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東北逆襲隱形冠軍?

其實,你對吉林一無所知。
如果不是“全球最快高鐵樣車釋出”上了熱搜,估計很少有人會注意到中國竟然還有一個如此重要的省份——吉林。
在很多人眼中,吉林絕對是存在感最低的省份之一。
外地人想不起來,大概跟它的地理印象有關係。
攤開地圖,你會發現,它藏在東北的正中心。
無論“黑吉遼”,還是“遼吉黑”。所居位置,不頭不尾,實屬有些尷尬。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透明”省份,卻正用一己之力撕掉東北揹負的“衰落”標籤。

速度革命

這幾天,吉林在社交媒體上很風光,甚至還上了《新聞聯播》。
燃點很直接,CR450動車組樣車釋出。
最新訊息顯示,CR450動車組的試驗速度已達到450公里/小時,運營時速有望達到400公里,將成為全球領先的高速列車。
很多人估計不服氣,直接開調侃發問了,跟吉林有啥關係啊?
吉林直接不動聲色扔出個“猛料”:鐵子,這車是我家造的。
哦對,現在貼地飛行的復興號,也是它家的。
前文說了,CR450運營時速能跑400公里。和現在高鐵復興號相比,整整提速50公里。
400公里/小時!它不僅是一個記錄,更是吉林高質量發展速度的有力見證。
貼地飛行!讓無數外國網友羨慕,讓他們驚訝。
甚至一部分人開始發出靈魂之問,全球最快高鐵背後的超級技術是不是來自外太空?
你看看,滿眼的羨慕嫉妒。
說完地上,再看天上。吉林這邊有家企業,叫長光衛星。
它手裡也有王炸。
去年年底,用“吉林一號”平臺02A02星星載雷射終端開展了國內首次星地雷射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遙感影像傳輸試驗並取得成功。放眼全國,這技術它都是獨一份。
接著看入地。
多年來,作為人類“開啟地球奧秘之門鑰匙”的超深科學鑽探工程,一直因為各種難題,制約著人類對地球內部的“深度探索”。
萬米鑽探,靠誰突破?
吉林喊了一聲:到!
作為一項凝結著“吉林智慧”的大國重器,經過10年的自主創新,於2013年研製而成,2014年正式開鑽。整套裝置佔地1萬多平方米,高60米,鑽進能力可達到1萬米。
鑽進萬米,代表什麼?
這麼說吧,鑽得越深,獲取的地球資訊樣本越多,人類對地球歷史構造的演化、地球歷史形成年代,歷史時期地球發生的事件能夠了解得更充分、更透徹。
來自吉林的“地殼一號”,破解了世界超級難題。查了一下,全世界能幹這活的只有三個國家,中國、俄羅斯、德國
你以為這就完了?
這只是冰山一角。
你上網查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長春應化所研究出的一個又一個“黑科技”成果都是幹啥用的?不方便說啦,懂的都懂。
爭分奪秒,與創新賽跑。
大國重器在吉林,東北逆襲隱形冠軍,高鐵時速天花板在吉林……
這樣一個似乎沒啥存在感的省份,做的事情卻都實打實地影響著“國運”。
你還讓它,低調?!

追新領新

在許多人眼中,東北是一個巨大的時代隱喻。
網友總愛往它頭上貼字。什麼落後啊,什麼掉隊啊。
說起這事,想到了DeepSeek。
新年的第一大頂流,莫過於橫空出世的DeepSeek。它以“颶風”橫掃全球同時,也掀起了一場區域或城市的反思潮。
一時間,杭州有DeepSeek,某某有什麼?成了梗,火遍全網。
有人笑稱東北人是“DeepDrink”——光喝酒不幹事。
你錯了,吉林人表示不服‌。
你知道嗎?
在吉林,一分鐘就有一臺紅旗汽車下線;這裡生產的僅有一根頭髮絲1/8粗細的碳絲,由3.5萬根碳絲組成的一束碳纖維就能拉動一輛4.5噸重的叉車;而能垂直起降的國產無人機,更是在這裡研發成功並升空的。
能玩轉新質生產力的,科研實力必須夠用。
吉林,都開始打明牌了!
擁有67所高校的吉林,握著71個新型研發機構和230個省科技創新中心;
早在2021年,就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獲批建設的創新型省份;2023年,省會長春殺入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百強城市榜。
2024年,吉林省3600多項科技成果實現省內轉化;長白山、三江、吉光3個省實驗室掛牌執行。
有資料表明,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從2020年的13.8%提高到16.9%。
吉林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外界創新生態裂變該這麼玩。
“敢追新”,能“領新”。
和其他習慣性高調的省份相比,吉林是不是顯得有點安靜?

精神力量

吉林人的血性是刻在骨子裡的,不是表露在外的。
這也難怪,流量放大鏡下,總是感覺“做得多說得少”。
吉林人,沒有性格嗎?
不僅有!還專幹大事!
最近在吉林民間,有兩本書特別流行。一本叫《簡明吉林歷史》,一本叫《先生向北》,火到要多次加印。
書裡寫什麼了,這麼多人追著看?
筆者告訴你,精神力量。
話說,20世紀50年代初,餘瑞璜、蔡鎦生、唐敖慶、呂振羽、於省吾、張伯駒、潘素等一批自然科學家、文化名人,從全國各地一路北上,在吉林鋪陳了一張“先生向北”的時代畫卷。
這種“北上精神”,至今仍閃耀光輝。
家國情懷,亦見吉林。
國家危難之際,民族英雄吳大澂會同依克唐阿在勘定中俄邊界的鬥爭中以“一寸土地盡寸心”的愛國之心,捍衛了神聖國土和民族尊嚴。
艱苦卓絕的抗戰之中,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楊靖宇將軍和抗聯的戰士們熔鑄成了永不磨滅的“東北抗聯精神”。
……
有一分光,發十分熱。
東北話咋講?熱血燃情,精神圖騰。
剛剛過去的春節檔,《哪吒2》各位都看了吧,“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等斬斷命運枷鎖的經典臺詞,說的不就是當下吉林嗎?

無畏向前

東北的冬天很冷,但吉林的心卻滾燙。
對吉林人而言,始終對昔日榮光念念不忘。
畢竟,這裡曾經無比輝煌。
但吉林人沒有抱怨,取而代之的是全力“補考”“趕考”。
於是外界看到,這個敢拼的省份用改革破題。
刀山敢上,火海敢下,是需要勇氣的。
講真,吉林挺有魄力!刀刃自我向內,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捨我其誰”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向著一切艱難險阻發起衝擊。
這場戰役怎麼打?
吉林給出的方案是,各級領導幹部要當英雄好漢,不當懦夫、不當逃兵,當“雄獅型”幹部,帶領大家衝鋒陷陣、攻城拔寨,堅決打贏這場吉林的“上甘嶺戰役”,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敢拼,有夢。
解構傷痛,但不咀嚼傷痛。
東北,總有一種冰包火的璀璨。
熱烈場面,需要用時間雕琢。
在此借用《漫長的季節》中一句話送給吉林:“往前走,別回頭”!
 /// END /// 
No.6242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良皓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影片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