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麻了!降息無用!加拿大公寓市場惡化到幾十年來最差,投資者無力迴天!80%房主都在賠錢….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本文授權轉載自:加拿大家園
微訊號:iAsk-ca
眾所周知,在過去幾年,由於利率和通貨膨脹率飆升,加拿大房地產市場受到了一些打擊,至今仍然奄奄一息…
但還沒有哪個市場,像多倫多的共管公寓市場那樣艱難。
CIBC Capital Markets的副首席經濟學家Benjamin Tal和Urbanation的總裁Shaun Hildebrand在一份報告中說,雖然大多倫多地區的低層市場保持了穩定,但公寓市場的狀況正在惡化到幾十年來從未見過的水平。
他們的報告描述了共管公寓市場是如何陷入衰退的,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對該地區的住房負擔能力和經濟造成嚴重後果。
“大多倫多地區的共管公寓市場正處於經濟封鎖狀態。
問題在於,對於投資者來說,房價太高了,他們佔預售買家的70%或更多,而由於建築成本高昂,開發商無法降低房價。”
報告稱:“因此,加拿大最大市場新住宅建設的主要驅動力–新公寓銷售已經跌至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建前公寓的預售比例目前不到50%,為2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由於一個專案在預售率不低於70%的情況下無法開工,這“顯著”減緩了供應渠道。
“這一現實將導致未來幾年房屋竣工量大幅回落,房屋存量停滯不前,這肯定會使負擔能力狀況進一步惡化。”
與此同時,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經濟。
報告稱,每個公寓專案通常僱傭500名工人,但自2022年以來,大多倫多地區的這些專案數量減少了75個,影響了近4萬個工作崗位。
截至6月,安大略省的整體建築業就業人數較上年同期下降了7.5%,這是自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的最低水平。
如今,建造共管公寓的高成本反映在了價格上,新共管公寓的價格僅較高點下跌5%,而轉售共管公寓的價格則下跌了12%。
開發商正在提供激勵措施,租金也較疫情低點上漲了30%,但報告稱,這還遠遠不夠。
“很簡單,在目前每平方英尺接近1,400加元的市場平均價格下,新的公寓投資不起作用。”
並且現實情況是,許多共管公寓投資者都在賠錢。
去年,新落成公寓的租金上漲了8%,達到創紀錄的平均2,700加元,但平均每月擁有成本上升了21%,達到近每月3,250加元。
報告稱,自2020年以來,住房成本飆升了近60%,是同期租金漲幅的兩倍多。
這導致自2022年以來,財務處於虧損狀態的出租公寓業主數量穩步增長。
在有抵押貸款的業主中,52%的人在2022年現金流為負,這意味著租金不包括抵押貸款、公寓費和財產稅等擁有成本。
到2023年,這一比例已升至77%,到今年第一季度,這一比例達到82%。
此外,2023年完成新公寓交易的公寓業主平均每月的負現金流為597加元,其中30%的人的負現金流高達1,000加元或更多。
該研究稱,公寓越大,負現金流就越大。
在2023年完工的共管公寓中,單間公寓平均實現收支平衡,而一居室公寓的負現金流平均為每月523加元,兩居室公寓為734加元,三居室公寓為866加元。
報告稱:“這讓我們瞭解了投資者為何青睞小戶型,以及大戶型的租賃選擇為何稀缺。”
經濟學家表示,在加拿大最大的房地產市場,共管公寓投資者對增加租賃供應、改善整體住房負擔能力和經濟“至關重要”。
然而,短期內似乎沒有什麼緩解的跡象。
從早期的預售熱潮發展而來的共管公寓竣工數量將大幅上升,加劇競爭。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共管公寓投資者將他們的公寓投放市場,將掛牌數量推至創紀錄高位。
Benjamin和Shaun表示:“這是該地區租賃供應前景的一個令人不安的跡象,併為增加專用租賃供應的必要性敲響了警鐘。”
對此,有華人網友評論道:“20多年前,先是condo,接著townhouse,最後獨立屋,先是爛區,一直蔓延到好區,這才剛剛開始。”
還有人則是總結稱:“貸款利率提高,炒房者的月供提高,於是提高房租,希望透過高房租來負擔自己的貸款,但是房客也正是因為買不起房,才租房子的,房客更難負擔高房租,於是只能搬去更遠、租金低一些的地區,最終房屋空置,無人租住,炒房者的損失更大……”
https://financialpost.com/news/toronto-condo-market-facing-biggest-test-since-1990s-recession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絡我們刪除。
– end –
 – 北美小螞蟻微傳媒 –
螞蟻君每天分享各類資訊
打造北美最大、最貼心、最專業的
微端資訊平臺
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
螞蟻君以幫助每一位華人為己任
給予在異鄉的您家的溫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