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記得把尹哥設為星標⭐️ 哦~
長期以來,運動相關腦震盪(SRC)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一直存在爭議,但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職業運動員身上,普通人群的長期影響卻鮮有關注。
最近一項針對英國社群居民的大規模研究給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曾經發生過運動相關腦震盪的人,在某些認知測試中的表現竟然比從未受過腦震盪的人更好。
這項歷時5年、覆蓋1.5萬中老年人的研究結果,徹底顛覆了我們對腦震盪的傳統認知。

研究團隊在2015年至2020年間,對50-90歲的社群居民進行了年度追蹤調查,最長隨訪時間達4年。參與者透過腦損傷篩查問卷報告一生中經歷的腦震盪情況,包括運動相關(SRC)和非運動相關(nSRC)兩類。
令人驚訝的是,基線分析顯示:有SRC史的人群在工作記憶和語言推理測試中的表現顯著優於無腦震盪史的人群。
具體資料表明,SRC組的工作記憶得分高出0.113分(95%CI 0.038-0.188),語言推理能力更是高出0.199分(95%CI 0.092-0.306)。
更耐人尋味的是,那些只經歷過一次SRC的人,在語言推理和注意力測試中的表現也明顯更好。
然而,非運動相關的腦震盪(如交通事故或意外跌倒導致的腦震盪)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模式。
研究發現,經歷過3次以上nSRC的人,其資訊處理速度和注意力顯著下降,處理速度降低了0.082分(95%CI -0.144至-0.019),注意力降低了0.156分(95%CI -0.248至-0.063)。
更嚴重的是,隨著這些受試者年齡增長,他們的語言推理能力呈現出明顯的加速衰退趨勢。
這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提示我們:腦震盪對認知的影響可能與其發生場景密切相關,運動相關和非運動相關的腦震盪或許透過不同的機制影響大腦功能。
為什麼運動相關的腦震盪不僅沒有造成認知損害,反而可能帶來某些優勢?
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與運動的長期益處有關。經常參與體育運動的人通常具有更好的心血管健康和大腦可塑性,這些積極因素可能抵消了腦震盪帶來的負面影響。
此外,運動員往往接受過專業的腦震盪管理,包括充分的恢復時間和循序漸進的復健訓練,這也可能是保護認知功能的關鍵因素。
相比之下,非運動相關的腦震盪通常發生在意外情況下,傷後護理可能不夠完善,從而導致更嚴重的長期後果。

無論如何,這項發現都提醒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所有腦震盪等同視之,其長期影響可能取決於發生背景、後續護理和個體特徵等多重因素。
對於熱愛運動的人來說,這項研究或許是個好訊息——只要科學防護,運動帶來的益處可能遠超我們想象。
撰文:梅斯醫學|編輯:木白
參考資料:
[1] Lennon MJ, et al. Sports-related concussion not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cognitive or behavioural deficits: the PROTECT-TBI study.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25 Mar 24;96(4):397-405. doi: 10.1136/jnnp-2024-334039.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