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從無效養娃中幡然醒悟

直播預告
點選下方預約按鈕,觀看直播↓
作者|大J
來源|大J小D(ID:jiayoubaobao2015) 

2025年早已開啟,明明去年一年工作行程很滿,我國內國外連軸轉,忙成了“跑地J”;可恍惚抬頭看日曆,又很是不可思議,好像昨天才過了2024年的春節,怎麼2025年的春節又要過去了呢?
我幹了那麼多,無數次覺得自己要累垮了,怎麼一抬頭卻仍舊是“人生鬼打牆”?
無效養娃,無效持家,無效賣力地上班,無效的掙扎……
人生又嘈雜又空虛,永遠在趕日程,卻永遠得不到“真的完成了有意義的事情”的幸福感……
我想,這個時候,多多少少會有云閨蜜產生這種心力交瘁卻無可奈何的感受。
開啟樹洞,果然看到了緊挨在一起的兩條留言,來自Tina和Ella,這兩個故事寫得很長,我琢磨了很久,最終沒有下手刪減很多。下不去手刪減,不是因為故事很複雜,其實就是家長裡短,但在這一行行的敘述中,我又能夠看到一層層情緒的波瀾。
我想把這些情緒氾濫的痕跡留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因為這些可能就是大家最能共鳴的地方,也是我們尋找出路,幡然醒悟的依據。
我一個人的那座島
您好,我是Tina。
我是一個三進三出職場的寶媽,最近找工作太難了,所有壓力我一個人面對,很累很無力。
孩子剛出生時,因為是過敏體質,我就一直在家照顧她,婆婆育兒知識幾乎為0,月子裡就產生了不少矛盾(水銀溫度計打了,她讓我用掃帚掃之類的……),無法生活在同一屋簷下。
如今孩子4歲2個月了,幼兒園中班。我一個人帶到現在,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這樣形影不離地貼身服務;小時候帶她出門我都不敢多喝水,擔心上廁所沒人幫我照看娃。晚間老公下班回來,才有人搭把手。
這期間我嘗試過出去工作,但家裡的事兒,婆婆接手總搞得一團糟:
不打掃衛生,柳絮飄飛時,紗窗上積起一層毛絮,導致孩子鼻炎被激發;
不做飯,天天自帶飯盒來“上班”,孩子不上學在家一陣,天天給她吃青菜麵條。
孩子在家玩摔到頭,她也不知如何處理,到我們下班回家才告訴我們哭了半天昏昏沉沉睡了一個下午。
於是,我職場剛上軌道又只能辭職帶娃,這幾年帶娃帶得十分焦躁,我本來挺有耐心的一個人,現在也無法平靜處理孩子製造的那些“麻煩”。
時間長了,老公也沒有以前那麼關照我的情緒,不理解我,甚至經常吵架,倒戈他媽媽那邊,“孩子摔到頭”那會兒,也是因為他說“我上點班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我才一怒之下離職的。
我覺得他們三個人(我婆婆、我公公、我老公)抱團,把我孤立成一座島。
我老公家裡拆遷了幾套房子,他們自我優越感很強。我的原生家庭就沒有多幸福,家裡重男輕女,我媽媽連我生孩子都沒來。更沒有幫我帶過一天娃,一切靠自己野生長大,再靠自己拉扯一隻娃。
身邊的朋友們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很久不聯絡,也不想給人家傾訴負能量。

我原本的人生也是有光照進來的。13年大學畢業後,留在南京工作,買了自己的小公寓,那段時間是我最自由、最有自我價值感、最有能量、最有幹勁的時光。

後來被催婚催的,遇到我老公覺得還行吧,就結婚了。現在感覺物是人非,眼裡沒光,心裡沒希望。這場婚姻並沒有讓我更好,我感覺自己像一隻飛蛾,存在感極低,被困在蜘蛛網上無法動彈。
不知如何自救,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靠我一個人無法實現。也嘗試與婆婆溝通,但她一難接受、二有牴觸情緒、三年紀大了吸收新鮮東西能力很差,啥都要我事無鉅細地告訴她,才知道怎麼做。
生活消耗了我太多能量,幾年沒工作,想找原收入的工作很難。
後來我降低標準託關係找了份電商運營的工作,擺正心態打算從0基礎幹起。但從面試開始就被擠兌,進去幹了10天被各種刁難。也會想,試用期3000塊都拿不到手的狀態,何必呢?和五六年前八九千的收入對比,也有強烈的心理落差。
現在的生活,就感覺一團亂麻,家庭既給不了我情緒價值,也提供不了生活品質(老公收入一般,有孩家庭開銷大),也無法讓我抽身出來喘口氣,這和之前我們倆規劃的美好未來大相徑庭,不知如何破局。

