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2024年8月28日至9月7日舉辦,其中威尼斯沉浸單元(Venice Immersive)自2017年開始,經歷了虛擬現實、混合現實裝置、劇場等形式的不斷衍生和探索,也伴隨著各式頭戴式顯示裝置和穿戴裝置的迭代升級。威尼斯沉浸單元致力於探索沉浸媒體的潛質,包括了目前所有XR創意表達方式:沉浸式360°影片、不同長度的互動作品,包括遊戲、裝置、觸覺體驗和VRChat虛擬世界。
2024年威尼斯沉浸單元涵蓋了來自25個國家的63個專案,其中包括8個360° 影片、15個互動VR作品、17個裝置VR、23個VRChat世界)。競賽單元有26個作品參賽,非競賽單元包括30個作品(分別是10個年度精選作品和20個年度精選VRChat世界),另外還有威尼斯雙年展學院資助的7個沉浸專案。

圖注:威尼斯沉浸單元作品場地分佈圖
2024年威尼斯沉浸單元在今年出現了幾個新特徵:
1、片量和片長均有大幅增長
在總量60多部的片單中,30分鐘以上的作品超過19部,總體數量較往年有較大提升。這種片長的變化,尤其體現出作品敘事性的強調,和對於內容的深度探索。
2、亞洲作品表現搶眼
其中來自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作品(含合制)達到12部,相關論壇、專場會議、創投專案也在威尼斯大量開展,包括由日本行業協會主導的展臺等等,體現出亞洲地區對於沉浸專案的關注和投入。
3、沉浸形式更加豐富
自從威尼斯相關單元從2017年的VR單元(Venice VR),到2019年之後改為威尼斯VR擴充套件單元(Venizce VR Expanded),再到2023年改為威尼斯沉浸單元(Venice Immersive),容納了更多樣的體驗形式,包括全息投影、沉浸劇場、投影裝置等等,不戴頭顯裝置的大型沉浸式內容也在片單中有所體現。
威尼斯沉浸單元評選出三部獲獎作品,這三部作品體現出了沉浸單元多維度的視野和對於媒介+內容的深度思考:
威尼斯沉浸單元大獎(VENICE IMMERSIVE GRAND PRIZE)
線迷宮 ITO MEIKYU
導演:Boris Labbé
法國、盧森堡/15分鐘

簡介:《線迷宮》靈感源自日本藝術史和日本文學(包括《源氏物語》《枕邊書》),以一種感官壁畫的形式展開,在分形建築的數字迷宮中繪製、展現動畫和聲音場景,龐大的世界裡面棲息著植物、物體、動物、人物、圖案和書法。該作品使用“線隱喻”將文字、紡織和各類存在結合起來,透過編織原理在螢幕上具體化。作品中,繪畫變成了體積和建築。內部和外部、透明和不透明、暴露和窺視、女性和男性……所有觀念對立統一在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無限迴圈中。
體驗點評:透過凝視的眼神互動,將體驗與穿越迷宮的形式有機結合起來。作品提供了一個彷彿無止境的迷宮世界,文化內容和聲景構成了有意義的世界。穿梭在不同的風格畫面中,經歷線條構成的生活、生產、休閒娛樂場景,最後盤旋上升到出口,形成了一個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的VR漫遊體驗。
威尼斯沉浸單元評委會特別獎(VENICE IMMERSIVE SPECIAL JURY PRIZE)
《奧托的星球》OTO’S PLANET
導演:François Gwenael
盧森堡、加拿大、法國/28分鐘

簡介:互動VR故事講述了小星球上的平靜生活。奧托(Oto)享受簡單的生活,在吊床上放鬆,吃著樹上的粉紅色水果。在體驗者的手勢互動參與下,奧托試圖抓住水果,但意外地引起衝擊波,吸引了Exo的飛船,導致飛船墜毀在自己的星球上。Exo出現,插上一面旗幟,開始探索這個星球,兩個矛盾的角色相遇時所產生的緊張氣氛推動了敘事發展。作品透過探索共享、土地侵佔、邊界的出現以及全球生態系統等主題,觸及人類歷史上的一些潛藏篇章。
體驗點評:精緻的微縮動畫VR(miniature VR),使用了獨創的手勢互動方式,彷彿飛機上觀看飛行軌跡一樣,主動轉動小星球,去選擇視角觀看故事。主動探索與人物引導有機結合,形成了豐富的觀看體驗,精心設計的故事轉折和情節變化引人入勝。
威尼斯沉浸單元最佳成就獎(VENICE IMMERSIVE ACHIEVEMENT PRIZE)
《衝動:玩轉現實》IMPULSE: PLAYING WITH REALITY
導演:Barry Gene Murphy, May Abdalla
英國、法國/35分鐘

