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球首例,FDA批准的遠端機器人手術成功實施
全球首例FDA批准的遠端機器人手術成功,由SRS主席在美國操控機器人,為遠在非洲的患者實施前列腺癌手術,用時僅1.5小時,凸顯遠端手術潛力。此手術具有里程碑意義,備受關注,安哥拉總統親自接見手術醫生。
2. 醫藥生物行業週報:ADA大會拉開帷幕,關注GLP-1賽道
本週醫藥生物行業關注ADA大會,該會議作為代謝類疾病領域的風向標,將展示多項GLP-1受體激動劑(GLP-1RA)的前沿研究及臨床進展。多家國內藥企如恆瑞醫藥、信達生物等將在會上展示其研究成果。全球肥胖問題日益嚴重,預計2035年全球成人超重/肥胖比例將升至54%,中國超重/肥胖人口預計到2050年將突破6.27億。GLP-1類藥物因在減重和治療代謝相關疾病方面的顯著效果而備受關注,2024年全球銷售額預計將突破500億美元。禮來和諾和諾德在美國腸促胰島素市場佔據主導地位,GLP-1類藥物在美國品牌減肥藥處方量中的市場份額超過50%。此外,賽升藥業、沃森生物等企業在資金流入方面表現突出,顯示出市場對GLP-1賽道的積極預期。
3. 史上最強生物資料庫震撼登場,近10萬億token專為AI而生,聯合英偉達打造生物版GPT
Basecamp Research推出史上最強生物資料庫BaseData™,包含近10萬億token的基因組資料和98億條蛋白質序列,專為AI基礎模型訓練打造,有望徹底改變人類理解、程式設計和改造生物系統的能力。該資料庫解決了生物資料增長受限與多樣性匱乏的問題,擁有多項優勢,包括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等。
4. 合成生物萬億賽道亟待跨越“中試轉化”瓶頸,正在重塑和顛覆傳統生產模式
工信部、發改委開展生物製造中試能力建設,推動合成生物學重塑產業模式,技術突破與產業佈局密集,政策與資本共促發展。
5. 引領精準醫療新時代,中國藥谷手術機器人實現多領域新突破
中國藥谷的手術機器人在神經脊柱、泌尿外科、骨科領域實現新突破,推出X1000顱腦脊柱一體化手術機器人,並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和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成功應用,標誌著國產醫療裝置邁向複合智慧化新時代,為精準醫療注入新動能。
6. 80後中國女科學家研究成果一天內同時等上Cell、Science、Nature,讓我們首次看清已滅絕的丹尼索瓦人樣貌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80後科學家付巧妹領導的研究團隊,在2025年6月18日同一天內,於《Cell》、《Science》和《Nature》三大國際頂刊上發表了關於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基於在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發現的一個儲存近乎完整的中更新世(鈾系測年≥14.6萬年)人類頭骨化石,從中提取了古蛋白和古DNA,首次明確證實了這個古人類屬於已滅絕的丹尼索瓦人,並透過復原圖揭示了其外貌特徵。這一發現終結了長達15年來對丹尼索瓦人外貌的猜測。此外,研究還涉及了古蛋白質分析技術在確認丹尼索瓦人化石方面的重要應用,包括在中國青藏高原東北部及臺灣地區發現的相關化石。這些成果不僅為理解人類演化提供了新的視角,也標誌著中國科學家在全球古人類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本文僅用於學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