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正在失去南高加索

西方媒體報道,俄烏戰爭削弱了俄羅斯在南高加索的影響力,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正藉機重塑地區秩序。下面是他們的詳細報道,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俄羅斯正在失去南高加索
隨著俄烏戰爭陷入長期膠著,克里姆林宮在另一個戰略重地——南高加索,正迅速喪失影響力。曾經牢牢掌控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三國局勢的俄羅斯,如今正在被邊緣化。究其根源,正是俄烏戰爭讓莫斯科深陷戰爭泥潭,為南高加索國家擺脫束縛、重塑地緣格局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南高加索自古以來就是歐亞帝國爭奪的走廊,但今天,這裡不再是大國博弈的附庸,而是中等強國主動謀局的舞臺。亞塞拜然在土耳其和以色列的支援下迅速崛起;亞美尼亞正努力與宿敵土耳其修復關係,擺脫對俄羅斯的安全依賴;喬治亞則選擇倒向莫斯科。
早在2020年,亞塞拜然在納卡戰爭中取得關鍵勝利,但當時局勢並未完全重塑,是因為俄羅斯及時介入,以“維和”名義進駐納卡,進一步強化對亞美尼亞的控制。普京不僅斡旋了停火協議,還要求在亞美尼亞主權範圍內修建一條連線亞塞拜然本土與其飛地納希切萬的過境通道,並交由俄聯邦安全域性(FSB)掌控。這一設計本質上是以戰爭為籌碼,重建對南高加索三國的全面控制。
然而,2022年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後,俄羅斯無力分身。到了2023年,亞塞拜然再次出手,僅用不到24小時便徹底收復納卡,俄軍維和部隊被迫撤離。這場勝利不僅在戰場上打破了局勢,也在政治上宣告亞塞拜然不再接受“支配者”的身份,而要求與莫斯科“平等對話”。
亞塞拜然隨即展現強硬立場,明確拒絕讓FSB繼續控制通道,提出應由中立的國際機構接手,甚至歡迎美國參與。這種姿態並非虛張聲勢,而是基於其背後擁有以色列與土耳其的軍事與外交支撐。
與此同時,亞塞拜然開始在國內對俄羅斯勢力展開清洗:突襲俄方喉舌“衛星社”的巴庫辦公室,逮捕涉嫌為FSB工作的人員;甚至還對一些從烏克蘭戰爭逃往巴庫的俄羅斯人實施拘押與毆打。這一系列動作已足以表明,它不再容忍俄羅斯染指本國事務。
對普京來說,南高加索並非可輕易割捨之地。面對西方制裁封鎖,他急需建立一條繞開歐盟的交通與能源走廊,而南高加索正是通往伊朗(其重要軍事供應國)的唯一陸上樞紐。
如今在正面無力壓制亞塞拜然的情況下,普京將注意力轉向了亞美尼亞,試圖拉回這個曾高度依賴俄羅斯的“小弟”,以維繫其在南高加索的最低限度影響力。
亞美尼亞曾是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最親密的盟友。尤其在與土耳其和亞塞拜然長期對峙的格局下,它幾乎完全依賴莫斯科提供安全保障。然而,2020年戰爭的慘敗後,它開始主動疏遠俄羅斯。
在總理帕希尼揚的主導下,亞美尼亞加快與歐盟靠攏,並積極尋求與土耳其關係正常化。他公開表示,應擺脫“對失去歷史家園的持續哀悼”,強調“和解勝於仇恨”,試圖用現實主義方式重塑國家認同。
亞土關係的破冰關鍵,在於打通自1993年以來一直關閉的邊境。土耳其雖然表示支援,但態度謹慎,稱需徵得亞塞拜然的同意。亞塞拜然則藉此施壓,提出一系列政治條件:包括要求亞美尼亞透過修憲,徹底取消對納卡的主權聲索;同時要求其開放南部通道,連線本土與納希切萬。
亞方則主張同步推進邊境開放與區域交通走廊協議,民眾需先看到實際紅利,才可能接受痛苦的歷史讓步。亞塞拜然若一味施壓,不僅可能引發亞國內不滿,更可能為俄羅斯製造新的干預機會。
眼見亞美尼亞逐步脫俄,普京啟動政權滲透策略。他正在複製“喬治亞劇本”:扶持親俄寡頭與教會聯盟,在媒體與社交網路上製造社會對立,削弱帕希尼揚政府的合法性。
今年6月,亞美尼亞政府宣佈挫敗一場原定9月實施的政變計劃,逮捕了一名與莫斯科關係密切的亞裔富豪。俄羅斯官媒RT臺臺長認為帕希尼揚是“反基督者”“民族叛徒”,加大輿論攻勢。
目前西方智庫正在呼籲西方國家抓緊介入,他們表示: 莫斯科在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兩地的行動,正在加速視窗的關閉。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