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悲歌,俄羅斯遭新一輪“眾叛親離”!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國防部可能放棄修復俄羅斯僅存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將它報廢拆解。“庫茲涅佐夫”號作為唯一現役航母,是俄羅斯大國地位的重要象徵,也是俄社會信心的一個支撐點。如果它被作為廢鐵拆除,俄羅斯將成為沒有航母的國家,那是一個時代的告別。
▲訊息人士稱,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復“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該航母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已暫停。
其實“庫茲涅佐夫”號雖名義上是“現役航母”,但實際上它已經在修理廠趴了近8年,被一些人形容為“一大桶受詛咒的螺栓”。“庫茲涅佐夫”號建造於39年前的蘇聯時期,2016年曾經在敘利亞沿海實施打擊“伊斯蘭國”的任務,展現了俄羅斯的大國威力。但是2017年它拖著數公里長的黑煙經過英國附近海域時,又受到廣泛嘲笑,英國將它稱為“恥辱之船”。
“庫茲涅佐夫”號2018年進入船廠維修後,發生了包括船塢沉沒、起火等多次事故,離復航越來越遠。據報道,“庫茲涅佐夫”號上的一些水手和飛行員已被派往烏克蘭前線,即使該船能夠重新入列,缺少操作手也是重大問題。因此有西方媒體稱,普京已經將這艘軍艦遺忘了,儘管它作為一個符號仍然被俄羅斯軍隊緊緊抱在懷裡。
說到“庫茲涅佐夫”號,媒體常會提到它的姊妹艦“瓦良格”號的另一個命運。“瓦良格”號因為蘇聯解體未能夠完工,後來烏克蘭將它賣給中國,經過改裝和升級,它成為解放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也成為人民海軍的一個新起點。今天中國已經有了2艘在列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第三艘國產航母福建艦被預期不久也將入列。印度也買過一艘小一些的俄羅斯航母,成為印海軍主力的“維克拉瑪蒂亞”號。

▲遼寧號是“庫茲涅佐夫”號的姊妹艦。

中國和印度的蓬勃發展激活了蘇聯時期的舊航母,而“庫茲涅佐夫”號卻在俄羅斯手裡奄奄一息,“庫茲涅佐夫”號的悲劇命運是俄羅斯國家命運的縮影。
人們看到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頂住了整個西方世界的壓力,烏克蘭戰爭似乎展現了這個帝國實力強大的另一面。這個角度的確有它的真實性,但它又只是觀察俄羅斯的角度之一。綜觀俄羅斯周圍的地緣政治形勢,人們不難發現,烏克蘭戰爭消耗掉了俄羅斯的大部分資源和能力,它並未帶來俄羅斯影響力的擴張,而是導致了該影響力的進一步萎縮。
就在本月初,俄羅斯前盟友亞塞拜然因為俄葉卡捷琳堡發生“迫害亞塞拜然人”的嚴重爭議事件,對阿境內的俄羅斯媒體機構和一些俄人員實施強硬的報復性打擊,俄羅斯記者被阿特種部隊押送著的照片被廣泛傳播,成為對俄羅斯國家形象的公開羞辱。亞塞拜然還宣佈關閉其境內300多所俄語學校。如果在過去,這個人口只有1000萬的南高加索小國絕不敢對俄羅斯這樣冒犯。

▲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卡地區爭端爆發了數次衝突。(圖源:網路)

南高加索還有一個更小的國家亞美尼亞,居民主要是東正教徒,與俄關係更緊密。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同為前蘇聯國家,因為納卡問題長期衝突,俄羅斯支援宗教文化上相同的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因為是突厥文化,與俄關係複雜。2023年9月,亞塞拜然以武力方式佔領納卡全境,由於失去俄羅斯的支援,亞美尼亞向亞塞拜然妥協,亞美尼亞認為俄不可靠,威脅退出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這一次亞塞拜然在前蘇聯地區再次帶頭,高舉起“不再忍受俄羅斯”的大旗,這被廣泛認為不僅是一次普通的“反俄行動”,而是代表了外高加索地區更深刻的地緣政治轉變:俄羅斯的力量正被擠出這一地區,土耳其的影響則長驅直入。
人們注意到,中亞地區的“斯坦國”們也在進一步遠離俄羅斯,“去俄羅斯化”在整個前蘇聯地區方興未艾。

▲今年6月,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了俄伊爾庫茨克州的別拉亞基地,至少有4架Tu-95戰略轟炸機受損。(圖源:外媒)

烏克蘭不久前擊毀了俄羅斯多架戰略轟炸機,這會對俄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形成削弱。現在又傳出俄唯一航空母艦壽終正寢的訊息,加上外高加索的最新“脫俄”行動,這一切構成的全景圖描繪了俄羅斯的衰落。
俄羅斯並非一個已經坐到輪椅上的老人,前蘇聯國家仍沒有哪一個能真正挑戰它。對整個西方來說,俄手裡世界最大之一的核武庫依然保持著威懾力。但是俄羅斯的確來到舊俄國崛起之後最孱弱的時期,關鍵是它的科技和經濟都落後了,看看它與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將第一名宇航員送上太空、建造了人類第一座核電站的蘇聯在科技上後退了多遠。外高加索地區是舊俄國從奧斯曼帝國手裡奪取的,現在土耳其的影響捲土重來。大概這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吧。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