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出海,路在何方?葉洪新:誰能把消費者服務好,誰就贏

在創業市場上,人們似乎特別偏愛那些年少成名的“天才”品牌。徠芬,似乎就是這樣的品牌。
2021年,國產品牌徠芬憑藉外界賦予的“戴森平替”名頭髮售第一臺吹風機,2022年全年營業額達到了15.67億元,2023年突破了30億元。2024年,徠芬創始人葉洪新登上《財富》雜誌釋出的“2024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單,徠芬掃振電動牙刷也憑藉創新性和實用性入選《時代週刊》“2024年度最佳發明”榜單。毋庸置疑的是,葉洪新創立的品牌徠芬,在消費電子領域也早已是一匹公認的“大黑馬”。
當這些耀眼的資料、排名不斷疊加,外界對徠芬的好奇程度也越來越高。除了研究其營銷策略、技術創新之外,外界也在擔憂:創辦至今只推出了吹風機和電動牙刷兩款產品,如此慢的更新速度,是創新力的疲軟嗎?網傳徠芬在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因涉嫌抄襲被“驅逐”,是真的嗎?從大牌“平替”到引領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徠芬能否擔得起中國品牌出海的“重擔”?
近日,中國日報記者苑慶攀對話徠芬CEO葉洪新,就外界關注的問題深度對話。透過這次訪談,或許可以洞見葉洪新和徠芬的未來之路。
擺脫“戴森平替”標籤
不和時間賽跑,而是和自己較勁
徠芬成立的前兩年沒有任何產品面世,一直處於研發階段。如今成立五年,也只做出了吹風機和電動牙刷兩款產品。在品牌更新換代不斷加速的“流量時代”,徠芬為什麼沒有被市場淘汰呢?是創新的疲軟嗎?
在葉洪新看來,這恰恰是對創新的追求。在吹風機領域,徠芬是為數不多自己做核心部件——馬達的吹風機公司。“你的電機就是你的產品,不是牙刷或吹風機是你的產品,所以我覺得這裡面就是從‘0’到‘1’,確實會很艱難。有些東西我們自己開始都不知道要走向哪裡。”
也正如此,供應商未必有耐心和徠芬一起慢慢做產品,徠芬只能自己做自己的上下游。據悉,徠芬在研發開始就自建了超級工廠,並在持續升級工廠的形態和產能,堅持每一個零件都自己生產,以便在生產過程中對產品不停地進行最佳化。
這種“慢”,也深刻地體現了徠芬骨子裡的要強和“較勁”。“我們剛開始做吹風機的時候,大家會覺得你是戴森的平替,你是學習了別人的東西,借鑑別人的東西,所以我們總是想證明自己。”葉洪新表示,每生產一款產品,對徠芬而言都是一次寶貴的機會——可以耐心去打磨自己的產品,證明自己的創新和產品力。
“所以我覺得不是說趕緊上市,趕緊去賣貨賺錢的問題,還是想拿出一些真正能夠代表我們的產品力的東西。我們可以一年發三五款產品,但有可能每款產品大家都不會特別喜歡,所以還不如花足夠長的時間,做一個足夠讓大家喜歡的產品,這樣大家喜歡你的話,可能就會是很深刻地喜歡你。”
兩次被趕出IFA
“老實人”徠芬出海受阻後如何反擊?
作為已經“走出去”的品牌,徠芬高速吹風機和掃振電動牙刷的海外熱銷,不僅為自身贏得發展空間,更為國貨出海樹立榜樣。然而,在經營的品類中,戴森、松下、飛利浦、歐樂B等大牌企業的使用者心智十分堅實,徠芬想要顛覆市場絕非易事,海外品牌也同樣會築起高高的壁壘。
據報道,在2024年IFA展會上,德國當地法院及相關部門應海外某品牌要求,以侵權為理由沒收了徠芬展臺的展出樣品,徠芬也在第一時間對這一行為提起上訴,近期該案件初審結果出爐:徠芬勝訴、無侵權行為。
談起這段經歷,葉洪新淡然地表示:“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之前就發生過一次被驅趕的經歷,我也覺得不意外。”在他看來,中國出海的企業天然有很多優勢,比如成本優勢、創新性,對外國企業的衝擊是非常大的,所以外國企業天然對中國企業有一些防禦性或惡意的行為。“過去其他的中國企業也都經歷過,所以我還是有心理準備的。”
葉洪新說,當下的情緒可能最多的是難堪:“你想這是在一個展會上,我們受到這樣的一個衝擊,大家會怎麼看待我們?甚至我們團隊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丟人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所以他們起訴了,也獲勝被證實了清白,僅此而已。
修煉“內功”:
“我只要做得比別人強
市場自然就到我這裡”
面對在國際上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有想過透過一些方式反擊回去嗎?葉洪新說:“我始終覺得我們是一個很小的創業公司,其實我還沒想太多,我總覺得我們應該進一步打磨好產品,進一步向全球的這些消費者去展示自身。”他表示,因為做的品類少,所以類似的衝突並不多。“如果未來發生一些非常不合理的事情,影響了企業的效率,也許我們得想想辦法去反擊。”
作為一個“虔誠”且“固執”的產品經理,他不斷地強調產品的力量,相信好的產品就是最有力的回擊。他認為,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做了一個好的產品,幫社會解決了一個問題,才能贏得消費者的支援,企業才能做大做強。
對徠芬而言,面對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最重要的是修煉“內功”。“誰能把消費者服務好,市場就是誰的。徠芬現在整個思路是先修內功。一定要不停地問自己,我的東西真的更好嗎?我的智慧化是不是更高了?能耗是不是還有點高,再低一點?當這些引數你都拉出來,超過競品之後,你就安心了。我只要做得比別人強,市場自然就到我這裡。”
記者:苑慶攀
見習記者:王嘉洋
編輯:胡雨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