簡介:這部混合現實作品探索了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極端一面,彙集了多樣的遊戲玩法和戲劇性一手資料,講述了那些因強烈情緒而走向生活邊緣的主人公:莉安將她的世界變成了一場遊戲來逃避無聊、奧馬爾專注於策劃危險的搶劫、埃羅爾創造了一個狂妄的形象來獲得尊重、塔拉正處於放棄的邊緣。作品從現實中尋找詩意的聯絡,來轉化為豐富的故事,充滿腎上腺素的遊戲玩法與多巴胺耗盡的大腦進行對話,在混合現實的世界裡,引導體驗者更深入地瞭解多動症的生活經歷。
體驗點評:作品橫跨了紀錄片、遊戲、沉浸裝置空間和混合現實體驗,充分體現出VR+MR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形式所能達到的高度。作品以ADHD為關注群體,透過訪談形式開發出四個主要人物和動畫形象,並透過靈活切換虛擬現實和混合現實的方式,讓現實成為主角,融入了整個作品的結構中。
以下是威尼斯沉浸單元競賽部分的其他作品介紹
MAMIE LOU
導演:Isabelle Andreani
法國、盧森堡/25分鐘

沉浸在祖先靈魂的世界中,體驗者與兩名嚮導一起陪伴娜娜·盧(Nana Lou)完成她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當孫女克萊門汀(Clémentine)在東京一家婦產醫院生產的那天,娜娜·盧在法國的家中中風。她發現自己在醫院,在生與死之間徘徊……透過陪伴在她身邊,你會幫助她重溫記憶並平靜地離開。
該作品受到Elisabeth Kübler-Ross醫生在臨終關懷工作的啟發,邀請觀眾用目光和雙手參與其中進行互動。體驗者作為發光的存在,使房間溫暖起來,提供了安慰,激發了主人公快樂的回憶。透過深入探究娜娜的記憶,觀眾慢慢地照亮了過去。
MAMMARY MOUNTAIN
導演:Tara Baoth Mooney, Camille C. Baker, Maf’j Alvarez
英國、愛爾蘭/23分鐘

Mammary Mountain是一種親密的、身臨其境的虛擬現實+觸覺體驗,探索體內疾病及其植根的背景。藝術家塔拉·鮑斯·穆尼(Tara Baoth Mooney)的乳腺癌經歷與其他患者和倖存者的癌症治療、創傷和康復故事交織在一起。體驗者作為“患者”,穿上X光檢查服,外面包裹著專門設計的觸覺服裝,坐在定製的椅子上,戴上VR頭顯。故事透過觸覺服裝體現出來,觸覺服裝會在身體經常受到疼痛或不適影響的區域振動。這部作品旨在激發新的公眾參與,分享倖存者的經歷並告知其他人,最終使人們對乳腺癌治療有更細緻、更全面的理解。
UNE EAU LA NUIT (BODIES OF WATER)
導演:Chélanie Beaudin-Quintin, Caroline Laurin-Beaucage
加拿大/10分鐘

這部VR電影邀請您屏住呼吸,讓自己在水裡移動和改變。夜幕降臨,一群舞者入侵了一個公共遊泳池。身體沉浸在水體中,超越了自然環境的限制併發生變化。他們跳現代舞,以不同的方式展現自己。水的環境使動作變得柔軟、輕盈,但也變得脆弱。這種詩意集合和分開包圍著體驗者,令人窒息。Une eau la nuit探索了人體與水相互作用時的轉變——水是一種流動性強、適應性強的介質,同時也呈現出阻力,展現一種罕見的現代舞蹈。
UNCANNY ALLEY: A NEW DAY
導演:Stephen Butchko, Rick Treweek
美國、南非/115分鐘

