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拎個電腦去上班吧——265K+技嘉B860M冰雕+阿薩辛4+閃鱗G300

CHH ID:sam_no90

我辦公的筆記本還是好幾年前的微軟Laptop3 1035G7+8G記憶體的組合,配置看起來低的離譜,但微軟最佳化的不錯,日常的文件表格網頁瀏覽沒太多問題。但優勢我還是偶爾要用它修修圖、剪剪影片,甚至是處理點建模的事情。好死不死,我用的ADOBE/剪影/fusion360全部都是訂閱制,隨著軟體的更迭功能的增加,這檯筆記本是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動不動1035G7就要給我展示接近1GHz的“超高”主頻,這就不得不換了。

相比於再入手個新筆記本,我還是選擇優先手邊的閒置硬體做個高性價比搭建。當前265K幾乎6折的價格,也使其成為了最具價效比的多核效能CPU。辦公主機還是穩定實用為主,用不著折騰超頻,年初上市的B860M肯定比Z890更合適。高性價比≠不好看,主機板我選擇了兼具價效比和顏值的技嘉冰雕B86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記憶體則是來自阿斯加特的女武神2,適配Ultra2價效比又頗高的DDR5 8000MHz。機箱則是體積僅有16.8L的緊湊型MATX閃鱗G300,當初也是被這個體積震撼到了(這機器啥都好,就是裝機體驗並不太愉快)。既然是白色裝機,散熱器自然是九州風扇的阿薩辛4,這顏值無需解釋,RGB風扇是九州風神的新品FL12/FL12R。獨顯對於我的需求不是必選項,不過手裡正好有白色的華碩TUF 7900GRE,就一併給裝了起來。



裝機配置

CPU:INTEL CORE ULTRA 7 265K


主機板:GIGABYTE B86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


顯示卡:ASUS TUF RADEON RX7900GRE


記憶體:ASGARD VALKYRIE II DDR5 8000 16G*2


SSD:FANXIANG S790 2TB


機箱:SHINY SNAKE G300


散熱:DEEPCOOL ASSASSIN 4S WH


風扇:DEEPCOOL FL12/FL12R WH


電源:PHANTEKS AMP GH850



整機展示




▲作為支援長顯示卡的MATX,閃麟G300體積很小(16.8L),觀感和很多ITX機箱也差不多;




▲閃麟G300的前置介面也算是給滿了,4A 1C甚至強於很多中塔、全塔機箱;




▲辛苦Ma.k LABUBU給開個側板吧;




▲16.8L的體積,340mm顯示卡相容,大型風冷相容,非常棒的空間利用;




▲閃麟家機箱特色——把手!






▲純白風冷顏王——阿薩辛4




▲九州風神新的A-RGB風扇FL120




▲閃麟G300顯示卡相容340mm長度,放入TUF 7900GRE,還有不小的富餘;




▲如果您看完了前面的配圖對於閃麟G300產生了不小的興趣,那麼這裡我必須要強調,儘量給此款機箱配上柔軟的矽膠/壓紋定製線。這裡我不得已給主機板24pin換了條更短的供電線;




▲讓我們調暗燈光,來看看機器點亮的效果吧;






▲阿斯加特女武神2燈效展示,光線柔光做的很棒,一點看不到燈珠顆粒;






▲FL12的光區設計也很特別,32顆/風扇的燈珠配置是的色彩極為均勻;



GIGABYTE B86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


▲B860晶片組作為15代的平民版搭配,版型上自然首推高性價比的MATX。這次是白色裝機,我選擇的是白色一直做的很棒的技嘉冰雕B860M;


▲註冊可獲得4年質保,各家主機板品牌紛紛在質保上捲起來了!


