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數學割裂了中學幾何教育

職業數學家在民間

歡迎掃碼關注風雲老師的影片號:
歡迎掃碼關注風雲老師的備用號:職業數學家的休閒時光:
近期熱門文章:
大家都知道,每年中考結束後,我都喜歡用高中方法降維打擊中考幾何壓軸題,為什麼呢?
中學數學本是一個整體,但是初中高中的學段劃分,中考高考的指揮棒就是會生生割裂,尤其是割裂幾何這一塊的教育。
為了應付中考平面幾何難題,初中生不得不在這一塊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訓練許多幾何模型,高難度的輔助線技巧,這種訓練僅僅是為了中考,對後續的學習沒什麼幫助,這就是典型的內卷。
而到了高中,三角學(正弦定理餘弦定理倍角公式),平面解析幾何,平面向量,複數,這些偏代數的方法又可以降維打擊許多平面幾何難題,這些難題本身就是這些高中方法的絕好試金石。所以高中學三角學,平面解析幾何,平面向量,複數的時候,完全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這些方法在平面幾何中的神奇效果,這能讓學生對所學過的這些高中方法更感興趣,也能增進學生對這些高中知識的理解。
但是很遺憾的是,三角學,平面解析幾何,平面向量,複數在平面幾何中的應用,高中僅僅是淺嘗輒止,接觸的非常皮毛,比如三角學在平面幾何中的應用,高考居然僅限制在解三角形。結果就是許多高中生學過三角學,平面解析幾何,平面向量,複數這些高中核心內容,卻對相關知識沒什麼感覺,不知道這些內容有什麼用?學了有什麼意義?
另一方面,這也導致不少初中數學老師對高中方法接平面幾何非常牴觸,認為這些高中方法會破壞數學美感,無法鍛鍊思維,這種狹隘的見識正是初高中數學教學長期割裂導致的。三角學,平面解析幾何,平面向量,複數在平面幾何中的應用本身就充滿美感,都代表著更高階的數形結合的思維,只是有些初中老師根本不懂得欣賞罷了。
這就是初中中考和高中高考割裂中學幾何教育所造成的尷尬現狀。
所以,我為什麼年年展示中考幾何題的降維打擊呢?其實就是為了暴露中學幾何教育的這種尷尬現狀。
其實中考根本沒必要考察非常難的平面幾何題,除了增加內卷外,實在沒多少意義。至於高考,則完全可以考慮出一些平面幾何難題,尤其是那些適合使用高中方法的幾何難題,沒必要畫地為牢限制在考察解三角形。
最後談談南京中考數學中的填空題16題,長方形為背景的幾何題往往非常適合座標方法,南京中考的這道幾何填空題更是座標方法的試金石,簡直就是一劍封喉!
過點E作AB垂線,垂直為H,根據勾股定理BE=15,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可得EH=12,再根據勾股定理BH=9,以B為原點BC,CA為X軸Y軸建系,則點E座標為(12,9)。同理可得點F座標為(18,16),最後運用兩點距離公式立刻得到答案根號85
建了一個讀者群僅限《中小學數學要義》和《數學學習沒有捷徑》讀者入群,關於這兩本書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群裡交流,已經在其他讀者群的讀者就不要重複進群了,群滿200之後請加微信fengyun_19等待拉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