親愛的Tina:
如果你讀到這裡,我想在開口說話前,慢慢走到你面前,向你伸開雙臂,擁抱你,不用緊緊地,而是溫柔但長久地抱一抱你。我想讓你感覺到,我的雙臂是溫暖的,在這個擁抱的片刻,你不是一個人,我跟你在一起。
一切靠自己野生長大的你,真了不起!
靠自己考上大學,靠自己找到工作,靠自己甚至買了一所小公寓……人生這條路上,被父母親友捧在手心裡,推著趕著呵護著,卻什麼也做不好的人有很多,可你就自己一個人,都做好了,你真了不起啊!
此刻你覺得自己像一隻困在蜘蛛網上的飛蛾,沒有力量和存在感,不是因為你真的渺小得像蟲子;而是因為在進入婚姻和養育孩子之前,你太能幹了,太棒了,你一個人像一頭振翅飛翔的小鷹,就算從沒有被原生家庭精心哺育,卻仍然靠著一個人矯健的翅膀,鷹擊長空。
後來發生了什麼呢?後來你結婚了,生娃了,怎麼一切都不好了呢?是因為你找錯了老公,生錯了孩子,有個育兒0知識的婆婆,有個因為有幾套回遷房自視甚高孤立你的婆家,所以你才如此痛苦無力嗎?
現象上是因為這些,我親愛的Tina,但本質上不是。
本質上不是因為“嫁錯人,入錯門”,而是因為婚姻和養娃這兩件事情,從根本上就不是“一個人”的比賽。
談戀愛是一場雙人舞,而婚姻和育兒要更復雜一點,是一場籃球賽——正常人能一個人打贏一場籃球賽嗎?根本談不上贏,只要你敢一個人上場,一定先累死,對不對?
可Tina你就是一個人衝上去了,理由很充分的:
婆婆育兒幾乎是0知識,家裡不管做任何事,我再怎麼事無鉅細地教她,最後還是一團糟;她們一家三口還孤立我,因為我是外來人,她們有回遷房。
我相信你的感受,他們一家人是一家人,而你像一個外人。
因為你本來就是“外人”,人家一家三口本來是一個球隊,你是新賽季剛剛加入的,當然是他們三個更親。
但我也敢反過來說一句,Tina,在你內心深處,也沒拿他們一家三口真正當隊友——
你一上場,不給隊友傳球,不管隊友做什麼,你都一皺眉說,天啊,在我原來的球隊,你們這樣可太差勁了,那你能不是外人嗎?
你覺得,除非那三個人養娃能達到你要求的標準,在家裡做事做家務,都能達到你接受的標準,否則,他們不配當你的隊友,都是拖後腿的而已,你還要額外操更多的心,給他們擦屁股。
這不是指責你挑剔嚴格,Tina,我一點這種意思都沒有,這不是指責你不對,這是心疼你;
因為你不只是“看不上”新隊友們,你甚至“看不上”回到職場上的“新的你自己”。
你說只有可憐的薪水,面試被擠兌,不到10天被刁難,這一切都是你在用“當年老孃一個人打天下”時那種“好”的標準來要求今天的你自己:以前根本不是這樣啊?
但現在不是以前了,中年再就業,降低了薪資,職場環境有壓力,這幾乎是處處可見,人人會遇到的問題——你沒有變得不好,親愛的,是環境變不好了而已。
一個人打一場籃球賽,一會兒當前鋒衝,一會兒當後衛防,一會兒甚至連啦啦隊和教練的工作,你都要一個人攬過來幹,還想要每個崗位都好好發揮。這能不累麼?
那怎麼辦呢?我的標準就這麼高,我不可能因為嫁人了,就拉低自己的要求吧。
不用降低你自己的標準,親愛的,自我永遠需要存在,而且可以堅定地存在,但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我的標準”只管我自己,不管我老公,也不管我婆婆,也不管我婆婆怎麼帶我兒子。
說得誇張一點“除非有生命危險”或者“原則性問題”,否則我都不管,我婆婆帶娃的時候應該用我婆婆的標準。
像你舉的第一個例子,水銀體溫計破了,這個確實有“生命危險”,所以你干涉,但你怎麼幹涉呢?就是你處理完了可以告訴婆婆怎麼做,為什麼(她完全可以記不住,也不相信),你家裡以後不要再買水銀體溫計就行了,她買了你扔了(順便再科普一下,水銀體溫計已經禁止家庭購買使用了)。
至於“原則性問題”的範疇,可以跟婆婆老公談,但我的建議是,越少越好;因為原則越多越沒有用,溝通成本越高;既然婆婆說破嘴皮也沒用,那就不要說好了。隨她帶,你回家處理後續問題。
孩子已經幼兒園了,不再需要全天在家帶,那如果婆婆帶娃細節實在受不了,鐘點工阿姨也可以解決。
這確實會讓家庭開銷更大,但是讓你的體驗極大變好,你用來掙錢的時間和精力也就越多。哪怕是此刻你掙的錢都給阿姨了,也比你自己全職帶娃更快樂,況且工作是在積攢個人能力,為以後掙更多錢打基礎,真的要追求自我,那這筆賬並不虧。
