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疫苗接種一刀切捲土重來

來源:常識流通處作者:里約熱淚奴
01
網上看到一張照片,嚇了一跳。
照片上的標語顯示,這是某地在進行疫苗接種誓師大會。落款日期是2022年12月。
要到網上搜一下,類似這樣的接種誓師大會、動員大會,還有很多。
順便提一句,這裡的接種,不用解釋大家也都知道,它指的是新冠疫苗接種。你見過接種其他疫苗需要召開誓師大會的嗎?
首先我要宣告,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很正常。尤其是目前防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的情況下——按照專家的說法,疫苗防感染的效果並不好,但在防重症方面還是管用。
上個月底,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釋出會。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在會上介紹,60歲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後引發重症的危險人群,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群。因此,有老年人的家庭和養老機構就更應該防範感染的風險,發生疫情的時候,養老機構要採取有效措施,防範老年人被感染。同時,老年人也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等行之有效的個人防護措施。
她接著說,接種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建議沒有禁忌症、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特別是老年人,應當儘快接種新冠疫苗,符合加強接種條件的要儘快加強接種。
請注意她的措辭。
她用的詞是“建議”,而不是“要求”。這也符合大家熟悉的新冠疫苗接種“知情、自願、同意”三原則。
02
但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在執行的時候,將這樣的三原則踩到了腳下,為了完成所謂的接種率,各種一刀切的強迫接種亂象頻出。
就在今年6月,上海市奉賢區某村委會給村民釋出告知書,要求60歲以上的老人如無法提供醫生開具允許不接種疫苗的證明,要做到應打盡打。如不接種疫苗,將取消宅基獎勵,取消重陽節禮品發放,取消大米補貼,取消各項補貼等。
這不是強迫是什麼?
其實,一些人不願意接種疫苗,有些是認知問題,對疫苗不放心;有些確實是身體存在某種禁忌,簡單粗暴的強行接種疫苗可能給他人健康帶來傷害。
事實上,從機率上講,任何疫苗都可能導致風險。2022年11月28日,陝西省衛健委官網公開發布了“關於印發陝西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的通知”,對接種疫苗遭遇的異常反應,通知中把損害程度分為四級,每一級都有細化,並且補償標準不同。
在目錄使用說明中,該通知進一步明確,“實施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接種後出現受種者死亡、嚴重殘疾、器官組織損傷等損害,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或者不能排除的,應當給予補償。
通知中的“疫苗”應該包括新冠疫苗——一些成熟的、使用了數十年的疫苗都會帶來異常反應,國內外的新冠疫苗由於研製時間短,使用頻次高,如果說沒有異常反應,顯然就是障人眼目了。
我覺得,直面各種疫苗異常反應,使之公開透明,可能反而有助於打消一些人接種疫苗的顧慮——對老年人來說,染上新冠導致重症的機率,應該高於打疫苗導致異常反應的機率,我們要學會兩害相權取其輕。
但是,除了科普,除了說服,不能採取任何帶有強迫性的做法。
03
強迫打針的各種鬧劇已經消停了一陣,我現在的擔心是,隨著層層加碼的核酸檢測的退場、各種一刀切的封控措施的退場,另一種層層加碼、另一種一刀切會重新粉墨登場,那就是各種動員會、誓師會背後的疫苗接種。
在安徽的超十個市縣、在遼寧各地、在重慶、在江西、在湖北省的一些市縣,我們又看到了強制打疫苗或變相強制打疫苗的規定。
網上未經證實的訊息說,多個地方又冒出了接種“土政策”,對未接種疫苗的:有的要依規進行教育和管控;有的要納入個人誠信記錄;還有的原則上禁止進入公共場所(醫院、餐館、賓館、商超、銀行、車站、碼頭、景區、學校、辦事廳、養老院、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農貿市場等),禁止乘坐公共交通;有的和工資、獎金掛鉤;更有甚者,還要落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對未接種疫苗而感染者要嚴肅追究責任……
我沒有能力甄別這類訊息的真假,但我覺得有必要防患於未然,即,像目前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對封控,對核酸碼、健康碼等進行“放開”一樣,也要以同樣的力度,防止疫苗接種層層加碼、一刀切捲土重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