一位名叫 Gh0st 的賽博朋克計算機奇才,帶領一群逃亡者和機器人Atom透過駭客掌握的門戶獲得自由,透過控制Uncanny公司,可以使用實驗性射頻技術抹去他們的記憶。該團伙必須躲避抓捕,並需要做一個決定:是離開自己心愛的數字城市並開始一個新的虛擬世界,還是留下來為他們的自由和家園而戰。
作品是Virtual Worlds Company和Ferryman Collective之間的合作,探索虛擬現實中令人興奮和未知的領域,強調了虛擬宇宙不斷發展的本質以及對自由和真實性的不懈追求。
IN THE REALM OF RIPLEY
導演:Soo Eung Chuck Chae, Eun Jung Lee
韓國/55分鐘

本作品是一部人工智慧互動驚悚片,旨在讓觀眾進入一個根據男孩記憶重建的虛擬世界,找到罪魁禍首和真相。在人工智慧演員的引導下,6名觀眾觀看2D電影,並透過語音互動做出影響故事結果的選擇。1名觀眾參與VR體驗,2D電影觀眾的集體選擇會影響這位VR觀眾的旅程。體驗結束後,觀眾與AI演員互動,跟隨AI演員的指導並影響故事結局,意識到2D電影和VR體驗是相互關聯的。所有觀眾都將重新詮釋電影體驗,擺脫傳統框架。該作品將虛擬現實和電影融為一體,讓觀眾透過人工智慧互動影響敘事,塑造體驗並揭示更深層次的真相。這是對技術對記憶和現實影響的動態探索。
FREE UR HEAD
導演:Tung-yen Chou
中國臺灣/30分鐘

Free UR Head是一個公眾參與的編舞專案,採用定製開發的即時XR技術。作品邀請30位觀眾共同參加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型沉浸式演出。戴著VR眼鏡,與身著動捕裝置的舞者一起,參與即興、未經排練的舞蹈,即時見證編舞的演變。透過利用虛擬現實探索集體運動,Free UR Head挑戰並突破了數字技術互動,精心策劃出集體行為的界限。
PROJECT: LOST WORLDS
導演:Fins
美國/60分鐘

隨著VRChat裡廣袤世界的展開,主角和旅伴踏上令人驚歎的探險之旅,發現埃里奧斯的奇蹟和宇宙的無限可能。從《阿凡達》中潘多拉的天空,到《侏羅紀公園》中恐龍,作者帶領體驗者進入經典影視的虛擬世界,重燃初見時所感受到的奇蹟。
THE ART OF CHANGE
導演:Simone Fougnier, Vincent Rooijers
義大利、荷蘭、美國/10分鐘

《變革的藝術》是一次穿越時空、個人化的視聽之旅。它使用錄製的語音備忘錄的“反饋迴圈”,將重要的生命節點對映到多感官生活地圖上。該專案將來自不同人生階段的錄音資訊交織在音樂中,講述一個女人跨越時間與自己溝通的故事。旅程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描繪了許多人熟悉的原型經歷:荒野中一棵大樹的雄偉孤獨、難以逾越的山峰、一棟普通辦公樓的日常以及對逃離的渴望。作品使用Quill在VR中進行繪製和動畫,提供了一個開創性的音樂之旅,重新定義了我們欣賞音樂的方式,根據音訊和影片之間的關係創造一種獨特的體驗。
UN SOIR AVEC LES IMPRESSIONISTES PARIS 1874
導演:Pierre Gable
法國/42分鐘

1874年4月15日,巴黎,晚上八點,在卡布西尼大道著名攝影師納達爾的前工作室裡,三十多名畫家聚集在一起,向公眾展示165件作品。在大空間虛擬現實中重溫首屆印象派展覽的開幕之夜!與家人和朋友分享一次獨特、身臨其境的時光之旅。體驗者不僅能看到藝術品,還能體驗1874年巴黎的氛圍,感受藝術家的能量和激發他們創作靈感的標誌性地點。
CECI EST MON COEUR
導演:Stéphane Hueber-Blies, Nicolas Blies
盧森堡、加拿大、法國/35分鐘

