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輸了,可我贏了?

看到一張照片,不知是哪裡,不知是真假。
只是,傳得很兇,傳播得很廣,甚至到海外。
看完,就想,現如今果然是人人都想去蹭一碗愛國飯啊,而靠愛國來給小餐館拉流量的,還真是把「愛國」這兩個字徹底低俗化了。
那麼,結果究竟是愛國還是賣國呢?明目張膽去割外國人的韭菜叫做為國爭光,那個被爭光了的「國」,會不會因此被拉低了逼格,難道不應該是寧願不賺錢都不賣給外國人、只賣給中國人才算是有骨氣嗎?
再試想,如果在美國的店門口寫著簡中人多支付15%,會不會13億都站起來群而攻之說是種族歧視,但為什麼你搞歧視了就可以是在為國爭光?難道這不是雙重標準的經典定義嗎?
當然我還可以繼續問:其他國家的人怎麼收費?
還有:你憑什麼確定是哪個國家的人,你一個小店主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出具護照來證實國籍?難道只要搭上愛國這輛車,越權執法也可以順理成章了?
所以,如果蹭流量,那是道德問題;如果是真心所為,那就是踩法律邊線了。
忍不住想起了Tom Cruz在一個電影裡的臺詞:Do you want the truth? You cannot handle the truth! 
而不好handle的另一個truth是:國足又輸了,而且是在主場領先一球、多一人作戰的情況下慘遭逆轉,一手的好牌都可以打得稀爛。
網上罵聲一片、下課聲陣陣,應該是順理成章了吧?
但總有一些人,在任何awkward的境遇中都可以贏麻了的—
日本贏了足球又能如何,踢球好的國家沒有一個混的好的
阿根廷得了世界盃冠軍,結果國家破產了;日本足球踢得好,結果經濟衰退幾十年;韓國足球踢得好,現在孩子都生不起
足球踢得好有什麼用,聯合國上三常、中美俄、沒一個足球踢得好的
中國足球踢不好,是為了國家的運勢。我們足球不行,但我們國家的發展確實世界最好的
……
拜託,你是在說國足輸了,中國沒輸,不僅沒輸,還贏麻了?
果然是阿Q精神永放光芒、不論輸或贏,都是斷崖式遙遙領先啊,那你還參加啥比賽,關門在家自己和自己玩就行了,反正怎麼都是贏,贏論已成顯學,你牛。
想起30多年前,日本足協主席川淵三郎覺得靠足協這幫政客是搞不好足球的,於是自己毅然辭掉了足協主席之職,去建立了完全與日本足協脫鉤的職業大聯盟,嚴格遵循職業足球規律打造J聯賽,一整套梯隊建設也開始了,結果就是,日本足球牛起來了。其實不光足球,日本女籃現在也很牛了。
當然川淵三郎這樣做沒人說他不愛國,但我知道他這樣的做法在某些地方是行不通的,因為肯定會有有關部門問:你們想踢開黨委辦足球,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寫到這裡,忍不住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裡面有句話:I guess it comes down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其實中國也有一句老話異曲同工: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