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前段時間《黑神話* 悟空》的推出引發了現象級討論,帶動了不同行業思考,有VR底層硬體裝置的、有做內容IP行業的、有傳播領域的、有網遊領域的……與此同時也帶動了山西等地的文旅熱潮,甚至激發了國外遊戲媒體和玩家自發科普“西遊文化”。
我們常說的文化自信、文化認同,講好中國故事在新時代迎來了新的表達方式……今年夏天,由虛擬現實(VR)技術帶來的VR大空間體驗迎來了一輪文化熱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有近100個VR大空間沉浸式產品推出,內容大多圍繞歷史古蹟、傳統文化展開,比如:秦陵、大唐盛世、洛陽古城、三星堆、唐宮夜宴、北京中軸線等。
使用者在體驗VR大空間場景時,透過佩戴VR頭顯化身虛擬故事中的主角,與歷史人物一起上天入地、跨越古今、成長探險,他們也從文化故事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了主動互動者。
新場景的落地需要時間,但也給了我們迎接這個時代的機會

技術上:終端裝置已具備發展水準
VR頭顯裝置是虛擬現實的入場券,近兩年隨著眼球追蹤、手勢追蹤、Pancake光學方案等技術的持續迭代,讓VR頭顯的線下體驗越來越輕量化,互動越來越便捷,視覺效果也越來越清晰逼真,不僅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也為大空間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支援。


內容上:大量優質文化IP亟待挖掘
VR大空間基本都依賴一個家喻戶曉的大IP,比如三星堆、兵馬俑、巴黎聖母院、埃及金字塔等,在中國的文化中有大量的經典IP亟待挖掘,這個文化庫目前還處於前期待開發狀態;

與此同時,影視行業的入局也讓這條內容產業鏈日趨完善
,一方面,依託影視從業者對內容和使用者的敏感度,導演、製片人能夠更好的發揮內容創意、把控內容品質、呈現高質量內容;另一方面,大空間可以在不同的城市進行巡展的模式展開,就像是電影院的延展,開創一種數字化消費的新業態。可以說,影視從業者的入局讓這個領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空間上:商業模式初步跑通、可複製性強
後疫情時代,線下娛樂從停滯狀態不斷回溫,大眾的娛樂消費理念也漸漸發生了變化:Z時代年輕人對於沉浸感、場景化的文娛體驗興趣大,消費意向高;與此同時,初高中學生群體對於這種新體驗也十分熱衷,這種模式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也成為他們學習歷史文化的另一個渠道。
市場需求給了文旅文博單位更大的創新空間,各地政府和文旅單位在此基礎上大力跟進。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迭代,數字化讓文化有了更直觀的呈現方式,也讓文旅文博單位有了進一步的熱情去進行場景落地。
此外,在商業綜合體這一落地空間,商業模式已初步跑通,據有關資料顯示:“今年的大空間的整體落棋很快,很多廠商在1-3個月內就能落地一家店,技術的發展讓場地的侷限更小,目前光學動捕和揹包電腦基本已被捨棄,取而代之的是電腦+一體機無線傳留,所以小几十萬投入即可開店,回收週期更短。”


全國首個VR大空間產業加速器
技術、內容、場景、落地空間和商業模式的日漸成熟,讓VR大空間這個賽道更像創新擴散的早期階段,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為了加強產業上中下游企業的聯動,推動VR大空間產業發展,在朝陽園管委會(區科信局)的指導下,加速器聯合朝陽文旅集團、火山引擎、PICO、中興通訊、福石投資、創業黑馬、網易(北京)數字產業中心等行業龍頭,聚焦VR大空間領域,推出全國首個VR大空間產業加速器。
加入VR大空間加速器,你將獲得:全產業鏈條完備的生態連結
-
VR技術企業:首批入營企業清單:唱吧開飛、國承萬通、吉特沃斯、藍色宇宙、深元科技、世優科技、吾知科技、XPARA、英俊文化 ……持續招募中(按首字母排序) -
內容場景方:朝陽文旅集團、清華文化遺產研究院等領銜 -
軟硬體及底層技術支援方:火山引擎、中興通訊、PICO
精準的VR大空間圈層,融入VR大空間產業生態聯盟,共享行業資源
快來報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