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中當了6年“鳳尾”,GPA有B卻被美國前10大學錄取…

👆歡迎關注廣深媽媽圈,一起探索大灣區教育難題
小紅書一篇帖子特別火,說的是雞娃十年,把孩子送進了另一個“火坑”。
孩子每天面對“打不完的競賽,刷不完的託福試題,拼死拼活都要保住的GPA,複習不完的AP科目”。更讓人崩潰的是,就算這樣內捲到極致,每年也有不少手握IB預估滿分、5門HL滿分的孩子被夢校拒絕!
難道衝刺藤校夢,僅僅是一場夢嗎?頂尖美本究竟在尋找怎樣的孩子?
在今年早申,我卻發現了這樣一個孩子:
雖然申請背景不算完美,但被美本前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音樂學院錄取。很多人一看他的基本盤,0科研0夏校、GPA有多個B和C、託福才剛上100分,就預設這個孩子和名校無緣。但令人意外的是,偏偏這樣背景的孩子,早申卻能下車頂尖美本JHU。
他究竟是如何規劃自己不尋常的升學路的?帶著疑問,圈圈在上週成功邀請到了這位神秘嘉賓:深中國際部王同學來直播間,他將自己一路“堅持熱愛”的歷程都濃縮在了這場分享中。
 王同學 
目前就讀於深圳中學國際部
 託福102,SAT1520
 GPA3.77/4.31,0科研夏校
 今年早申拿下JHU計算機音樂專業錄取
* 為方便閱讀,下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一波三折”的申請之路
今年早申,我拿到的是JHU的Recording Art and Science(錄音藝術和科學)專業錄取,這是一門融合錄音藝術、計算機、電氣工程三個不同領域的交叉專業。
說實話,我喜歡這個專業,但我原先的夢校不是JHU、也不是錄音藝術和科學專業。這一切既是“陰差陽錯”,也是“冥冥中註定”的結果。
我的專業經過了三次重大的變化,從生物的病理學到計算機音樂,再到現在的錄音藝術和科學專業。放棄了病理學是因為我發現,在學術要求超高、學霸彙集的病理學專業,我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我把專業方向轉到了計算機音樂專業。後面到了申請季,我卻收到了大學發來的專業調劑郵件。
我把這封郵件拿給我的作品集老師看後,他卻開心地提醒我,雖然我沒有被計算機與音樂專業錄取,但學校給了我錄音藝術和科學專業的面試機會,肯定是教授很喜歡我,並覺得我更契合這個專業,才給的面試機會。
其實,回看我的申請材料和申請之路,我才發現招生官把我調劑到這個專業,真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因為在文書上,我主要寫的是對人生的錄音以及對各種編曲軟體的探索,正好契合錄音藝術和科學專業的學習方向。在作品集的呈現上,我用編曲軟體做了四首歌曲,前三首是比較實驗性的電子音樂,最後一首是比較爵士的鋼琴曲。這個作品集也吸引了面試官的注意,我詳細和麵試老師分享了我對錄音的多年研究。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看到了我對音樂的熱愛、對各種樂器的瞭解,以及十多年對音樂的堅持。
整個面試過程是非常輕鬆愉悅的,面試結束後,我的第六感就告訴我“穩了”!
在學術方面,我是偏弱的,我沒有參加夏校、沒有科研成績,GPA也有多個B和C,標化也不突出(託福102分、3門AP5分、3門AP4分)。相比於其他衝刺TOP10名校的同學,我的基本盤可以說非常普通,但對於音樂專業而言,卻又剛好足夠。
我也有猶豫過是否要參加夏校,但我的升學老師看了我只有80來分的託福後,建議我先放棄夏校,全力準備語言成績。所以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在別的同學都去美國上夏校時,我只能留在國內參加託福封閉營,最後盡力考了102分。這也讓我成功跨過了語言大關。
我漸漸明白,對於音樂專業而言,特別是像綜合大U和頭部音樂學院的音樂專業,招生官更關注申請者的作品集和麵試,而非透過簡單包裝的個人活動、競賽成績。無論你把自己包裝的多麼好看,藝術的根本還是表演,作品集一定是重中之重。

