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
更多精彩故事請關注影片號【藝非凡的禮物】


還沒枯死,還有生命。
如果有一刻,你覺得生活熬不下去了,就來看看她吧。
她叫普潔,一個從草原打馬而來,卻過早停止在12歲的牧民女孩。

或許你早已聽說過她的名字,因為那部讓人淚都流乾了的紀錄片《蒙古草原,天氣晴》。
那沉重的貧乏,接連不斷的厄運,與連綿不絕的苦澀滋味,喚起過我們無限的同情。
故事一開始,就是這個家庭的一擊重創——39匹馬被人偷走。

彼時蒙古大部分地區還是計劃經濟,牧民生計全部維繫在飼養的牲畜身上。
普潔一家,700只羊,7頭牛,被偷後僅剩的20匹馬,這就是全部家產了。
父親早年去首都城市打工一去不返,只有外公外婆和媽媽、表弟五個人,在小小蒙古包裡相互依偎著活命。

匱乏與貧窮,在鏡頭的注視下無處可逃。
茫茫草原,籠蓋四野,人跡都在到不了的遠方。與外界的溝通,只有一個老舊的收音機。
後來連收音機也壞了。外婆手拿螺絲刀,很寶貝地修理著這個無望出聲的小機器。
而這個螺絲刀,也是小表弟為數不多的玩具之一。從來沒見這個孩子吃過零食,他拿來解饞的,就是大人的一盤乾糧。

普潔六歲,還是扎兩個小辮子的年紀。
卻每天放牛趕羊,臉上風霜,真正為生計奔忙。
小小丫頭穩坐馬背,旁人看來自帶帥氣天真,她卻在日復一日與枯燥的纏鬥裡,看不到出路。
“照顧牛羊,根本沒出息。我連學校教什麼都不知道。”
“畢業後想當老師。當了老師就再也不必騎馬了。”
原來她如此厭倦馬背。
原來在別人天真矇昧時,她就有了急於擺脫,又無可奈何的困境。

被偷的馬匹始終沒有音訊。初冬十月,大雪紛飛,普潔一家被擱淺囚困在原地,無法搬去冬牧場。
漫天雪色裡一個孤寒身影,荒草一樣單薄顫抖。媽媽不在家,普潔焦急惶惑地守護著羊群。

從此“孤獨”這個詞有了具體的意象。
在廣大世界遼闊草原,一個不起眼的蒙古包,一個倉皇的孩子,一個無所憑恃的家庭,一群在朔風裡無奈縮緊的羊,一條被鎖鏈牽住的老狗。
他們被困在大雪、冬天,和嚴酷的命運裡。


這幾乎是整部片子的底色,單純活著,就已經如此辛苦。
或許別人的苦難會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已有的都是僥倖,從而更加珍惜。
但這部紀錄片後勁之大,力量並不只在於苦,並不只在於貧窮所激起的同情。

拍攝普潔一家,契機是日本一位人類學家關野吉晴發宏願,要依靠雙腿的力量,從南美洲南端,到人類的起源地非洲去。
他對人類好奇。直立行走,採摘漁獵。走出非洲,遍佈世界。衍生出文明,也發動戰爭。相愛,也殘害。
人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生物?
竇唯在那首《高階動物》裡如此諷刺:“矛盾虛偽貪婪欺騙幻想疑惑簡單善變,好強無奈孤獨脆弱,忍讓氣憤複雜討厭…”
人,高階在哪裡?
人性是深淵一樣晦暗的東西,希望在哪裡?幸福又在哪裡?
而《蒙古高原,天氣晴》裡的三代人,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

一開頭丟失的馬群,再也無望找回。普潔的媽媽愛登奇美徒勞而歸。
關野與她閒聊,無意間問起尋馬路上都住在哪裡?
天為被,地當床,露宿曠野。所有避寒之物,只有身上那件衣服。草原朔風裡,一個女人在潮溼露水中瑟縮發抖。
連關野都吃驚。在來自發達世界的注視下,這絕不是一個女性應該承受的苦楚。
愛登奇美卻習以為常。她拿一塊舊布不停擦碗,臉上帶著認命的漠然。

鏡頭未及的背後,她的生活。杳無音訊的丈夫,年邁雙親,前途未卜的女兒,重擔壓肩。
被盜的馬匹,或許是那最後一根稻草。
在這樣的境遇裡,很難不怨恨,不刻薄,不滿腔戾氣,不被生活消磨得粗糲,丟失了細膩溫柔。
但愛登奇美竟然沒有。
最讓人動容的,是新年時,她不遠萬里寄給關野的問候信。

在那樣一個遙遠的閉塞之地,她一定是費了一番力氣,才將這封手寫信寄出的。
只是為了問一聲:
“你好嗎?”
“珍重。”
明明自顧不暇,明明心無餘力,卻還是願意關照一個不那麼熟的朋友。
信中提到的那匹黑白花馬,是關野一次與母女二人出行所騎。愛登奇美看他喜歡,執意要送給他。

真心實意相贈,沒有一點客套。哪怕自己已經為數不多,哪怕從前為找馬吃過大苦。
“你騎著它去非洲不行嗎?”
原來她記得關野要靠雙腿力量去非洲。由己及人,她不願有人再受這樣的苦。
眼淚就是在這個時候失控的——為了這種高貴的純粹的利他行為。
怎麼會有人幾乎一無所有,還惦念別人呢?怎麼會有人在湯風冒雪時,依然關心別人冷不冷?

