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響上市之門,常友科技開啟“乘風破浪”

3月4日,江蘇常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常友科技”)正式登陸創業板。

此番IPO,常友科技募集投向“風電高效能複合材料零部件生產線擴建”、“輕量化複合材料部件生產線擴建”、研發中心和補充流動資金等專案。
藉助資本市場的平臺進行募資擴產後,常友科技上市後的表現正受到期待。
一方面,行業正處於高景氣度。2024年以來,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不斷提升,這都為常友科技的業績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常友科技深耕風電行業多年,早已形成較強的研發實力和較高的技術水平,獲得明陽智慧等公司的認可,在行業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上市只是開始,市場有理由相信常友科技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開拓風電機組罩體版圖
常友科技的產品分成風電機組罩體、風電輕量化夾芯材料、軌道交通車輛部件等。這在產業鏈中屬於中游地位,向上連線著基礎材料供應商,下游則是風電整機廠商。
具體來看,風電機組罩體對風電機可以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
這是因為風力發電機通常被安裝於風電塔筒頂部,面臨風力大、溼度高、紫外線強等壓力,需要效能優越的保護裝置以保證其穩定執行。
常友科技的風電機組罩體以不飽和聚酯樹脂、玻璃纖維為主材,主要涵蓋機艙罩、導流罩,具備高溫、抗腐、隔熱等優良特性,可以延長風電機的使用壽命,提高穩定性和發電效率,從而降低風力發電的度電成本。
該產品已然成為常友科技的重要收入來源。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風電機組罩體為常友科技帶來的收入分別為4.23億元、4.37億元和2.29億元,佔比分別為57.73%、50.69%和51.51%。
不僅如此,常友科技的風電機組罩體在市場中也具有較高的佔有率。
以常友科技風電機組罩的機艙罩為例,2021年至2023年市佔率已經分別達到17.63%、33.67%和23.53%。
這背後離不開常友科技在技術創新上所做的努力。
依託深耕風電機組罩體生產領域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常友科技不僅持續推進生產技術、製造工藝等方面的創新最佳化,構建了獨特的工藝技術體系,還自主研發了纖維泡沫複合成型、預埋件一體成型工裝結構設計、自動化玻璃纖維模具成型、輕量化結構設計等核心生產技術。
輕量化結構設計技術的相關積累還助力常友科技發展風電輕量化夾芯材料。
常友科技的輕量化夾芯材料製品主要用於風電葉片生產。
據瞭解,風電機組和葉片逐步大型化後,對葉片強度和輕量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在葉片生產中使用輕量化夾芯材料可以提高葉片的抗載荷能力,降低風電機組氣動荷載等,進一步增加發電量、降低整機成本。
2022年,常友科技大力發展輕量化夾芯材料製品,收入已經從2021年的1.71億元快速增長至2023年的4.37億元,期間增長率達到155.56%。
這一增長趨勢不僅反映市場對高效能材料的強烈需求,也顯示了常友科技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成功。
此番IPO,常友科技的募資用途便包括擴建風電高效能複合材料零部件和輕量化複合材料部件的生產線。
根據常友科技的規劃,“風電高效能複合材料零部件生產線”專案建成達產後將形成年產 2000套風電機艙罩、導流罩和年產1000臺模組化機艙罩的生產能力;“輕量化複合材料部件生產線”專案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產3.5萬立方PET結構芯材和1000套列軌道交通車輛輕量化內外飾件。
“藉助本次募集資金投資專案擴大現有產能以有效解決產能不足問題,積極開拓複合材料制品在下游應用的新領域。”常友科技表示。
下游風正勁
常友科技的持續擴產是基於行業增長的合理規劃。
作為重要的新能源之一,風電行業前景廣闊。據國家能源局監測的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520.68GW,同比增長18%。
以截至2023年末441.34GW的累計風電裝機量計算,則2024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達到79.34GW,這已經超過2020年搶裝潮時期71.67GW的新增風電裝機量。
政策端也在持續發力。2022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9部門聯合釋出《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佔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
中金公司預計,2025年預計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將達到110GW至120GW,有望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
太平洋證券認為海上風電行業蘊藏巨大的發展潛能。
“從長週期維度來看,國內海風過去10年實現跨越式發展。海風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顯現了不少問題,如未批先建、用海不規範、各主管部門利益衝突等,這也是制約海風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太平洋證券指出,“經過2022-2024年的調整,這些不規範的因素正在逐步解決,國內海風建設將進入更加規範化發展階段。另外,從沿海各省海風規劃和推進節奏來看,未來5-10年是國內海風新一輪建設高峰期。”
中金公司保守和樂觀情形下,預計2025年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可達到14GW、17GW。
常友科技的主要風電整機廠商客戶遠景能源、運達股份、東方電氣、三一重能等正在加速佈局海上風電。
例如2024年10月,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東方電氣風電(福建)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下線,這是目前全球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
對此,常友科技也已有所準備,其透過對產品結構模組化、風道設計、防水密封性等方面的研究,增強產品在海上覆雜環境下的應用能力,以提升產品競爭力。
2024年以來,常友科技的風電機組罩體正在迎來量價齊升。2024年上半年機艙罩的銷量、單價分別為1863套、9.76萬元/套,分別同比增長了41.67%、1.48%;同期導流罩的銷量、單價分別達到1792套、2.62萬元/套,同比增幅分別為37.32%、7.56%。
奮楫揚帆風正勁,勇立潮頭逐浪高。
受益於下游的高景氣度,常友科技的業績空間仍將被進一步開啟。而藉助資本市場的平臺,常友科技將能夠更有效地籌集資金,支援研發和擴張計劃,推動技術創新和市場佈局,成為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