這是一個身臨其境的故事,觀眾穿著飾有發光刺繡的連體服裝,體驗一場口述旁白和詩意的視覺影像投影。作品提供了一場感官之旅,從投影、聲景到發光服裝的編舞,體驗者穿著的服裝會與故事文字同步亮起,形成一場燈光芭蕾,來回應敘述者和自己的身體之間的對話。作品講述了一段非凡的愛情故事——一個孩子與身體的和解。這種感官和敘事的創作凸顯了我們對身體的認知。
PUDICA
導演:Keisuke Itoh
日本/15分鐘

Pudica邀請您與另一個世界Plantonica的居民一起踏上音樂之旅。從現實的手掌中誕生的含羞草,將成為你的伴侶,引導你從現實進入虛擬的奇幻境界。Plantonica的世界充滿了優美的音樂和寧靜。在這個神奇的王國中,您將遇到另外三個朋友,每個朋友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音調。你們將共同舉辦一場音樂會,創作出一首將心與輕柔的聲音融為一體的交響樂,讓您完全沉浸在這個迷人的世界中。現實與虛擬之間的轉換非常巧妙。
ADDRESS UNKNOWN: FUKUSHIMA NOW
導演:Arif Khan
日本、美國、中國臺灣/25分鐘

《地址未知:今日福島》是一部身臨其境的VR紀錄片,將觀眾帶到福島的中心,與生活在危機陰影下的倖存者見面。該紀錄片利用體積捕捉和攝影測量技術,帶領觀眾探索曾經的災難現場,思考對社群和環境的持久影響。它揭示了一個社群如何在創傷後消化傷痛,並回憶起他們無法再返回的家園。透過收錄當地的聲音,這場體驗還審視了家的意義,以及在災難面前如何重新定義它。
THE GUARDIANS OF JADE MOUNTAIN
導演:Hayoun Kwon
法國、中國臺灣/18分鐘

故事圍繞日本佔領臺灣期間,布農族(臺灣原住民)的阿利曼酋長與日本人類學家森牛之介之間一段不可思議的友誼展開。這一體驗將引導觀眾瞭解這兩個傳奇人物的旅程,突顯了他們對玉山的共同尊重以及玉山與他們建立聯絡的方式。整體的敘事是由動畫的影子組成的,這些影子彷彿一直鐫刻在玉山的環境中,見證著那裡發生的事件。
STRANGEWAYS
導演:Adam Lieber, Chris Bianchi
英國、南非、馬耳他/30分鐘

走廊蜿蜒成花園,手指潦草地畫下夢想的草圖。生物、植物、地球、垃圾(以及它們之間的縫隙中的東西)都在交談並分享瘋狂的想法。《Strangeways》是一個手繪的沉浸式VR世界,著眼於人類創造的花園,從我們夢想的碎片到荒謬的垃圾場和我們的集體神話。與插畫家Chris Bianchi密切合作,作品不再使用3D建模資產作為沉浸式世界的起點,而是使用鋼筆和墨水在紙上繪製的2D影像,並將它們直接帶入3D環境。該專案見證了2D到3D、黑白到彩色之間的有趣探索,以及攝影測量、拼貼、攝影和人工智慧的融合。
FRAGILE HOME
導演:Ondřej Moravec, Victoria Lopukhina
捷克/30分鐘

如果家出現危險,你會怎麼做?留下還是離開?自戰爭開始以來,每天都有數百萬烏克蘭人問自己這個問題。《脆弱的家》是一種混合現實的沉浸式體驗,透過混合現實的媒介,體驗者經歷了熟悉的環境逐漸轉變為烏克蘭家庭的住所,從平靜的過去到動盪的現在。在空間中探索時,烏克蘭的傳統旋律會引導體驗者重溫與家相關的記憶和感受。
ŽAISTI GYVENIMĄ (PLAY LIFE)
導演:Zilvinas Naujokas, Vilius Petrauskas, Mantas Pronckus, Donatas Ulvydas
立陶宛/26分鐘