▲技嘉B860M冰雕主要賣點解析;網路配置是幾款B860M冰雕的主要差別,分別為無Wifi/6E/7三個版本;


▲技嘉B86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玩家們更習慣於稱呼其“冰雕”。

技嘉算是白色主機板做的比較好看的,簡約且高階感十足。我認為重點其實在於大量使用淺灰和銀色,避免追求全員白色,同時在明度上你會發現,往往是突起高光部分為白色,陰影部分灰一些,符合自然光影規律


▲主機板背面為灰色印花,並可以看到技嘉AORUS卡通圖案;


▲CPU供電為雙EPS 8pin,應對285K的功耗需求也毫無問題;


▲雖然不是可超頻的Z890,這張B860M還是提供了實體開機/重啟/OF自定義按鈕。方便在開放式平臺做測試使用;


▲技嘉很多主機板都提供了向機箱內部的HDMI接頭,喜歡裝副屏的小夥伴更加方便了;


▲B860M的供電毫不含糊,12+1+2(60A DrMOS)相供電設計,配合厚實的VRM散熱片,可以保障285K/265K在高負載下穩定執行;


▲靠近CPU的插槽支援PCI-E 5.0×16,滿足最新款顯示卡的頻寬需求,插槽採用金屬韌體加強。插槽配有快拆按鈕,方便使用者拆裝使用;


▲燈光介面是我這個RGB腦袋的必看重點,技嘉B860M冰雕提供了1*12V RGB、3*5V A-RGB;


▲技嘉B860M冰雕提供3* M.2 NVME硬碟介面,靠近CPU的為直連支援PCI-E 5.0 X4,其餘兩個則是PCI-E 4.0 X4規格。全部配有散熱裝甲+快拆卡扣,並沒有在DIY便利設計上做減配,這一點好評!


▲技嘉B860M冰雕附件一覽,配件不多。wifi天線、M.2硬碟墊片、SATA資料線及前置PANEL整合介面。其中最重要的Wifi天線,也是更新了技嘉自家的快拆天線設計;

FANXIANG S790 2TB




▲自從長江存貯崛起後,我就基本就只買國產SSD了,適中的價格+京東自營是我選擇梵想S790的主要原因;


▲這裡我必須要提醒下各位,由於各家NVME顆粒和主控佈局/尺寸差異,主機板的NVME散熱片往往會壓彎硬碟PCB。通常來說途中程度的彎曲是正常的,我個人還是建議使用主機板附贈的墊片和第三方導熱貼進行一些微調;

ASGARD VALKYRIE II DDR5 8000 16G*2


▲配合265K,記憶體也是直接選擇了XMP 8000MHz的阿斯加特女武神2。得益於顆粒提升,目前無論是AMD適配的6000C28還是INTEL適用的8000XMP都很有價效比;




▲電泳鋁合金白色裝甲+銀色銘牌,線條簡潔也頗具設計感。質感也是同價位記憶體中的佼佼者;


▲阿斯嘉特記憶體的裝甲一貫給的也很實惠,散熱片厚度足有2mm;

DEEPCOOL ASSASSIN 4S WH


▲白色的散熱器,自然是九州風神的阿薩辛4啦,這絕對是當今白色風冷散熱器中的“顏王”;


▲阿薩辛4分為雙風扇/單風扇兩個版本,因為265K本身發熱量不大,這邊我選擇的是稍微苗條一些的單風扇4S版;


▲阿薩辛4使用了7根6mm純銅熱管,包括熱管和散熱片在內均作了白色噴塗,靠近記憶體這邊的散熱片還做了正方形凹凸處理,頗為好看;


▲摘掉磁吸頂蓋,可以看到中置140mm風扇。左上角的開關可以切換效能(1700rpm)安靜(1350rpm)雙模式;


▲原配140mm風扇,標稱轉速500-1800RPM,最大風壓3.76 mmAq,最大風量61.25 CFM,採用FDB軸承;


▲散熱器出風鰭片造型特寫,標準版阿薩辛4還可以在這邊額外安裝一個120mm風扇;


▲鍍鎳銅底工藝特寫,每次拆封新的風冷散熱器,我都習慣對著幹淨的“處子”銅底來拍一張;


