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特朗普果然進一步動手了。北京時間昨天深夜,英偉達對外告知,今後它向中國出口所有H20 GPU都需得到商務部批准。英偉達進一步表示,對該許可的要求將“無限期有效”。
H20是英偉達專門為中國市場設立的“閹割版”GPU。去年英偉達對中國出口高達170億美元,H20和早前的H800(也是H100的“閹割版”晶片)支援了中國的大部分人工智慧模型,DeepSeek用的就是H20和H800。美國諮詢公司Tech Buzz China的創始人馬睿表示,如果限制措施持續存在,預計美國和中國的人工智慧半導體供應鏈將“完全脫鉤”。
▲英偉達CEO黃仁勳(資料圖)
禁止英偉達向中國出售先進GPU是拜登政府時期開始的,它是2022年OpenAI帶動全球AI大模型熱潮之後,拜登政府限制中國AI發展的產物。拜登政府前後兩次收緊英偉達對中國銷售GPU,H800經過閹割的功能只佔H100的70%左右,後被禁止,H20的功能更低。但是英偉達對華出售閹割版晶片在拜登時期無需得到商務部許可,現在特朗普政府做的事情是封住了英偉達對華銷售的最後一道門。
特朗普政府新規定的目的顯然是要扼住中國的喉嚨,窒息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這肯定會產生一些影響,給中國造成新的困難。但是老胡注意到,這個訊息週三在中國傳開後,並沒有產生很大輿論衝擊,它的轟動性甚至低於白宮表示“對華關稅最高達到245%”那個相當模糊的新聞。是中國人沒意識到美方新限制的含義嗎?未必是。許多中國人,包括業內人士或許認為,中國的AI基礎建設已經形成規模,中國工程師發現了節省GPU算力的途徑,因此大多數中國人不相信特朗普這一招真能扼住中國人工智慧的喉嚨。

▲今年3月,黃仁勳出席英偉達年度軟體開發者大會(影片截圖)
另外更重要的是,華為的昇騰和麒麟系列晶片已經投入商業使用,昇騰910系列已被安裝到多個大模型中。雖然華為晶片的質量被一些人認為弱於英偉達晶片的閹割版,情況是否真如此,外界並不清楚,但昇騰已經可以替代英偉達相關晶片,這一點確定無疑。按照市場的分析,英偉達進口晶片被管得越緊,中國國產GPU的應用市場越大,它們進步迭代的速度也將更快。所以說,戰略層面看,美國關上英偉達出口的大門,是對華為等中國國產GPU加快進步的倒逼和鞭策。
不能不說,中國社會的整體淡定是有道理的。過去七年,中國的資訊產業越來越強,這個趨勢將延續,中國人的信心有著事實和經驗的雙重支撐。
所以現在最著急的是英偉達,他們一直強烈反對美國禁止向出口出口GPU。紐約時報稱,如果英偉達退出中國市場,它擔心自己的晶片銷售業務將拱手讓給中國領先的人工智慧晶片製造商華為,華為將開始挑戰其全球銷售份額。美國科技諮詢分析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分析師帕特里克·穆爾黑德表示,“這扼殺了英偉達進入一個關鍵市場的渠道,他們將在中國失去發展動力。最終,中國企業會轉向華為。”

美國掐中國脖子的手段就是晶片,但華盛頓肯定掐不死我們,而反過來,中國也開始掐美國的喉嚨,我們的工具是稀土。
生產先進晶片本身就離不開稀土,稀土中的鎵、銦等是製造半導體晶片的關鍵材料。雖然晶片不是消耗稀土最多的行業,但是稀土透過材料科學創新滲透於晶片製造的關鍵環節,從拋光、電晶體設計到散熱,其獨特效能推動了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因此是現代晶片產業不可或缺的隱形支柱。
中國商務部去年12月宣佈禁止對美國出口鎵、鍺、銻等關鍵材料,今年4月4日又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由於中國是稀土領域的絕對主導者,生產全球稀土的90%,加工的稀土高達99%以上,而美國尖端製造業,包括國防工業都離不開稀土,稀土作為中國的“大殺器”對美國“生命線”的拿捏一點不小於美國把晶片當“命門”對中國的威懾。

尤其是,中國晶片技術在不斷進步,每一兩年都有進展。中國存量晶片與國內產能的爆發有望銜接起來,而美國稀土的儲備被廣泛分析只夠用幾個月,它們的巨大缺口在短時間更難彌補,問題更緊迫。
特朗普15日剛剛下令對所有美國關鍵礦產進口進行關稅調查,以“評估這些材料的進口對美國安全與韌性的影響”。傲慢的美國對危機的反應大大慢於中國,我們解決晶片問題的努力從上一輪貿易戰開始就全力加速,延續至今;美國解決稀土問題的努力則時斷時續,沒有形成規模性成果。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同樣解決不了這個難題。
中美互掐喉嚨,看看誰將先喘不過氣來,時間將做出證明,中國有底氣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