技術及健康產業、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硬科技領域的中小企業。
上海中科創星先導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上海市,管理機構為北京中科創星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基金規模26.17億元,主要投向先進製造、資訊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領域和未來產業的中小企業。
東方嘉富(鄂爾多斯)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管理機構為杭州東方嘉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規模16億元,主要投向先進製造、資訊科技及生命健康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上海藍馳新皓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註冊地:上海市,管理機構為嘉興藍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規模20.7億元,主要投向先進製造、人工智慧、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雄安打造兩支百億基金
近日,雄安人工智慧產業園正式開園。雄安新區人工智慧產業園由中國雄安集團城市發展公司和雄安科學園攜手打造,聚焦下一代人工智慧,讓AI賦能未來之城。依託雄安人工智慧研究院,整合前沿創新資源,形成集科研研發、專案孵化、企業成長加速、人工智慧總部辦公為一體的全鏈條產業培育體系,搭建人工智慧開放化、全棧式生態格局,聚力打造企業“成長階梯”,形成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地。
雄安人工智慧研究院由雄安新區與清華大學姚期智院士領銜的交叉資訊研究院、張亞勤院士領銜的智慧產業研究院(AIR)共同建設,圍繞“1+6”公共研發平臺,即1個人才實訓平臺與具身智慧、智慧駕駛、智慧物聯等6個方向的實驗室,聚焦基礎理論與應用創新,形成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基礎底座。雄安人工智慧研究院針對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專案引育、關鍵人才培養,推動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成果落地。
新區依託100億雄安產業投資引導基金,100億雄安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形成“1+6+N”基金管理體系,配合上市綠色通道,為產業發展、企業全生命週期成長,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助力。
雄安人工智慧產業園圍繞“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佈局全棧式AI創新生態,聚焦AI+交通、AI+氣象、AI+醫療、AI+腦科學、AI+其他垂直應用領域五大方向,目前已吸引洞見科技、華清智言、穩準智慧等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入駐,著力形成“門對門、上下樓”人工智慧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加快技術創新突破。
高瓴創投參設30億元北京新基金
近日,門頭溝區在京西智谷創新大廈隆重舉行京西瑞瓴基金啟航儀式。京西瑞瓴基金由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和門頭溝區共同發起設立,由北京京國瑞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管理人,北京京國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高瓴裕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擔任普通合夥人。
基金目標規模3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聚焦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透過“以投帶引”模式,將為門頭溝區的科技企業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援。
門頭溝區作為北京市的生態涵養區和首都發展的重要門戶,近年來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文化興區、科技強區”發展戰略,積極探索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徑。區內重點打造“人工智慧、超高畫質數字視聽、心血管領域醫療器械”三大產業方向,構建完善的政策體系、產業生態和發展要素。目前,區內已有國高新企業500餘家,專精特新企業200餘家,形成以“京西智谷”“央視界”“中國心谷”三大產業品牌為核心的專精特新企業叢集。
基金專注於投資門頭溝區的人工智慧、醫藥器械、智慧製造等新興產業專案,這與門頭溝區的產業發展規劃高度契合。透過基金的投資引導,將吸引更多的創新資源和高階人才集聚門頭溝,提升區域的產業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門頭溝區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基金將緊扣門頭溝區產業規劃,優先投資本地重點產業企業,同時依託政策優勢招引具備區域協同效應的優質外埠企業,圍繞戰略新興與未來產業構建區域融合發展的創新正規化。
北京國管作為北京市唯一的國有資本運營試點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基金投資管理體系,在推動北京市經濟結構調整、促進首都產業升級和創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高瓴創投作為全球知名的投資機構,在前沿科學、硬科技、生物科技、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有著豐富的投資經驗和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
莆田成立10億元併購基金
近日,第八屆世界閩商大會和第二十三屆中國·海峽創新專案成果交易會在福州舉行,興業證券與白兔集團、天圖資本進行莆田市荔城白兔新消費併購股權投資基金專案簽約。
據介紹,莆田市荔城白兔新消費併購股權投資基金由興業證券發起設立,基金總規模10億元,是福建省首隻(全國第三隻)由產業資本控股,並與市區兩級政府及國有企業深度合作成立的併購基金。
嘉御資本跨境電商基金落地寧波
近日,嘉御資本2025年跨境論壇在寧波成功舉辦。論壇上,嘉御寧波跨境電商基金在寧波正式起航,嘉御資本攜手國有資本、產業資本,將共同助力寧波和慈谿以“跨境電商+產業帶”的形式由傳統外貿向新業態新模式轉型,推動本地企業出海的同時,強化出海品牌叢集,助力寧波跨境電商發展再攀新高峰,為全球貿易貢獻更多的“寧波力量”。