▲阿薩辛4扣具及配件一覽;


▲九州風神贈送的DM9矽脂熱阻為:0.036 °C·CM2/W(和一般品牌習慣標註的導熱係數不同)。矽脂質感上算比較稀的,用自帶的刮板就可以塗的比較均勻;


▲安裝好阿薩辛4的技嘉冰雕B860M;

ASUS TUF RADEON RX7900GRE


▲最近大家開箱9070XT好不熱鬧,我這次用的還是上一代的7900GRE。當前7900GRE二手價格普遍在3500左右,就算是對照4999的9070XT價效比也還算很不錯;


▲華碩TUF RADEON RX7900GRE和TUF RTX40XX保持了相同的設計語言,白色款TUF弱化了軍事風,很好適配全白主題裝機;




▲這裡我必須吐槽一下,因為華碩AMD這邊沒有猛禽,TUF就成了AMD這邊的“旗艦”型號,不過作為“旗艦”RGB等效是不是可以多給使用者一些呢?


▲TUF RX7900 GRE配備了全尺寸金屬背板,尾部同樣保留了穿透式散熱設計的鏤空;


▲效能/靜音模式BIOS切換開關;


▲雙PCI-E 8Pin,不知道各位最近有無懷念這個“過時”的介面呢?


▲顯示卡插上主機板,咱們先來預覽下效果;

PHANTEKS AMP GH850


▲本次電源選擇了去年雙11屯的追風者AMP GH850,80PLUS金牌認證,支援最新的ATX3.1規範。850w的額定可以穩穩承接5090以外的所有遊戲顯示卡;


▲追風者AMP GH系列電源為海韻代工,可視為FOCUS系列的兄弟款,尺寸也同為標準ATX電源的14cm長度,有著更好的相容性;


▲電源模組介面,提供了5組EPS/PCI-E 8pin,3組SATA 6pin;


▲比較有趣的是追風者在附件中提供了一個剪紮帶的小剪刀。這邊我想稍微提一句追風者的壓紋模組線,追風者的模組線是我見過電源線材中最粗的,外徑足有3.3mm(常規原廠線一般是2.5mm)。對於大機箱,更粗的線材更為美觀,理想會更漂亮。但是對於小機箱,這個粗細就給理線添了很多麻煩了。不過這算不上優點/缺點,只是一個值得被關注的特點。

DEEPCOOL FL12/FL12R WH


▲九州風扇FL12/FL12R新款A-RGB風扇;


▲傳承自FT12系列的6電極電機。FL沒有電機透視窗,這次索性就把產品特點燙印到了外包裝上;


▲FL12R也是九州風神的首款反葉風扇;


▲九州風神在FL系列的RGB設計上下了大功夫的,發光區域很新穎,燈珠數量也足足又32顆。本次裝機RGB有限,我已經在籌劃著下次定要好好展示下;


▲FL12/FL12R扇葉對比;


▲風扇介面延續了九州風扇常用的可拆卸7品模組;


▲再提出一個我的困惑,為啥質保標籤要留在接頭上?

SHINY SNAKE G300


▲好了,這邊就到了我最矛盾的部分。一方面閃鱗G300是款十分有特色的產品,裝機效果也十分出眾。但另一方面這款機箱因為體積過於緊湊,倒是裝機難度極高,有著很嚴格的先後順序。實話說這機器裝機難度基本在所有量產ITX機箱之上,有著相當嚴格的先後順序,上圖就是個典型的錯誤順序示範;


▲關於G300的介紹和裝配,推薦各位去看B站UP主“Exia工作室”的介紹影片。至於為啥我不詳細介紹,因為了裝機過程中數度紅溫,好多該拍照的環節都沒拍成;








▲前面我們提到的,很粗的追風者壓紋線,在閃鱗G300的機箱中基本無法使用。強烈推薦各位G300一定要選擇定製線

效能測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