 音樂之路:
 我從5歲就開始,便和音樂結下了深深的緣分。 
5歲那年,我媽媽便讓我學習鋼琴。但我那時並沒有對音樂產生太大的感覺,反而是非常厭倦鋼琴課,討厭練琴佔據我的休閒時間。
沒過多久,鋼琴老師和我媽媽驚訝地發現,就算我才剛接觸鋼琴,還是處於一竅不通的狀態,我已經能把剛聽過一遍的音樂彈奏出來,這是學了很久鋼琴的孩子也不能達到的境界!
慢慢地,我的音樂天賦和熱情逐漸被激發出來。
  • 小學三年級開始,我便開始組建樂隊,那會我嘗試了非常多的樂器,包括吉他、貝斯、架子鼓、非洲鼓,香鼓….各種民族樂器我都有嘗試過。
  • 在初中階段,我開始嘗試編曲軟體,經常在酷樂隊APP裡製作歌曲和伴奏
  • 到了高中,即便在深中高強度學習壓力下,我依舊不放棄音樂創作。我買了音樂鍵盤,還特意請了音樂老師,學習用音樂鍵盤製作音樂;我還研究和聲和絃,開始嘗試爵士音樂和偏現代的實驗性音樂。
從初一到高二,我堅持每週八小時訓練,參加了40多次合唱團活動,訓練時長大概總共是2000+小時。雖然還沒結束高中生涯,我已經擁有了十多年的奇特音樂探索經歷,這也成為了我和其他同學“與眾不同”的地方。

另外,在這十多年的音樂之路里,我媽媽成了我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人。
她是我的音樂啟蒙導師、人生引路人,也是我最可愛的媽媽。2歲時,我便收到了不少媽媽買的按鍵放歌手機,培養節奏感和樂;每當我不想去上鋼琴課時,她總會嚴厲地批評我,告誡我“人總要有一門特長!”;當知道我準備來直播間分享音樂求學之路,她熱情地鼓勵我在直播間“高歌一曲”(不過被我pass了這個提議)。
音樂特長成為了我最獨特的閃光點,當我把十幾年的音樂探索和熱情展現給招生官時,他立馬就發現了我和其他申請者的“與眾不同”之處…..

 深中就讀體驗 
我對音樂的探索之路是從小就開始的,但我的留學之路,卻是臨時起意。
初升高之際,我透過合唱團自招進了深圳中學,但那時的我,完全沒有思考過未來的升學規劃。直到開學前夕,學校發來了分班志願填報,我可以選擇進數理班、港澳班、國際班,或者普通高考班。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和爸媽提出了留學的想法,初心也很純粹,就是想去見識更多樣的世界,拓寬視野。值得慶幸的是,我爸媽也很支援我的想法。
到了高中階段,我發現身邊的同學藏龍臥虎。有的同學晚上回到宿舍玩電腦到凌晨,卻依舊能夠保持非常高的成績;有的競賽大佬被選拔進國際物理集訓隊,還有的極致科研人在各種比賽獲獎。即使學校對GPA的要求不高,只要在課堂排名前70%,便可以收穫A的成績,但在“卷王班級”裡,我總是那最後的30%…
雖然深圳中學學霸雲集,競爭壓力大,但我在深圳中就讀的這6年,是我非常幸福和快樂的時光。
深圳中學校園(圖源:學校官微)
首先,在校園環境上,深圳中學的校園非常大也非常漂亮。學校擁有四棟教學樓,四棟宿舍、三個食堂、兩棟藝術樓,和一棟體育樓。從高區宿舍眺望遠方,風景很美,夜間能看到泥崗路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
其次是豐富的學習資源。學校擁有一個橫跨四棟教學樓的圖書館,擁有上十萬本圖書資源,涵蓋中外文、日記傳記等各式各樣的書籍,同時,圖書館也有很多自習的位置。在校園裡,我總能找到一個讓自己能夠安靜下來的地方。
最值得說的是深中的師資,可以說深圳最頂尖的師資都集中在了深圳中學。不少老師畢業於北大、哈佛、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名校,也有在生物、黑洞物理學等各個領域的博士老師。在和這群老師們接觸的這些年,我愈發感受到他們學識淵博、平易近人。
深圳中學校園(圖源:學校官微)
 #寫在最後 
在王同學直播分享的這一個半小時內,聽眾和我都感受到他的真實、真誠以及對音樂的熱愛。下播後還有來自東北的媽媽興奮地告訴我,她被王同學的真誠真實給打動了!緣分真是太奇妙!
△聽眾反饋
本期福利
👇👇掃碼獲取深中-JHU王同學直播回放,進升本規劃群!
還有升學資訊&牛娃分享講座,盡在廣深媽媽圈家長群!還有超多獨家K12乾貨大禮包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