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和特朗普吵崩了,最新資訊!

文/沈逸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
2月28日,早上8時,當記者趕到白宮西翼門外時,現場已有大批記者,攝影、攝像記者的梯子密密麻麻,一個比一個高。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8日訪美。白宮公佈的總統行程顯示,雙方會談後將共進午餐,然後舉行聯合記者會並簽署美烏礦產協議。
2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迎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右)。
11時剛過,澤連斯基的車隊駛入白宮北門,抵達白宮西翼,特朗普在門口迎候,二人一起進入橢圓形辦公室。按照慣例,雙方領導人面向媒體做開場白,並簡短回答媒體提問。
前40分鐘雙方各抒己見。但當美國副總統萬斯講話,提到美國致力於透過外交方式結束俄烏衝突時,澤連斯基打斷他的話:“我可以問一下嗎?……什麼樣的外交?”萬斯立即反擊,稱澤連斯基“不敬”。
澤連斯基雙手交叉抱在胸前回擊道,俄烏衝突過程中,包括美國在內的各方做法都有問題,“但隔著大洋,你們現在沒感受到問題,但未來你們會感受到的”。
特朗普加入爭論:“你沒有資格對我們的感受發號施令,我們將感覺很好、很有力量,而你現在的處境不是太好,你讓自己處在非常糟糕的境地……你無牌可出,現在有了我們,你才開始有牌可出。你在拿數百萬人的生命當賭注,你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戰當賭注。你的所作所為是(對美國的)不敬。”
雙方爭吵不斷升級,形成“二對一”。美方指責澤連斯基無禮,缺少感恩之心。
現場記者都驚呆了,在座的烏克蘭駐美大使痛苦捂臉。
開場白持續近50分鐘。激烈的爭吵聲中,特朗普最後用“好吧,大家都看夠了,估計電視節目效果會很好”收場。現場記者隨即被要求離場。
大家猜測美烏礦產協議可能不簽了,大量記者聚集在白宮門外,等待拍攝澤連斯基離開的場面。所有記者都說,這是自己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一名在場的美媒記者說,這樣的事件聞所未聞,澤連斯基畢竟是國家元首,不是下屬,也不是客戶。
當負責迎送的禮兵出現在門口時,記者們知道澤連斯基要走了。澤連斯基飛快地坐上車離開。美國媒體報道說,澤連斯基實際上是被“逐出”白宮的。當天的午餐會也被取消,由白宮工作人員享用。
記者們沒有立即散去,都想看看接下來會不會還有什麼新聞。
就這樣,澤連斯基與特朗普的會晤,尚未開始就暫時結束,他們在白宮的衝突再次證明俄烏衝突的複雜性。
澤連斯基當著媒體正面硬懟特朗普與萬斯。如美國媒體觀察到的,當澤連斯基穿著套頭衫,而不是西裝,進入白宮的時候,一種微妙的氣息就已經提前傳遞了出來。

當三個人在媒體面前進行表態時,澤連斯基選擇打斷萬斯的發言,開始直接丟擲理論上應該在閉門會談上的一系列問題時,從談判策略和博弈的角度,意味著澤連斯基從一開始就對現在的協議,以及和美國的談判,既沒有興趣又沒有信心:
關門問這些問題,除了讓咆哮聲從會議室傳遞出來之外,對烏克蘭不會有任何效果。那麼索性,就撕開所有虛偽的粉飾,直接一把show
hand。
澤連斯基的籌碼就是一條路走到底。無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至少這輪公開的表態,顯示澤連斯基是一個對普京和特朗普都敢玩膽小鬼遊戲的人,從態勢上來說,很合理:
烏克蘭還有籌碼,澤連斯基已經沒有可以交易和退讓的籌碼了,因為任何退讓,都必然以澤連斯基個人作為籌碼和代價(正如普京所說,澤連斯基過期了);所以澤連斯基要賭,用各種方式,表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到底。
從博弈策略上來說,對烏克蘭來說,這肯定是最糟糕的博弈策略;但對澤連斯基個人,這肯定不是最糟糕的策略,因為至少這下名聲可以保住了,當然代價則是烏克蘭。
後續烏克蘭局勢有沒有解決方案?短期內看歐洲本身,以及莫斯科在地緣政治上的算計,和它戰場上的能力了。
這兩天被熱議的所謂“礦產協議”當然也是沒影子的事情。礦產協議從一開始就是特朗普拍腦袋,搞“國王裸奔”外交策略的產物。澤連斯基有過的想法,也是“空手套白狼”,用所謂礦產資源引誘美國入局。
兩邊都做著一廂情願的美夢:特朗普覺得,美國只要動嘴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小小烏克蘭能翻出什麼浪花。澤連斯基認為,烏克蘭是地球的寵兒(根據之前的經驗),澤連斯基無所不能,這不就在媒體上公開懟了個旗鼓相當,直接吹飛了那個兩邊都不靠譜的礦產協議麼。
特朗普顯然被氣夠嗆。現場是比較狼狽的,因為特朗普最在乎的氣勢,臉面,以及生怕暴露出來的本質,就是“除了敢說,其實啥都不懂”,這次算是徹底公開大曝光了。
針對在會談中發生激烈爭吵一事,特朗普回應稱,“這場會談成果不佳,我認為他(澤連斯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特朗普表示,如果想立即實現俄烏停火,只需要籤一份合同。他同時警告澤連斯基,如果沒有美國支援,“他贏不了”“下場不會太好看 ”。對於是否考慮切斷對烏克蘭援助,特朗普表示他在考慮什麼不重要,但他同時對記者說,“你也看到了我今天所經歷的。”
由此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是深遠的:當澤連斯基都能當面,以及在社交媒體上,和特朗普打得有來有回,莫斯科以及東大,會怎麼看特朗普。利好紅場伏特加銷量是肯定的。
甚至在歐洲,澤連斯基的表現都可能產生意料之外的連鎖反應如果真的可以頂住,要不要考慮下歐洲可以集體振作一下,不說真的達到能夠單獨擋住俄羅斯的地步,但聯合起來延續下,支撐過特朗普的這段時期,沒準真的就可以成為某種選擇。
當然,估計這次會議之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美國國務卿,美國財政部長,這三個人要被特朗普留堂噴一陣子了。
烏克蘭成為祭品,以戲劇性的方式提醒人們,“美國有風險,抱腿需謹慎”。
這波爭吵,除了貢獻娛樂效果之外,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烏克蘭實質性走向祭壇的關鍵一步,當然後續整個過程,是能夠做到古典好萊塢的絲滑,還是達到寶萊塢級別的音效,又或者再度貢獻歐亨利式的解決,還有待基輔男孩和白宮房地產大亨之間的博弈。

但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特朗普和普京之間估計又形成了一項新的共識,對著基輔方向,達成“乃伊組特”(把他做掉)的共識。其後果在未來俄烏戰線上會清晰地顯示出來。
至於未來的發展,美國可以繼續表演,但越來越多的國家,會明白三個道理:

第一,抱美國大腿的,有風險,大風險,會死的很難看。


第二,實力,實力,以及實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實現有效發展,提升實力,獲取安全,是硬道理。

第三,如果覺得美國有風險,莫斯科那沒興趣,那麼,世界上還有一種練了之後可以達成“清風山崗明月大江”級別成就的,可以認真嘗試一下。

對於中國來說,面對如此顯著、日趨動盪變革的世界,當然就是繼續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記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些歷史上的名句,會被反覆驗證。
對美國那邊,做好觀察和研究的,還是那句話,繫好安全帶,準備好瓜子花生汽水保心丸,安全吃瓜,持續觀察。

來源:底線思維,新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