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吳曉宇
距離五一黃金週僅剩不到一週時間,白城的李濤正在瘋狂規劃著自家酒店的各項安排和預訂。按照慣例,五一從來都是一年中結婚的旺季,幾乎每天都有新人在酒店舉辦婚禮。然而在今年,結婚對數銳減,李濤酒店的婚禮堂也要想辦法去尋找新的客源。
所幸,一群年輕人接盤了李濤酒店的婚禮堂。5月2日全天,數百名年輕人將湧入李濤酒店的婚禮堂,參加白城當地的一場大型漫展。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將打扮成動畫或者遊戲裡的角色,並和幾位“知名”Coser進行互動。白城雖是個五線城市,但漫展的活動十分齊全。籤售活動、免費小遊戲、籤繪牆和周邊售賣,大漫展該有的活動,白城當地漫展一個不缺。
隨著二次元文化和吃谷文化在全國的迅速普及,漫展這個有些傳統的活動形式重新煥發了新生。無論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還是像白城這樣的小城,每個月都至少有一場大型漫展向二次元受眾敞開大門。

五一期間,白城一城就有兩場漫展
娛樂資本論走訪了五位漫展策展人發現,一、二線城市的大型漫展早已褪去了社團屬性,嘉賓陣容和活動形式決定了門票的銷量。在此基礎上,漫展觀眾的心態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同好交流讓位於粉絲追星,Coser和聲優嘉賓的價格隨之水漲船高。大型的漫展公司受益於時代紅利,開始瘋狂向外擴張,爭奪那所剩無幾的市場空間。
在今天的中國,漫展的生命力更多來源於向下紮根,滲入到三、四線小城之中。
商場、酒店、會展中心,甚至是政府辦公大樓,這些地方都可以是小城漫展的容身之所。而一些非專業人士,能夠以很低的成本在小城裡組織起一場漫展。不是所有的小城漫展都能賺錢。但如果沒有競爭對手,年入十萬是一個普通漫展策展人的正常收入水平,足以保障他們獲得小城裡體面的生活。
漫展,在中國迎來了競爭最激烈的時代。
#這是娛樂資本論2025年採訪的第252-256位採訪物件

女性撐起一線城市漫展,追星生態內卷升級
娛樂資本論與漫展策展人交流的過程中,幾乎所有人都提到了一個時間節點,那就是2023年。2023年,主流的線下娛樂形式擺脫了過去的諸多限制,迎來了全面復甦,漫展自然沒有例外。
漫展行業資深從業者阿玲告訴小娛,她所在的城市每年都有很多新的二次元群體加入進來。過去兩年,寒暑假期間舉辦的漫展,入場人數都能以20%的幅度增長。
廣州螢火蟲動漫遊戲嘉年華的入場人數基本驗證了阿玲的說法。去年五一舉辦的螢火蟲32nd,四天總共入場25萬人左右。暑期的螢火蟲33rd,入場人數就激增至32萬人以上,增長幅度為28%。

螢火蟲32nd和33rd入場人數的對比
過往人們的印象裡,漫展主要以各種學校動漫社、廣播劇社或者Cosplay社的社團活動為主。不過現在,很多當初搞動漫社團的骨幹成員,都已經超過35歲以上,步入了人生的下一階段。漫展內容和生態也就隨之不斷迭代。
根據一位一線城市漫展策展人的觀察,現在逛漫展的遊客還是以初高中生為主。2020年之前,男性逛漫展的比例可能要高於女性。但在2020年之後,女性就成了漫展的主要受眾。最極端的情況下,漫展裡的女性遊客比例可以達到70%。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阿玲認為,遊戲展和手辦展或許還能吸引男性遊客,但綜合性漫展從活動的編排和嘉賓陣容來考量,天然適合女性遊客。綜合性漫展的主要活動,也從原本的社團比賽,變成了現在與各種嘉賓籤售互動。某種意義上來說,“追嘉賓”成為大部分女性遊客主要的目標。
當追星成為漫展的主要內容,Coser和聲優的邀請費也逐漸陷入內卷的境地。
這位一線城市漫展策展人向小娛透露,Coser嘉賓的價格在過去兩年普遍上漲了2-3倍。Coser嘉賓的粉絲量越多,他的出場費也越高。網紅級別的Coser,上漲幅度接近10倍左右。一些行業T0級別的Coser,出場費逼近百萬元並非天方夜譚。