據悉,嘉御資本從2017年開始佈局跨境出海領域,已投資15家跨境出海細分賽道冠軍企業,並將繼續支援全球化品牌的中國企業。近年來,嘉御資本致力於打造深厚的跨境出海生態圈,不僅在物流、支付、獨立站建設,並且在品牌電商運營、內容營銷、會展營銷、人才建設、渠道擴張、全球物流供應鏈等方面,全方位精準地賦能跨境電商出海企業,以及與政府部門、產業方、平臺方等不同角色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起信任的生態系統,助力企業走向海外。
嘉御資本董事長、創始合夥人衛哲先生會上表示:“ 面對國際貿易新格局,中國企業需抓住“中國式供應鏈+海歸人才+網際網路&AI”三大核心優勢,透過差異化競爭開拓海外市場。
AI將重塑跨境電商全鏈條,從選品、產品成圖、產品描述、營銷、鎖定買家、主動客服以及建產品模型,提升滲透率等均可賦能。我們期待中國企業把握供應鏈外溢機遇,以"生來全球化"思維打造品牌、研發和生產,未來十年,跨境電商至少誕生100個百億市值出海品牌。”
廣州成立30億智造產投基金
近日,廣州開投工融智造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近日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為廣州穗開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工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30億人民幣,經營範圍為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創業投資,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
該基金由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廣州穗開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工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
毅達資本發行全國首批民營創投機構科創債
近日,江蘇毅達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毅達資本”)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創新債券——25毅達資本MTN001(科創債)”。本期債券發行規模1.5億元,期限3+2年,最終票面利率為2.33%。
這是毅達資本首次在債券市場直接融資,也是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作為首批民營創投機構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科技創新債券發行的創新實踐,探索了新形勢下創投機構的募資新途徑。
本次科技創新債券發行由江蘇銀行擔任主承銷商,引入風險分擔工具,透過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江蘇銀行分別創設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形成“央地合作”,充分發揮政策性支援工具作用。募集資金將用於高階裝備製造、積體電路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基金的出資及置換,支援科技創新領域企業的發展。
“本次科創債的成功發行,是毅達資本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透過債券市場直接融資,將有助於公司構建‘長期資本-硬科技投資-產業升級’的良性迴圈。”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表示。
天津市首支積體電路專項基金備案
日前天津國家“芯火”雙創平臺(全稱“天津天芯微系統整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鏡湖資本(全稱“深圳市錦湖私募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天津芯火基金(全稱”天津芯火積體電路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於近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產品備案。本支基金計劃規模2億元,其中首期到位資金6,000 萬元,是天津市首支聚焦積體電路早期專案的專業化天使基金。
天津國家“芯火”雙創平臺是由天津市工信局、天津知名大學、天津高新區三方共建的國家級芯火雙創平臺,依託公共服務、產研融合創新等六大服務平臺功能,深度賦能北方積體電路產業發展。鏡湖資本是國內知名的天使投資機構,自創立伊始即秉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資策略,本次與天津國家“芯火”雙創平臺的攜手合作,將深入挖掘天津本地尤其是芯火平臺聚集的大量原創先進技術,共同為積體電路行業的創新與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國家“芯火”雙創平臺、天津市天使引導基金、天津濱海高新產業投資基金等機構的大力支援下,天津芯火基金將踐行投長期的產業陪伴理念,重點面向積體電路領域的科學家、創業團隊,積極幫助中小微企業加速攻克其科技成果產業化中的薄弱環節,協助破解早期專案融資難題,撬動社會資本投向國產替代的"卡脖子"環節。基金目前儲備了一批積體電路領域的優質早期專案,專案的市場空間巨大,與國外同等競品相比有明顯優勢,未來增長前景可觀。
目前,基金正在持續進行專案徵集,重點關注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裝備、晶圓檢測、晶片設計等硬科技領域,以加速打造積體電路良好生態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基金管理團隊將繼續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大對積體電路重點專案的孵化力度,幫助優質企業產能落地,幫助區域內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生態,助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積體電路產業創新創業高地及優質企業聚集地。
中信建投資本落子吉林
近日,由中信建投資本與長春高新、長春股權、長髮私募、如皋科創投、長髮智勝共同發起設立的長春星河潤信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長春星河生物醫藥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
中信集團聚焦吉林省產業發展佈局,進一步加強吉林省的對接合作。2024年初,中信集團先後與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開展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對話並就多個領域達成合作意向,成立本支基金亦是其中重要一環。