你的隊友可能真是“豬隊友”,我親愛的Tina,你可能覺得,現在5個人上場效果還不如你一個人單打獨鬥,而且你還更操心;但你要是繼續一個人打下去,有一天會發現,你自己辛辛苦苦帶出來的娃,遠遠不如你想要的那麼優秀,然後進一步覺得,一切都錯付了。
所以,解題思路是,一個球隊5個人都上場,隊友拿球時你就別操心,他們做錯了,球到你手上,你再處理;你的時間到了,就傳球出去,放手了就是放手;唯有如此,才能讓一支球隊真正運轉起來。
Tina,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人,能把你孤立成一座島;但你自己如果緊緊抱著“我的標準”一步不退,那才是一座孤島。
我哪裡做得不好
你好:
Ella,這是二寶開始英語啟蒙時,我給自己起的英文名字。
從大寶升入初中,二寶跨進小學的大門開始,我好像一頭扎進了家庭教育的圈子裡,開始學習、研究孩子的教材,關注孩子的課程進度。
幾年來,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我一直都一個人帶孩子,公婆的幫襯,不能說沒有,但是瑣碎的事情,已經消耗了僅存的情感。
我有三年的時間是處於抑鬱、情緒崩潰當中,最明顯的就是作用在身體上,飲食上的應激反應,想吃東西卻又吃不下去,吃下去又難受得要吐出來。我也無法跟公婆相處,曾經說過讓他們把我當透明人,不要溝通。
我知道自己的狀態不好,在網上買了心理學的書,自己學,自己給自己解套。也嘗試過跟親人溝通,但沒什麼用,崩潰,自愈,再崩潰,再自愈。我找不到在大家庭關係裡存續的意義。
隨著大資料的發展,我能看到更多的別人的經歷、別人的觀點。我一點點地學習,用自己可接受的方式,嘗試讓自己走出圍城。
我沒有能力全職帶孩子,抽空帶娃,兩個孩子成績卻總不見好,大寶每天認認真真去上學,但成績距離考上高中還很遙遠。培訓班上了,我也輔導了,可能是學習沒天賦吧,也或許是沒有努力的方向。
道理也講了,哄著,逼著,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管好後勤工作吧,至少孩子是健康快樂,也懂事的。我很感謝二胎孕期,大寶對我的照顧。整個孕期孕吐、浮腫,我感到累的時候,那雙小手幫我捶背……
我希望能儘自己的力量,能託舉、幫助一下孩子。但像英語,我自己當年學都覺得很艱難,現在真的更沒有辦法幫助孩子,今年新三英語,這邊的孩子都學得很吃力,精力都放在英語上了,語文、數學也沒時間鞏固。
我也很焦慮二寶,明年就三年級了,我想盡自己的力量,在學習上輔助孩子,奈何孩子愛玩的天性,叛逆的性格。我還儘量不能發火,我有時候在想,要是我啥都不會,估計也不會這麼焦慮吧,反正看不懂……
哎,有時候我會自我懷疑,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對、不好。態度?認知?為人處世?還是自己帶娃,規則不堅定?太心軟?要是有做媽媽、帶娃的模板就好了……我這高不成、低不就的現狀。我可太羨慕周圍不管娃的朋友了,孩子爸爸每天輔導寫作業。
想管好大寶,奈何收效甚微;想管好二寶,大寶晚自習要接送,又捨不得他跟著熬夜,放爺爺家裡,又有隔代教育問題;早7晚6單休的工作,週六兩個孩子放養;我還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處理好工作、孩子學習、家務……
日子,就在這樣的圈子裡、夾縫裡流逝。
一天天的,孩子長大、我老去。可是,我還貪心的,想有一顆自由的心……
親愛的Ella:
我選擇把你長長的留言儲存下來,讓你和其他雲閨蜜們能讀一讀,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讓大家都感受一下,這留言真夠長的,你在生活中苦苦追求卻並沒有找到意義,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結果的事情,真夠多的。
但你別難過,ELLa,我們每個人都一樣。
我們普通人(精英請繞路哈)都一樣,每時每刻在忙叨叨地幹很多事,幹得渾身難受,怨氣沖天,懷疑自己的時候多,幹出成績的時候呢?長嘆一聲,還真沒有多少。
而且往往吧,是咱們越覺得這個事重要,越是幹得痛苦,越沒有啥收穫;反而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狗屎運,還時不時能撞上一點。
所以你問:
為什麼我儘可能努力輔導孩子了,孩子成績還是不好;