《Žaisti Gyvenimą》是一部虛擬現實電影/沉浸式體驗,根據立陶宛現代藝術家Algis Kriščiūnas的畫作創作。利用現代計算機圖形技術,藝術家的作品在三維空間中被重新創作,並置於全方位的虛擬環境中。在這部近半小時的影片中,Algis Kriščiūnas的畫作成為了活生生的故事,導演的精彩編排和特別改編的配樂賦予了故事意義。這是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關於生命逝去的對話,一個充滿記憶和經歷的懷舊故事,賦予了藝術家的創作思想以意義,揭示了一個複雜的情感世界。
RENCONTRES
導演:Mathieu Pradat
法國、中國臺灣/50分鐘

Rencontres是一次穿越空間和時間的感官之旅,透過大空間多人體驗,將“現代”世界與未來聯絡起來——在那個未來,對話和自我意識將佔主導地位。使用者,即沉浸在這部互動作品中的觀眾,陷入他們已知的、卻又無法擺脫的情況中,他們將突破自己的極限,尋找解決方案的線索。這個專案邀請我們與他人建立聯絡,並最終與我們自己建立聯絡。
A SIMPLE SILENCE
導演:Craig Quintero
中國臺灣/12分鐘

《A SIMPLE SILENCE》是Riverbed Theatre屢獲殊榮的三部曲的最後一章,三部曲分別於2022年《All That Remains》、2023年《Over the Rainbow》在威尼斯首演。這種全新的360°VR劇場體驗延續了該系列對個人與周圍世界聯絡的探索,為環境注入了萬物有靈的品質,同時也模糊了觀看與被觀看之間的界限。
PROJECT_Y: WORKING TITLE
導演:Yuzo Sugano, Shingo Yoshimura, Toshiki Sakamoto, Taro Hirai
日本/90分鐘

這是一款採用360°實拍的VR恐怖遊戲。360°的鏡頭以採訪的形式拍攝,講述了“聽了就會上身的故事”,讓你環顧四周,彷彿身臨其境。一旦開始,“魔咒”就會落在體驗者自己身上。因此,遊戲的目的就是透過遊戲玩法來解開這個詛咒。在對相關人物的採訪片段中,處處可見不祥的痕跡,找到這些痕跡才能解開詛咒的關鍵。最後,體驗者能夠重溫敘述,同時更接近故事的核心。該遊戲採用各種即時電影處理技術進行製作和開發,使用360°攝像機拍攝的實景鏡頭完成。
MOBILE SUIT GUNDAM: SILVER PHANTOM
導演:Kenichi Suzuki
法國、日本、美國/130分鐘

2024年,《機動戰士高達》迎來了45週年紀念,日本推出了一部以高達為主角的科幻作品。內容基於原版機動戰士高達的設定和主題,共同構成了一幅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圖景,這是一場全新的史詩冒險,深入日本最具標誌性的動漫宇宙之一的中心:宇宙世紀0096。作品成功將高達的精髓與VR技術融為一體,讓觀眾全面體驗高達的世界、角色和故事。
CHAMP DE BATAILLE
導演:François Vautier
法國、比利時、盧森堡/21分鐘

地球承載著人類所有的記憶。當遭受苦難時,痛苦和折磨總會浮現出來。1916年,凡爾登的田野上演著前所未有的野蠻行徑。飽受摧殘的身體、殘破的風景、絕望的黑暗天空……在這一切之中,一名士兵朱利安放棄了青春和幸福的機會,度過了這段黑暗的時光。作品為體驗者帶來1916年凡爾登戰壕中心的身臨其境的體驗,當時正值一場殘酷的攻勢。這部VR電影為沉浸感提供了情感上的對比,同時強調了戰爭的荒謬性。
往期精彩
▼▼▼
閱讀量:6.7W+
閱讀量:4.7W+
閱讀量:1.8W+
閱讀量:1.8W+
閱讀量:1.6W+
閱讀量:1.3W+
閱讀量:1.1W+
閱讀量:1.1W+
閱讀量:1.1W+

掃碼關注《電影評論》
微訊號 : dianying2001
微博:電影雜誌MOVIE
點“在看”給電影君一朵小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