在下悟空是也是現在漫展比較火的明星(圖源:世界線動漫展小紅書賬號)
然而,嘉賓內卷卻是這些主辦方不得不玩的遊戲。阿玲表示,在二線城市辦一場綜合性漫展,場租費用不高,但每日進場人數是大型漫展的生死線。如果一個漫展每天能吸引1萬人入場,也就基本覆蓋了場租和嘉賓費用。Coser嘉賓數量不足,漫展還能不能賺錢就要畫上一個問號了。
嘉賓在漫展上與粉絲互動,主流形式還是籤售。漫展的籤售不需要單獨買票,但需要購買簽名用的海報。除了簽名以外,粉絲還可以帶著拍立得與嘉賓合照,直接把自己想對嘉賓說的話大聲說出來。一些黃牛還能幫無法去現場的粉絲代簽,代簽的價格在30-500元之間不等。
可以說,漫展籤售的整套流程與明星的粉絲見面會基本沒有區別。在這種基礎上,漫展生態從社團活動變成了粉絲經濟,也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一些策展人也意識到了漫展的問題所在。漫展策展人皮皮少告訴小娛,大多數漫展主辦當下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漫展缺乏新鮮有趣的內容和展臺。嘉賓可以花錢請,但展臺卻非常難。漫展上的展臺價位過高,參展廠商也沒有宣傳的慾望。久而久之,缺乏展臺和內容變成了所有漫展策展人的痛點。
皮皮少認為,為了創造新鮮的內容,漫展需要改進現場的服務。可玩有趣的官方周邊,“打破次元壁”的籤繪牆,這些細節能夠充分調動遊客的參與感。增加現場互動,其實也是因為邀請動漫遊戲IP展位對於大多數漫展來說難度較高。

漫展籤繪牆(圖源:泉州瓷都DH漫展小紅書賬號)
為漫展創造新鮮內容,方式當然不僅侷限於官方服務。武漢策展人赤音表示,前幾年只有同人展才有的個人攤位,現在已經成為漫展的標配。舞臺的形式也在發生變化。每個漫展都會有多塊舞臺,小舞臺有隨舞表演,主舞臺進行大型比賽。漫展主辦方還會邀請更多的商家去入駐,包括一些遊戲公司。展示遊戲內容的同時,部分遊戲公司甚至會在漫展上進行招聘。
值得一提的是,發跡於不同城市的漫展,都不滿足固守本地單一市場,進而選擇向外擴張。
比如紮根於青島的DC幻夢動漫嘉年華,則成功地把漫展的影響力向周邊的臨沂輻射。也有一些漫展,從西南地區,開到了北京和上海等競爭更激烈的市場。

三、四線城市消費降級,“小孩兒”也能辦漫展
一、二線城市的大型漫展在內卷和擴張的態勢中不斷前進。但在三、四線城市,舉辦漫展不必如此複雜,“小孩兒”也能辦。消費降級的當下,人們天生喜歡那些能夠給他們帶來持續快樂的活動。小漫展如野草一般,在小鎮青年的心中肆意生長。
在三、四線城市辦一場漫展究竟有多簡單?
皮皮少給小娛算了這樣一筆賬:“三、四線城市你想辦一場最基礎的漫展,租一個酒店的宴會廳就行。一天5000塊錢,基本上這就是展會最大頭的開銷了。活動報批可以讓酒店幫你去跑。很多宴會廳甚至不需要佈置,把椅子擺好就行。剩下的一些雜項支出,一天也超不過500元。”
聽到這裡,小娛很疑惑,四五線小城的漫展不需要知名Coser或聲優來做嘉賓嗎?皮皮少說,如果你的城市其他辦漫展的公司沒有邀請百萬粉的網紅,那你也不用做類似的事情。找幾個熟識的Coser,拍一些好看的宣傳照,就可以開始打廣告,在抖音、B站或次元漫展開票了。