我到底為什麼不想跟婆家溝通,找不到在大家庭關係裡存續的意義。

為什麼我會自我懷疑,到底哪裡不對?態度?認知?為人處世?還是帶娃規則不堅定?太心軟?

要是有做媽媽、帶娃的模板就好了。

嗯,帶娃的基礎模版是有的。
但是一定養出優秀的娃,一定讓你覺得“當媽真有意義和價值”的模版是沒有的。
因為不管付出多少,怎麼努力,成功都很可能是靠運氣——不信你去問真正成功的那些人,誰敢說成功完全靠自己,一點都沒有趨勢、環境、機遇、運氣等等因素的作用。
ELLa,我40歲了,最近越來越琢磨出一件事,那就是人生很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有意義;做事也根本就不為要有好結果——人生完全可以就是為了活著,做事完全可以就是因為這事不能不做。
你已經很努力了,孩子也很努力了,但是英語還是搞不上去,那怎麼辦?如果你和孩子總還是要繼續幹這件事,那就只管繼續“幹”,過程中先自洽了,讓結果順其自然。
怎麼幹才能自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在你能看明白的方案裡,找一種最靠譜的,然後堅持去做就行了。
我水平有限,找不到最優方案,耽誤了孩子怎麼辦——這種擔憂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最優方案是相對的,你的最優方案,只存在於你看得懂,看得見的地方。別人家的拿給咱們抄,可能都抄不了。
中年人有一大堆必須要做的事,其中確實有社會逼咱做的,養家餬口不得不做的;
但說句大實話,也有不少是咱們自己非要逼自己做的。
也就是說,做這件事本身,對於我們就是意義所在。
既然出題的人其實是我們自己,那打分的人,不也就是我們自己嗎?
要求自己做這些事可以,但不用要求做了必須有好結果,這是傲慢,是貪婪,也是痴心妄想。
忘記結果,重視過程,找一個舒服的尺度,讓我必須要做的這些事,能毫不費勁地堅持下去,讓這個過程合理,自洽,可持續,這就足夠了。
ELLa,你可以託舉孩子,可以一邊工作一邊還有嚮往自由的心,一邊老去一邊想要年輕蓬勃的靈魂,想要做的事情,不得不做的事情,都接著做就好了。
只要記住一點,別因為我做了那麼多還“收效甚微”而難過,因為意義在於“做”,做了就夠好了;
而“收效甚微”呢?凡事都能得到這四個字,已經是很好很好的結果了呢。
“一根紅繩、三纏兩繞、一種祝福、千編萬結。”
從古至今,中國人新年、重要節日都會佩戴紅繩,寓意吉祥如意
蛇年重在“靈蛇送福繩”。
將專屬蛇年的祈願與祝福,帶入到紅繩中,寓意吉祥與福祿!
今天給大家帶來來自禪意福地普陀山「金蛇送福紅繩」
以及【硃砂手串】【硃砂手鐲】【香灰琉璃吊墜】【十八籽手機鏈】。
願大家平安喜樂一整年

點選下面圖片,即可入手
(廣告)
作者介紹
本文作者大J,專治各種育兒疑難雜症和父母焦慮內耗。擅長用職場思維能力來育兒,用育兒方法加持職業發展和自我成長。著有暢銷書《一半命運設定,一半由我決定》等。
歡迎關注她的個人原創公眾號“大J小D”(ID:jiayoubaobao20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