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9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人山人海。來自13個國家的11500名軍人列隊走過紅場,參加了規模盛大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

俄羅斯的紅場閱兵,已經有80年的歷史。
1945年6月24日,前蘇聯首次在紅場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的閱兵式。
自1995年起,俄羅斯政府規定,永久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基本上每年都要舉行閱兵和紀念活動。
2025年的紀念活動有27個國家領導人出席,他們分別來自歐洲、亞洲、南美洲和非洲,規模遠超近年。美國和以色列的退伍軍人代表,上合組織、集安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代表也出席了閱兵。

在閱兵式上,兩位來自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和斯洛伐克總理菲佐——非常受到關注。他們的到來可以說是歷盡艱辛、排除萬難,非常不容易。
這兩個國家,斯洛伐克屬於歐盟,而塞爾維亞則是歐盟候選國。
為了打擊和孤立俄羅斯,歐盟要求成員國及候選國“集體抵制”這次紀念活動,並汙名化參會行為,稱參加活動就是不支援烏克蘭。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卡拉斯更是威脅稱,若武契奇參加,將導致塞爾維亞失去加入歐盟的資格。

但是,這兩位領導人頂住了壓力。菲佐表示,“現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沒有人能命令我去哪裡。”他批評歐盟製造“新鐵幕”,阻礙歐洲與俄羅斯的對話。
而武契奇更是在身體剛剛痊癒之際,就立即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旅程。他表示,預計自己此行會帶來某些後果,但希望由他個人承擔,而不是塞爾維亞這個國家。
看到威脅不成,歐盟又生一計。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以“飛行目的的政治敏感性”為由,禁止武契奇和菲佐的專機過境,迫使兩人繞道飛行。

最後,武契奇選擇了保加利亞-土耳其-亞塞拜然-喬治亞航線,而菲佐則臨時改道匈牙利-羅馬尼亞-黑海-喬治亞航線,都繞了一個大圈,險些錯過紀念活動。
最後,武契奇終於和菲佐在紅場會面了。他們以兄弟相稱,並拍照發布在社交媒體上。這次會面,是不忘歷史、擁抱和平的最好象徵。

除了歐盟,對俄羅斯紀念慶典破防的,還有不少人。其中,最不滿的就是烏克蘭。
儘管烏克蘭當年也是蘇聯衛國戰爭的參與者,其總統澤連斯基的祖父謝苗·澤連斯基還曾是蘇聯紅軍的一名上校,但烏克蘭如今卻已經全面拋棄了歷史,投入西方的懷抱。
烏克蘭最讓中國人熟悉的,莫過於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不朽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但如今,奧斯特洛夫斯基和保爾·柯察金的雕像都已經被暴力拆除。

在衛國戰爭中,蘇聯紅軍有超過65萬人在烏克蘭境內傷亡。但如今,烏克蘭軍方已經派人強行挖掉了627座二戰時蘇聯紅軍的墳墓。

基輔標誌性建築“祖國母親”雕像盾牌上的蘇聯國徽於2023年8月被替換為烏克蘭的“三叉戟”國徽,但烏克蘭在節日給“祖國母親”打上燈光,為她披上星條旗就讓人匪夷所思了。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3月10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五名議員還提交了一項更魔幻的法案,提議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設立雕像。
因此,對於紀念蘇聯衛國戰爭而進行的閱兵,烏克蘭自然也是恨之入骨,早早地就在呼籲外國軍隊不要出席閱兵,不然就是不支援烏克蘭。
到了活動前夕,澤連斯基又放風威脅要搞破壞行動。烏克蘭情報部門還在社交平臺散佈謠言,製造恐慌。
然而,這一切都沒起到任何效果。

看到俄羅斯舉行閱兵,更加坐不住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不過,特朗普的思路比較特別。他對搗亂沒興趣,而是打算自己搞閱兵,也來過把癮。
5月7日,特朗普正式宣佈,把5月8日定為“美國二戰勝利紀念日”,以紀念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同時,他還把11月11日定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日”。此舉旨在強調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決定性貢獻”。
特朗普在白宮還特意表示,“無論你喜歡與否,這一(二戰)勝利主要歸功於我們”,“是美國的坦克、軍艦、卡車、飛機和軍人在80年前的這個星期打敗了敵人。沒有美國,解放根本不會發生。”

這麼一說,別說在二戰中付出巨大犧牲的眾多國家不答應,連歐洲盟友們恐怕也不會答應。光是英國,在二戰中就損失了38.4萬名軍人和7萬名平民。但現在歐洲國家只能敢怒不敢言。
特朗普現在已經宣佈,要在2025年6月14日舉行紀念“美國陸軍成立250週年”大閱兵,目的是“向美國退伍軍人、現役軍人和軍事歷史致敬”。美國陸軍發言人希瑟・哈根在宣告中表示,美陸軍預計將有150輛車輛、50架飛機和6600名士兵參加閱兵。閱兵將從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的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出發,越過波托馬克河進入華盛頓特區,終點是白宮,全長約6.4公里。

但是,美國人還是很快發現了其中的貓膩:6月14日剛好也是特朗普的79歲生日,特朗普是要給自己開生日party呢!
一場紅場大閱兵,照出了眾多魑魅魍魎的真面目。無論是極力阻攔相關國家領導人參加活動的歐盟,還是想方設法抹殺歷史、投靠美國的烏克蘭,抑或是把功勞全都扒拉給自己,並借閱兵為自己慶生的特朗普,都體現出了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極度虛偽和偽善。
然而,歷史不容扭曲,全世界人民抗擊法西斯所流的鮮血不能被忘記。對此,紅場上整齊的佇列,就是最好的證明。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