酒店漫展(圖源:小紅書賬號修水鴻博酒店黃玲)
皮皮少預計,在一座沒有競爭對手的小城市裡,一個漫展策展人一年策劃四場漫展,他就能淨賺10萬元。這在三、四線城市算是一份非常可觀的收入。
除去酒店裡的漫展外,商場漫展是三、四線城市漫展的又一種形態。
策展人米妮做過商場漫展。依據她的經驗,商場是漫展的主要出資方。商場往往直接把漫展的成本支出交給漫展公司,讓他們來代運營。漫展公司引流來七八百名遊客,就算完成了既定目標。一般來說,商場漫展的成本在4萬-5萬元之間。因此,漫展公司能賺多少,全看商場的預算。
辦漫展的門檻太低,因此有很多非專業人士參與進來,單純用愛發電。漫展行業形容這類人有一句非常貼切的黑話——“小孩兒”。
這些“小孩兒”大部分舉辦的都是Only漫展,也就是專精於某一個IP或者某個話題的漫展。當下的市場中,任天堂、原神、國乙,這些遊戲主題的Only漫展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三、四線城市裡,普通漫展的週期是一個月一次,而門檻更低的Only漫展,一個月能夠舉辦至少10場。

國乙Only(圖源:長安國風社)
“小孩兒”辦的Only漫展,大多隻能堪堪回本。米妮說,沒有人不想靠Only賺錢,但能在Only市場裡賺到錢的主辦,也就四成左右。尤其是那些冷門IP,完全收不回成本。即便是人們心目中賣谷賣到脫銷的《全職高手》,拉到Only漫展的維度上,也是冷門IP。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期待賺錢。東營的漫展策展人狂舞告訴小娛,她接觸過很多辦漫展的“小孩兒”,心態都非常平和。他們沒有賺大錢的慾望,每年辦兩次展,一次賺3000塊就已經非常開心了。儘管3000元的利潤,在真正的策展人眼裡,只能說是不虧不賺。
漫展和Only在三、四線城市實現井噴,核心原因還是消費降級。皮皮少告訴小娛,一場小城市漫展票價在40元左右,與電影院的消費水平相差無幾。然而,漫展相對電影的優勢是具備社交屬性,同時娛樂的時間也遠遠長於普通觀影。劇本殺有社交屬性,但客單價又比漫展要貴。兩種優勢的疊加之下,單場小城漫展的觀眾人數從原來幾百人增長到現在的近千人。
各種平臺的本地生活業務,給小城漫展的推廣起到了助力作用。比如在抖音上,一張原價80元的漫展門票,透過領券搶購的方式,只用12.9元就能到手。這部分來自抖音的補貼,實實在在地幫助小城漫展培養了一批堅實的受眾。

抖音漫展購票折扣力度
赤音曾長期參與組織三、四線城市漫展。她在實地執行的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宣發還是內容,三、四線城市漫展各方面都要保守一些。比如,漫展線下推廣的比重需要高於線上。往學校宣傳欄張貼漫展海報固然是土辦法,但這樣的地推手段在三、四線城市顯得無比重要。它可能比任意一條抖音短影片或者小紅書筆記都要來得直接高效。
在工作期間,赤音結識了一位職業Coser。這位Coser抖音粉絲超過了20萬,但她極少參加一、二線城市的漫展,只跑三、四線城市的漫展。她能記得每一位籤售的粉絲,粉絲的需求也會積極配合。因此,這位Coser的粉絲基礎足夠牢固,基本沒有脫粉的現象發生。赤音認為,這恰恰是小城漫展的底色所在,在保守的另一面,親民的Coser嘉賓們會更受粉絲愛戴。
粉圈向上,草根向下,漫展生態在同一片土地上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面貌。這兩種樣貌都是自洽的,它們託舉著整個漫展行業走向更廣闊的受眾群體。而在未來,中國的漫展或許可以發展出全新的形態,捏合不同的興趣和口味。
(文中出現均為化名)
話題互動:
五一期間,你有計劃去漫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