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1月8日中國取消入境核酸檢測集中隔離!落地就回家10年籤還能用嗎?

廣告

廣告
摘 要
中國將於1月8日起取消入境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你是否計劃於近期回中國探親旅遊?
    中國宣佈從明年1月8日起,取消對入境人員的隔離管理,並宣佈對國內的新冠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當局還宣佈,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中國國家衛健委週一(12月26日)在一份宣告中稱,赴中國的旅客將無需申請健康碼和入境後進行隔離,但需要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
    宣告稱,當局還將向外籍人士來華提供簽證便利,取消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並逐步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
    此舉標誌著中國將逐步解除實行近三年的嚴格邊境封鎖,也意味著中國正進一步轉向“與病毒共存”。
    自2020年初以來,中國一直將新冠肺炎按該國傳染病法中與鼠疫、霍亂同等級的甲類傳染病管理。因此,根據《國境衛生檢疫法》,出入境人員和行李,都需要接受檢疫。
    2021年8月,當局宣佈除商務、出國留學或緊急情況,暫不簽發或換髮大多數普通護照。
    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是什麼意思?
    當前,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新冠病毒變異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趨向於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潛伏期。奧密克戎變異株成為全球流行優勢毒株,雖然感染人數多,但致病力較早期明顯下降,所致疾病將逐步演化為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綜合考慮病毒特點、疫情形勢、疫苗接種、醫療資源準備和防控經驗等因素,我國已具備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由“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基本條件。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
   為何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出於哪些考慮?
    2020年1月20日,經報國務院批准後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當時命名為“新冠肺炎”,主要考慮疫情初期病例大部分有肺炎表現。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成為主要流行株以後,致病力減弱,僅有極少數病例有肺炎表現。考慮到肺炎僅反映了病毒感染後較為嚴重的患病狀況,不能概括所有感染者臨床特徵,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更加符合目前的疾病特徵和危害。
    “乙類乙管”實施的時間進度安排是什麼?如何平穩有序過渡?實施“乙類乙管”後的工作目標將做怎樣的調整?
    《總體方案》明確指出,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並適時調整醫療保障政策;檢測策略調整為“願檢盡檢”;調整疫情資訊釋出頻次和內容。依據國境衛生檢疫法,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採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
關於海外華人最關的出入境問題,總結起來就是:
  •     依據國境衛生檢疫法,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採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
  • 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無需向我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將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如呈陽性,相關人員應在轉陰後再來華。
  • 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
  • 取消“五個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
  • 進一步最佳化復工復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
    那麼最後的問題來了:手頭仍然有效的十年籤,什麼時候可以恢復使用呢?

    翻遍海外各使領館的官網,答案仍在風中飄……

來源:網路綜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