還有外婆蘇倫。
女兒之逝,可謂悲慘。
從馬背上摔下的愛登奇美,久等救護車不至,被抬到醫院,又因沒有醫保,現金不足,在忍耐了將近十天的劇痛後,無奈離開。
而這場意外,只因她要去探望一個病人。那是一位男孩的母親,那個男孩曾幫她找過馬。
同年,蘇倫的丈夫,普潔的外公也走了。

接二連三的失去,白髮人送黑髮人。命運對哪怕一個老人,也會下狠手。
去祭拜那天,普潔難得發火了:按照蒙古族的傳統,孩子在雙親逝去的頭三年是不能去墓地的。
淚水會讓靈魂徘徊留戀人間。所以蘇倫才一直勉強微笑嗎?孤冢一座,黃土一抔,一縷淡淡香火裡,她到底還是哭了。
人到暮年,還有多少力氣來挨厄運這不公的,沉重一擊。
她讓人揪心。

但下一秒,力量重回她身上。端著祭品,撒向大地。
“給小鳥也吃點吧。”
這個老人沒有被摧毀,她比外表強大的多。
她還能關心一隻小鳥,就能關心萬物。她還相信未來,就能把普潔撫養長大。

“沒有人知道蒙古以後是否只靠畜牧業為生。牧民數量正在不斷減少。”
“去唸書,才有好前途。”
所以當頭戴紅色絲絹的普潔坐在教室裡,一個無比尋常的場景,其實是攜帶著母親和外婆的希望在開荒拓路。

從那個蒙古包,到一張書桌的距離,要搭車遠遠奔赴,要幾代人的力量完成託舉。
跟草原上的植物一樣,只要有一點潮溼水分,一縷春風,就會向下紮根。
普潔的願望變了。從前她渴望成為老師,那是她不用騎馬的唯一可能。如今關野的出現,他的隨身翻譯,讓她啟蒙。

她知道外面有更大的世界嗎?
關野拖拽來的,不過是那個發達世界偶然投過來的一點倒影,就足夠她生出蓬勃的希望,足夠她追逐。
一個孩子,心裡的勁那麼大,渴望那麼大。
如果上學路上沒有發生那場車禍,現在的她,應該已經見過高山大川了吧。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她生前說過:“這麼美的花被吃掉好可惜啊。”
本身就是弱者,卻對另一個弱者同情。本身就足夠不幸,卻依然難過於別人的不幸。
如此善良而美麗的生命,輕輕消失了。

關野拍攝的最後一個冬天,蒙古草原大災。575萬隻牲畜死於飢寒。
一匹馬絕望地在土中尋覓,最後不甘地倒地而亡。
在某種程度上,人類與其他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在巨大的災難與意外面前,同樣的無助脆弱,同樣的不堪一擊。
關野去非洲,是要找一個答案的。人何為人?

幾十萬年前,一群智人決定走出非洲,本質上與動物大遷徙沒有區別。幾十萬年後,我們卻能始終繁衍不息,有了如此文明。
答案在普潔一家身上就能找到。
“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蘆葦。”
會思想,就會做選擇。
在那樣極端的環境裡,選擇堅韌樂觀,選擇不放棄。選擇愛護他人,選擇不怨恨。只見厄運,不見惡人。
真正的,精神上的高貴。

春風又綠草原。
十多年過去,蘇倫外婆的臉上重現笑容。當年蹣跚的小表弟,如今已是大學生,帶著普潔的心願走向更遠方。
當年大雪之下的草原,微弱的綠色的根,如今無數牛羊新生。
“還沒枯死,還有生命。”

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也不是,天亮後會很美的。

現在是書籍推薦時間——
現在是書籍推薦時間——
我看過不少版《莊子》《菜根譚》,但像這樣把書法、畫、文結合在一起的版本,真的少之又少。
而且底本也相當權·威考究,忠實原著,一字未刪。每一篇都有原文+譯文+註解,好讀易懂!


兩本書,300幅珍品畫作,每一幅都來自海內外各大博物館的鎮館/級館藏,平時很少展出。


裝幀也很精緻,絲布面書封,配上中國古畫,蘊意十足。鎖線精裝,每一頁都可以180度平鋪閱讀。
高階書紙,全綵印刷,可以盡情欣賞畫作每處細節,給孩子、長輩看,培養美育,提升品位。

這樣一套藝術畫冊珍藏級、權·威的經典,之前單本都要賣一百多。
今天直接跟出版社要來了特惠,
《莊子》+《菜根譚》
兩本限時特惠:只要98元!
而且!現在下單,還贈送:
國學大 師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98元到手三本經典著作,
拿到手你就知道它有多值!
先到先得,錯過後悔!
點選下圖,即可選購▼
探秘藝術家背後的故事
解析美學密碼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加wx,提前佔座
▼
點選下方圖片
一鍵進入優選商城
檢視更多非凡好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