湖北:重構政府引導基金體系 打造種子基金群 賦能“從0到1”階段創新創業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北省重構政府引導基金體系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堅持股權投資做引導,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的原則,構建財政國資金融協同、省市縣聯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創投+產投”政府引導基金體系,為湖北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工作方案》提出“三個重構”,聚焦解決能投、願投、敢投、善投問題,創新政府引導基金管理體制、運營機制、操作細則、考評辦法,圍繞營造創業投資生態、做大做強產業投資、加強基金資源統籌提出21條措施,明確“從0到1”階段政府引導基金為主、“從1到2”階段政府引導基金和國資基金協同發力、“從2到N”階段國資基金撬動放大,更加有力有效地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創新創業。
一是突出政府引導,重構創業投資基金矩陣。將楚天鳳鳴基金打造為湖北省創業投資母基金,主要負責“從0到1”階段種子投資,協同國資基金兼顧“從1到2”階段天使投資。
二是突出撬動放大,重構產業投資基金矩陣。政府引導基金與國資基金加強合作、優勢互補,撬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大力支援產業倍增戰略實施。
三是突出資源統籌,重構引導基金管理體系。完善管理機制,最佳化基金佈局,吸引撬動更多核心要素向湖北聚集。
為營造優質的創業投資生態,圍繞“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工作方案》提出“打造‘從0到1’階段種子投資基金群”,透過設立種子基金,重點投向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重點區域和重點行業領域科技創新等,解決科創企業“最先一公里”融資困境。
一是設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直投基金群。楚天鳳鳴基金出資引導,聯合武漢市等科教資源富集地區,吸引撬動高校、企業、校友基金、科技慈善資金等,設立種子直投基金,用於支援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及師生創新創業。對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重點高校,按照“一對一”方式,單設種子直投基金。
二是設立區域性科創種子基金。支援楚天鳳鳴基金與武漢市、宜昌市、襄陽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等重點區域開展合作,立足地方產業特點和資源稟賦,聯合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區域性科創種子基金,推動落實區域聯動戰略,做強漢襄宜“金三角”硬支撐。
三是設立重點行業領域科創種子基金。聚焦“51020”先進製造業產業叢集和五大現代服務業產業叢集,由楚天鳳鳴基金聯合重點實驗室、研發機構、產業資本方等,設立重點行業領域科創種子基金,支援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製造業中試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業研發專案,更大力度推進湖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同時,為推動《工作方案》落地見效,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管理委員會制定出臺了《湖北省政府創業投資類基金管理辦法》《湖北省政府產業投資類基金管理辦法》等制度,從精選基金管理人、優選專案、高效投決、科學評價等方面完善支援舉措。
證監會發布《科創板意見》,事關IPO
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在科創板設定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部署要求,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增強科創板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國證監會制定了《關於在科創板設定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以下簡稱《科創板意見》)。
《科創板意見》在持續抓好“科創板八條”落地實施的基礎上,以設定專門層次為抓手,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推出一攬子更具包容性、適應性的制度改革,著力打通支援優質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同時進一步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一方面,設定科創板科創成長層,在科創成長層的定位、企業入層和調出條件、強化資訊披露和風險揭示、增加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明確具體要求。另一方面,圍繞增強優質科技型企業的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推出6項改革舉措,主要包括:一是對於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企業,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二是面向優質科技型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閱機制,進一步提升證券交易所預溝通服務質效。三是擴大第五套標準適用範圍,支援人工智慧、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適用。四是支援在審未盈利科技型企業面向老股東開展增資擴股等活動。五是健全支援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展的制度機制。六是健全科創板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
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組織上海證券交易所及市場有關各方紮實推進各項改革舉措和示範案例落實落地,加強宣傳引導和政策解讀,不斷增強制度吸引力、競爭力,持續提升市場獲得感,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來源:政府官網、上市公司公告等,由FOFWEEKLY整編。

每日|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